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平 叶进 孔德瑞
[摘 要]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具有突变性、复杂性等特点,亟需解决。具体而言,海量数据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面临着新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个人隐私泄露风险、数据管理困难风险、网络安全漏洞风险等。因此,高校要防范与化解风险就必须做到: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明确重点保护的信息系统,设定可接受风险水平;进行有效的网络风险评估,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度;综合评价风险发生可能性,有效防范化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领域的重大风险。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9-0064-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使人类生活与工作都进入了海量数据时代。高校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最充分的场所之一,作为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阵地,同样也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有效规避、防范与化解诸多风险,对维护高校校园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的特征
从表面来看,互联网对于网民来说是平等、自由、开放的。实际上网络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网络权限的控制。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无限丰富、海量信息的存储、信息来源超出了意识形态限制等新情况的出现,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这一虚拟领域中矛盾凸显,并呈现出突变性、复杂性的特点。
1. 突变性。当前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还有待提升,海量信息的突变风险依然十分严峻。海量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性,这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渗透和侵蚀是无形的和潜在的,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突发性事件是指在突变的前提下极有可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的不可预测性事件,而所有的常规性风险都有可能转化成突发性事件。因此,进行网络风险预警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这对于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也不例外。那么,高校如何實现突发性事件的预警化与大数据化,减少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概率,这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因此,建立良好的大数据预警机制对维护新时代高校校园稳定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2] 336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应加强大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更好地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各种风险防范,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防范网络时代引发的各种风险,做到精准研判当前风险和预测未来风险及发展趋势,适时地处理好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发性问题。
2. 复杂性。网络具有开放、共享、即时、交互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使各种观点集中于网络舆论平台,使不同的意识形态观点可以在平台上得到交流。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传播环境与传播工具的极大影响,如数据的增长速度加快、来源日趋复杂、容量迅速扩大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变得十分复杂。大数据环境下,“我们的线上生活几乎是可以被追踪的,甚至线下生活也可以被追踪”[3]。人类社会最大的悄然之变,莫过于无时无刻都产生着海量数据,当前网络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规模的生产、分享与应用数据。然而,数据的复杂性(其中包含着良莠不齐、立场各异的各种价值观)也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因此,高校应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积极应对与防范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领域的风险。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的类型
当我们在谈论大数据的美好前景时,不能完全忽视大数据所带来的风险,尤其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领域的风险。对高校来说,大数据已经成为学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但是其安全风险也随之更加凸显。
1. 个人隐私泄露风险。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多种风险,个人隐私泄露是其中的典型。在数据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学生发布的数据与信息会有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一旦这些数据或信息被泄露,将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如美国的“棱镜门”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分析海量通信数据获取安全情报的大数据案例。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产生者和贡献者,并且随着数据量的日益增多,个人隐私问题也将愈加凸显,所以新的数据安全要求被提上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4]高校作为思想集中、思维活跃的前沿阵地,必须确保每位学生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积极应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的风险。
2. 数据管理困难风险。从数据存储与操作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带来的管理风险日益突出,若不能妥善解决,可能会造成“大数据就是大风险”的严重后果。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优化服务器和供应链管理来提升工作效率,高校管理者应紧紧抓住并用好大数据技术,从中获取准确的信息分析结果,协助学校在管理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从数据管理安全方面来看,大数据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提前了解到网络上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尽量避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恶意软件的攻击。同时,大数据管理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处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但在大数据管理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风险,因此只有管理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使高校的海量数据规范化和关联化,才能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化解。由此可见,处理和存储好海量数据对维护高校校园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网络安全漏洞风险。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受到信息大爆炸的冲击,信息数量过度膨胀,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网络安全漏洞引发的风险十分严峻。引起网络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系统安全存在的漏洞,内部网络存在安全威胁,组织缺乏联防机制、缺乏有效的监视评估手段,以及安全工具的更新滞后于安全威胁更新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5] 49显然,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和平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运用好大数据监控技术,完善网络漏洞扫描技术及数据加密等核心技术,推动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发展,不断提高风险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应充分认识到防范与化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重大风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网络管理者要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决策与社会治理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高校治理的现代化,以期有效防范与化解各种重大风险,而不是坐等问题出现再亡羊补牢。
三、防范与化解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的策略
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介塑造了全新的话语平台,掌握海量信息与数据的流动成为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应坚守校园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导权,赢得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应将大数据作为必要的技术手段,适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处理。这对有效防范与化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产生的风险具有重要意義。
1. 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密不可分”[6]。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问题,而且是在表达和陈述一定的观念,带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系,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也不例外。“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5] 41。高校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肩负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战略性任务。因此,高校网络管理者应积极引导全体师生从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深刻理解与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洞察大数据时代的变革趋势,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核心技术的发展脉搏,引领大数据时代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与发展。
2. 明确重点保护的信息系统,并设定可接受风险水平。大数据时代,高校应明确重点保护的信息系统,并设定可能接受的风险水平,化解大数据在高校内部的风险叠加,有效收集与提取信息,并合理分析,从而进行科学化的预测。科学预测是大数据技术的核心,高校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大数据平台,将线下的碎片化数据逐渐变为透明的线上数据,使大数据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控制的各个方面都能发挥出优势,创造出更大价值。如高校可运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的校园一卡通消费进行监测,预测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的消费水平,也可通过一卡通预测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等。可见,高校的这些网络系统与平台都是要重点保护的信息系统,并应设定一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众所周知,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突发性和规律性等特点。高校面临意识形态的风险是复杂多变的,因而高校在识别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风险时应遵循系统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应综合考量,对各种风险进行精准识别与科学预测,以达到科学化的结果,增强忧患意识,做到精准研判。
3. 进行有效的网络风险评估,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度。网络空间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舆论交锋的最前沿,社会热点的最前沿,管理好网络空间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建设带来积极条件。高校网络攻击往往是受经济利益或者政治因素驱动的,网络风险可能是内部或者外部信息的暴露,也有可能是网络技术人员的流动所形成的。因此,高校应顺势而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这不仅要有较大的宣传力度,而且要不断创新宣传内容,还要加强与完善网络空间的管理制度,努力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高校网络经营模式与科技创新也会产生新的网络风险,尤其是大学生对各种移动终端、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使用都会增加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运用大数据评估网络风险是一项综合性预测技术,通过风险的有效评估来研究未来网络可能发生的事件以及网络安全中的潜在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大数据时代,防范与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风险,需要不断提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网络风险评估主要是对网络中产生的各种信息流、数据流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在安全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安全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做好网络安全性的检测工作,及时预警和处理网络安全问题。高校将大数据技术、理念、方法运用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可更加清晰地分析、挖掘、研判和预测高校将要发生的风险,制定高校网络意识安全的大数据发展规划,建立意识形态大数据库,培养高校大数据技术专业队伍和人才,确保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大数据法律法规,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的大数据机制,不断创新以数据驱动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将大数据作为一种有力武器,牢牢巩固和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同时,高校网络中心管理者也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高校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合理评估,以期不断提升高校风险评估的准确度。
4. 综合评价风险发生可能性,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4]。高校要顺应时代步伐,不仅要及时处理风险,而且要提前应对与化解风险,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一方面,高校网络管理者应主动出击,静下心来掌握和运用大数据技术与方法,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舆情监测作用,时刻掌握高校的网络舆情动态,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高校网络舆情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舆情预警机制,把握好高校网络端口,不断完善高校网络信息系统和追踪系统,及时处理好高校网络信息动态。另一方面,高校网络管理者应主动树立大数据思维意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是一个大数据问题,从战略层面设计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蓝图,不断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预见性。高校领导者和决策者应紧紧围绕网络意识形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做好相应的高校战略部署工作,综合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期有效防范与化解高校网络空间的各种重大风险。
防范与化解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大风险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工程,也是实现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期过程。古人云:“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中的风险问题无处不在,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忽视任何风险,不放过任何隐患。“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5] 69。防范与化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领域的重大风险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民族的繁荣发展与稳定安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
08-2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郭晓科.大数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习近平.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N].人民日报,2019-01-2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李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