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棒,曹行行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金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和生物相容性[2]以及特殊的纳米尺寸效应[3],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和应用的热点。DNA 纳米技术[4]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bottom-up)程序化构建纳米材料的新方法。DNA 功能化金纳米粒子(AuNP)不仅具有AuNP 的光学和物理化学特性,而且拥有可编程组装能力以及生物相容等性质。目前,DNA-AuNP 复合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5]、胶体晶体组装[6-7]、生物成像[8]等领域,但是大部分报道中的组装方法比较复杂且产物产率不高,对组装机制的探索仍然较少。为此需要努力探索更直接的组装方法和更明确的组装机制。
本文基于DNA 纳米技术,实现巯基DNA(Y1-thiol)和金纳米粒子的连接,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AGE)成功提取“单价态”产物,然后与DNA 模块中另外两条单链退火组装,即可介导金纳米粒子形成特定的离散结构。通过改变模块翻转角度等因素制备了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构象可控的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证实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的存在。结果表明,13 nm 的金纳米粒子的四聚体产率可达60.02%。
DYY-6C 型电泳仪;调温万用电炉;24 DN 制胶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琼脂糖(Agarose B),氯化钠(NaCl),氯金酸(HAuCl4),三(2-羧乙基)膦(TCEP),醋酸镁((CH3COO)2Mg·4H2O),尿素(Urea)等。
(1)DNA 序列及组装模块示意图(图1)
图1 DNA 序列及组装模块示意图
(2)DNA 修饰金纳米粒子
先用变性凝胶对相关3-arm tile DNA 进行纯化,之后在紫外260 nm 处定量DNA 浓度。取适量的Y1-thiol链与TCEP 在0.5×TBE 缓冲液中混合作用30 min 左右,TCEP 与DNA 的摩尔计算比应大于200。将DNA 溶液与一定量的金纳米溶液相混合(通常DNA∶Au5NPs=1∶1,DNA∶Au13NPs=2∶1),缓冲体系是0.5×TBE。
(3)单价态DNA-AuNPs 的提取
将上一步得到的DNA-AuNPs 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首先在胶中切取“一价态”条带,接着利用电洗脱技术,提取出“单价态”产物,即金纳米表面只连接了一条Y1-thiol 链。运用逐渐加盐老化的方法,添加1.0 M NaCl 使混合液中NaCl 浓度依次达到50 mM、100 mM、200 mM、300 mM、500 mM,间隔时间2~3 h。
(4)慢速退火组装
根据紫外光下最大吸收波长520 nm 处的吸收峰值,按照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AuNPs-Y1-thiol”的浓度。在1×TAE/Mg2+缓冲液中,添加3-arm tile 的其余两条链,按照一定的模块浓度(4.0 turn-100 nM,4.5 turn-50 nM),进行60℃~4℃慢速退火组装。
(5)浓缩提取样品
使用超滤管在2 000 rpm 的转速下离心5~7 h 处理样品;在琼脂糖凝胶中将组装产物与Y1-AuNPs 进行速率对比,切取目标产物条带,进行电洗脱操作。所有操作在4℃环境下进行,确保产物稳定不破碎。
对于电洗脱得到的产物,取5 μL 滴在铜网上静置10 min,放置在空气中自然晾干转移至样品盒里;利用TEM表征金纳米粒子的组装情况。
图2 是5 nm AuNP-DNA 复合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胶图。泳道1 是裸金(没有加入巯基链Y1SH),泳道2~5 分别为加入不同Y1SH 修饰得到的AuNP-DNA 复合物。根据胶图结果可得知,分离得到了5 个不同DNA价态的AuNP-DNA 复合物,根据电泳速率由快至慢(凝胶中顺序为自下而上)依次为 AuNP-DNA1、AuNP-DNA2、AuNP-DNA3、AuNP-DNA4、AuNP-DNA5。其中,AuNP-DNA1、AuNP-DNA2、AuNP-DNA3 三种价态产物在图2 中已经利用图形标记出。切取AuNP-DNA1 电泳条带,装入透析袋中进行电洗脱纯化处理。对于AuNP-DNA1 而言,单条DNA 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复合物不能承受较高的盐浓度,因此,采用室温条件下逐渐加盐老化修饰短链DNA 的方法,增强其稳定性。首先,根据吸收光谱测定了AuNP-DNA1 的浓度,然后加入合适比例T5-thiol 短链以保证金纳米不会在高浓度盐溶液中团聚,对于AuNPs 来说,T5-thiol 均为过量。其中对于Au5NPs 来说,T5-thiol 的摩尔浓度为金纳米粒子的100 倍;对Au13NPs 来说,T5-thiol 的摩尔浓度为金纳米粒子的300 倍。加盐老化之后,再次根据吸收光谱定量AuNP-DNA1 的浓度。
图2 5 nm AuNP-DNA 复合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胶图
4Au5NP@TET 的琼脂糖胶图表征如图3(a)所示。其中,4 Au5NP 表示为5 nm 金纳米粒子四聚体,@TET 表示为四面体构象。图3(a)中,泳道1 是Au5NP-DNA1 样品,作为对照,泳道2 是4Au5NP@TE 退火组装样品,泳道3 是4Au5NP@TET 溶液样品经过超滤离心得到的浓缩样品。通过对比泳道1 与泳道2、3 的电泳速率,发现泳道2、3 中样品电泳速率明显慢于泳道1 中样品,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泳道2、3 中样品为金纳米粒子寡聚组装体。通过对比泳道2 与泳道3 中样品电泳速率,发现超滤离心浓缩处理对金纳米粒子组装样品的破坏作用很小,进而排除了浓缩操作对组装样品的影响。
图3(b)是4Au5NP@TET 目标产物的TEM图。根据TEM结果可以看出,主要的产物为金纳米粒子四聚体。在TEM图片上没有发现金纳米粒子的较大聚集体。这与DNA 辅助金纳米粒子“根据DNA 三分支模块的组装路径”形成四面体构象结构的设计思路相符。透射电镜的表征结果充分证实了组装思路是正确可行的。
图3 4Au5NP@TET 产物的琼脂糖胶图表征(a)及TEM 表征(b)
采用相同的Au5NP-DNA1 样品(即相同的DNA 中心链Y1SH),加入另外一组DNA 短链,可以得到不同构象的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加入两条链(M2、S3)能够与金纳米粒子表面的DNA 链Y1SH 形成立方体结构,所得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为正八面体构象。组装过程如前,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结果如图4(a)所示。该类组装产物标记为8Au5NP@Cube。其中,8Au5NP 表示为5 nm金纳米粒子八聚体,@Cube 表示为正八面体构象。图4(a)中,泳道1 是Au5NP-DNA1 样品,泳道2 是4Au5NP@TET 退火组装样品,泳道3 是8Au5NP@Cube组装样品。观察泳道2 和3,利用M2、S3 短链组合制备得到了更大的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切取泳道3 中的“目标”条带,然后在1×TAE/Mg2+缓冲液中进行电洗脱操作,用移液枪依次取5 μL 样品至铜网,静置10 min,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图4(b)是8Au5NP@Cube 产物的透射电子显微图。TEM结果表明,在DNA 链(M2、S3)辅助下,金纳米粒子可以组装得到八聚体。这一点也证实了实验的设计,利用DNA 相互连接,便可得到正八面体构象的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
图4 8Au5NP@Cube 产物的琼脂糖胶图表征(a)及TEM 表征(b)
我们进一步构筑了具有四面体构象的Au13NP 寡聚组装结构。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结果如图5(a)所示。为方便区分,该类组装产物分别标记为4Au13NP@TET(4bp)、4Au13NP@TET(6bp),其中,4 Au13NP 表示为13 nm 金纳米粒子四聚体,@TET 表示为四面体构象,(4bp)(6bp)表示模块粘性末端长度为4、6 个碱基对。图4(a)中,泳道1 是Au13NP-DNA1,泳道2 是4Au13NP@TET(4bp),泳道3 是4Au13NP@TET(4bp)离心浓缩样品,泳道4 是4Au13NP@TET(6bp),泳道5 是4Au13NP@TET(6bp)离心浓缩样品。通过对比泳道1 与2~5 中条带电泳速率,认为泳道2、3 中主要形成三个不同组装产物条带,根据电泳速率从快到慢,分析认为可能为Au13NP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泳道4、5 中,三种组装产物中的二聚体比例最高。分析认为,由于TET(6 bp)相较TET(4 bp),其粘性末端碱基配对数目增加,使得模块间相互作用增强,因此,容易导致形成较小的聚集结构,即二聚体。此外,相比于4Au5NP@TET,4Au13NP@TET(4bp)组装过程中出现了二聚、三聚的现象,分析认为可能由于金纳米粒子粒径增大,导致粒子间的空间位阻增大。图5(b~d)是三种组装体的TEM表征结果。透射电子显微图表明,电泳速率从快到慢的三个条带产物依次为Au13NP 二聚体、三聚体与四聚体。根据TEM表征结果对4Au13NP@TET(4bp)四聚体产物(图5(d)样品)做统计分析:统计了748 个Au13NP 组装体,其中四聚体有450 个,产率达到了60.02%。
图5 4Au13NP@TET 组装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胶图(a)及TEM 表征(b~d)
本文基于DNA 纳米技术,实现巯基DNA(Y1-thiol)和金纳米粒子的连接,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AGE)成功提取“单价态”产物,然后与DNA 模块中另外两条单链退火组装,即可介导金纳米粒子形成特定的离散结构。通过改变模块翻转角度等因素制备了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构象可控的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证实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的存在。结果表明,13 nm 的金纳米粒子的四聚体产率可达60.02%。该过程简化了金纳米粒子多聚体的制备方式,且只要通过“一价态”Y1-AuNPs 与不同DNA 结合,即可实现不同构象的组装,这是DNA 自组装领域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