李洋
摘 要: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50米×8往返跑作为评价小学高段的耐力类必测项目,该项目对促进学生的体能和技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50米×8往返跑项目本身的重复性、疲劳感强,再加上一些传统教法的简单、枯燥,使学生失去运动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下,改良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融入新型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50米×8往返跑变得趣味化、多样化,在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体质测试;50米×8往返跑;趣味性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新情况、新形式、新问题,2014年7月18日,新《标准》规定,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项目与标准的改变,这也使得一些《标准》的测试项目进入课堂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由于国家对学校上报的体质健康测试的监测越来越严格,使体质测试的数据越来越真实,然而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分数与达标率,使体质测试项目进入课堂后,成为枯燥的练习课,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提高了,但是学生失去了运动的兴趣。
新《标准》规定小学高段的耐久跑项目由原来的400米跑与50米×8往返跑选测一项,改为必测50米×8往返跑。尽管众多研究和体质监测结果提示,400米跑与50米×8往返跑在评价小学生耐力水平具有不等效的作用,具体表现为400米跑更多强调耐力素质,而50米×8往返跑则强调灵敏性与耐力素质。但是我国众多小学(尤其是中心城市),场地条件等客观因素,《標准》(2014版)经过了全国各个体育学科专家论证,实地测试、研讨等环节,最终把测试项目确定为50米×8往返跑。
本文以体质测试背景下的小学高段的50米×8往返跑的趣味性研究,避免必测项目进入课堂练习后,成为机械、枯燥的练习。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在快乐学习中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改善学生体质状况的同时,激发运动带来的喜悦和成功,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二、50米×8往返跑的锻炼意义与影响因素
50米×8往返跑是新的《标准》小学高段必测的耐久跑项目,也是省编《体育与健康》水平三的必学内容。作为耐久跑项目,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的锻炼,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灵敏性、耐力、抗乳酸能力也具有重要的锻炼价值。但是由于该项目本身具有重复性,如果简单的进行8次50米的重复跑,单调、频繁的机械练习,容易使学生产对该项目产生倦怠的情绪。所以,突破项目的重复性,增加其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关键。
影响50米×8往返跑的主要因素有耐力、灵敏性以及跑的节奏感。对小学生来说,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先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在体能储备充分的情况下,再进行跑的节奏感练习和灵敏性的练习,在教学设计中,应在教法、场地上不断创新,帮助他们自主学习确立学习目标,提升自我综合素养和能力;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法,竞赛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充分掌握小学高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技术起点
小学高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但大多数是对于重复的练习会产生厌倦的情绪,爱玩与喜欢新奇的事物是他们的天性,部分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品质。所以单一乏味的50米×8往返跑会让他们产生恐惧、厌倦的心理。
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往返跑的基础。《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水平二的教材中,已经有10米×4往返跑和25米往返跑的教学内容,重点学习变向跑的重心控制,转弯时的身体内倾以及跑的呼吸节奏的把握。 所以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往返的技术方面已经不存在大问题,主要是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四、增加50米×8往返跑的趣味性方法
通过对50米×8往返跑的教材分析与小学高段的学生的学情分析,综合多种影响因素,增加该项目的趣味性的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良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测验——练习——再测验——再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能提高50米×8往返跑的成绩,但是渐渐地使学生对50米×8往返跑产生了惧怕的心理与抵触的情绪。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变:
1.将耐久跑练习融入到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中
访问与调查学生的运动兴趣,恰当地将50米×8往返跑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中。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呈多元化局势,其中选择频率较高的是足球、篮球、排球、长绳。男生和女生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男生喜爱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是足球和篮球,有52%的男生喜欢足球,有33%;女生喜爱的项目不像男生那么集中,前三位是排球、篮球、长绳,分别有32%、31%、30%的女生选择这些项目。
经调查发现喜爱耐久跑的学生仅占到4%,可见学生对单纯的耐久跑的喜爱程度非常低,所以将耐久跑练习融入到这些学生喜爱程度较高的项目中,提高学生的耐力跑能力,为50米×8往返跑奠定良好的基础。1.将 50米×8往返跑融入到足球练习中,高段的学生对足球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将一些的原地的练习改成行进间的练习,如行进间传球,跑动射门等,从练习基本功到比赛都是一项消耗体力而且学生喜爱的运动。2.将50米×8往返跑加入到篮球练习中:运球过障碍(曲线运球),运球接力赛,行进间运球与投篮,半场比赛等。3. 将 50米×8往返跑融入到长绳练习中,绕“8”字的长绳练习,是一个短距离的往返跑,长时间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与腿部力量。当学生学会一根绳子的跳法后,可以变成两根绳子交叉的练习,学习十字跳。为增加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可以进行比赛与变换花样的练习,学生玩的不亦乐乎,体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2.目标制定科学、民主
根据学生的前测情况,将能力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不同的阶段性教学目标,该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科学地提高。目标切记过高,需要因人而异的确立学习目标;目标的高低需要根据学生的体能、技能、意志品质等综合考虑,不然学习效果适得其反。
教师给学生制定目标的同时,给学生一些练习的方法与建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探索体验练习。在教与学的时候,教师适时的进行教学反馈、教学评价,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与练得方法。经过学生的学与练,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
3.分組合理、操作性强
在练习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有效得分成几个教学组,按照体能和技能水平分组,形成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也可以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进行小组让距跑,追逐跑等手段。当然它是一个动态的分组,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也可上升下降,从而起到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一)改进评价方法
注重形成性评价,实行多元化评价。《课标》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素质存在差异,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必须有一个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合理、科学地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评价,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学生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的体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改进教学手段,增加趣味性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练习项目的兴趣,在体育课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许多学生怕上50米×8往返跑课,是因为组织教法单一,疲劳感强,学生兴趣不浓,失去学习动力。将50米×8往返跑融入到体育游戏中,是一种将常见的方法。大多数学生从心理特征上喜欢游戏,听说是游戏活动而不是50米×8往返跑练习,在心理上首先消除恐惧感,被游戏创造出的气氛所感染,练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完成了跑的练习任务;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比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学生的特点就是渴求表现,活动成功。在教学中提供锻炼的机会,通过竞争手段,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情景之中,让学生体验,使学生在情景中忘记跑步的疲劳,较好达成目标。
1.游戏法。体育游戏多样化、童趣化,易激发孩子“玩”的运动兴趣,学生是非常愿意去学习和练习。教师可根据50米×8往返跑特点,自己创编游戏。创编的游戏可以结合耐力、灵敏、节奏感三个因素的,也可以只有其中一个的。
(1)可以进行简单的校园定向跑,既让学生提高奔跑的能力,也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校园,增加学生识别地图能力。根据定向跑的原理,可以简易的“定向跑”,场地器材布置较简便,如下:
简介:6分钟绕圈跑,每圈100米
方法
每队都要从确定的起点起跑(如分成诺干队,可以将起点安排在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围绕100米的路线跑,每队的每名队员要跑5-6分钟。要求所有参赛小组同时起跑。
每个小组的每位选手起跑时拿着一张游戏文牒,每练习完一圈后就把它放到队里,跑下一圈时再拿一张新的游戏文牒。跑到快结束时,提醒令提示还剩最后1分钟,跑完后就发信号结束。
评分
比赛结束后,每队把游戏文牒交给老师统计得分。跑完整圈才算一张游戏文牒有效,没有跑完整圈的游戏文牒不计入。
(2)也可以结合spark教学理念,配合音乐,进行节奏感的练习,在音乐的伴奏下,可以减少疲劳感,时间较长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
(3)贪吃蛇游戏:根据电子游戏“贪吃蛇”,设计关于跑的“贪吃蛇”游戏。将全班分成五组,间隔一定距离,放置两个标志桶。当游戏开始,第一组学生从起点线出发,绕过对面的标志桶跑回,吃掉下一组即接上下一组同学,继续跑,直到所有同学都接上为止。整个过程可以用音乐进行控制,当音乐起,学生跑动,音乐停止,学生便不可以动。
还可以进行一些常见的耐力类游戏:拉网捕鱼、破冰游戏、报数追人、十字接力等。
2.情景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将创设当下比较流行的电视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的情景,将学生分成两组,设置相应的关卡(关卡可以让学生设置),将学生带到两个场地,学生跑向另一个场地,撕掉对手的名牌,以一个足球场大小为宜,学生必将在情景中不知疲惫的奔跑。
3.竞赛法。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有一颗好胜的心,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竞赛化的教学,适时开展小组对抗赛、长跑接力赛等活动,全员参与,按水平分组比赛合理运用学生的好胜心,也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潜能的效果。在常态课教学中,常常产用的竞赛法有迎面接力赛,小组积分赛等等。我结合定向跑,设计了一个练习方法。首先把全班同学根据运动水平进行分组,分为A、B、C、D等六队,每队排头举起代表本队颜色的小旗,利用本操场地形,有序的引导跑的节奏,进行50米×8往返跑的练习。每隔一定时间以变化引导的手段,由每队排尾的学生跑到排头举起小旗,担任新的小队长领跑。同时,要活用教学器材,并利用多种游戏道具来替换手中的小红旗。就这样,在学生热情高涨的练习过程中,我还特别强调:当小队长的时候一定要带领好本队所有同学,保证每位学生能够保持队形,并且要充分利用操场甚至是校园变化队形,让学生的路线也更加童趣有乐趣。
体育强调在技能和体能方面的同时,更要提倡“乐学”,要坚持“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活动。我们要在愉快的氛围中,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不是为了体质测试而练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创设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锻炼热情和练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练习,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达到体育锻炼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闫美枝.2014年版与2007年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对比研究[J].体育教学,2014年11月.
[2]王革新. 新课标理念下耐久跑的授课策略[J].体育教育,2012年8月.
[3]陈婷婷. 提高初中学生耐久跑能力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2 0 1 3 年(04)
[4]张向阳. 提高初中女生耐久跑兴趣的方法[J].体育世界,2013(10).
[5]王荣辉.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关系及演变[J].体质健康,2012(10)
(作者单位: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 ,浙江 杭州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