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梦华
七八月,又一批海外留学应届毕业生学成归来涌入国内求职大潮,备战秋招。另一边,2019 年资本寒冬带来的“最难就业季”还在持续,许多海归的求职之路依旧坎坷。
海归,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群体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留学热潮的进一步升温,回国发展的海归人数也在激增。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66.21 万人,同比增长8.8%。同年各类留学回国人数较上一年增长8%,达到51.94 万人,创历史新高。
当留学从一件奢侈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留学生的身份,从海外学成归来,也会惊奇地发现国内用人单位的标杆也在“水涨船高”。对于国内职场,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呢?用人单位,又是如何看待这群海归的呢?
对于海归而言,迈入国内职场,这是一道坎;适应国内职场,是另一道坎。在这两道坎上,海归身份已褪去昔日神圣的光环,他们要做的,还有用实力跨过“两道坎”。
在大批留学生纷纷回国就业的情况下,海归要和国内高校毕业生一样进入人才市场求职,他们的求职之路不亚于“升级打怪兽”。
说到求职,刚从英国本科毕业留学归来的张凯一脸委屈:“感觉和国内同龄学生比起来,我们的求职路整整晚了一年……”张凯告诉记者,国内同龄学生差不多从大四就有机会参加各种校园招聘会,在毕业前基本已经把工作定好了,一毕业就能正式入职,而自己大概率无法参加国内的实习、宣讲、面试,会错过很多机会。“关于招聘信息,回国前除了从网上找到的各大众信息来源,压根就不知道再从哪里找信息,导致错过很多想去的公司……”对张凯而言,信息不对称是他求职路上的最大“障碍”。毕业于圣母大学的姚莹(化名)在回国求职中也碰到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每次面试的时候,不少HR都会对我毕业的学校存疑,问我是不是去这个大学念圣经的,觉得我可能就是出国去骗一个国外文凭回来,含金量肯定不如国内的985、211 高校……”事实上,姚莹告诉记者,圣母大学是本科教育稳居全美前20 的顶尖学府。在2018 年US News 美国大学排名中,圣母大学排18 名,就连《纽约时报》都给予它五颗星的学术评分。姚莹说,为了顺利进入这所大学,她在高中阶段所付出的努力绝对超过国内高考,而且读大学期间也是非常辛苦的,没想到却在国内求职市场被当成了“野鸡”大学。“不过幸好,HR 只要稍微上网查一查,就会对我的学校刮目相看……”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了,入了职之后的海归其实也不轻松,薪资低于预期是大部分海归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
去年毕业于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小王在上海某出版机构工作了一年之后,有些无奈,“我是国内本科毕业后去英国念了一年硕士,这一年算上学费生活费一共花了家里30 万吧,结果呢,回国来一个月到手六七千,按照这个进度,啥时候能自己把出国的钱赚回来都是个问题……”小王说,自己在回国以前对这样的薪资其实是有过大概的了解的,自己也没有太高的期望,理想的薪资是九千元左右,不过每次想起留学的花费,总觉得有点亏。
除了薪资这样一个普遍问题,在采访中,受海外文化影响,许多海归还表示了对国内职场的不适应。“可能在国外久了之后,就会觉得国内办公室比较复杂吧。比方说,我觉得只要把上司交派的工作做好就ok 了,看结果就好,但往往国内领导不但要结果,还要求过程的合乎规范,尤其是否符合领导的心意。”就职于上海某金融公司的德国海归刘敏这样告诉记者。
实事上,在采访中,还有不少海归表示了对国内“996”加班文化的不满,纷纷表示理解不了:“下班时间是我自己的,我为什么要加班?我要好好享受周末!”
事实上,关于海归在职场的各方面发展情况,许多平台都有做过相关研究。记者整理了包括Lockin(全球青年人才职业发展平台)、前程无忧、BOSS 直聘等各大平台的近期调研报告,得出以下关于海归职场的情况分析。
从Lockin 发布的《2019 海外人才职业发展分析报告》中,记者发现,在海外人才欢迎的职位中,管培生职位依旧占据第一位。由于管培生发展空间大、晋升速度快、薪资水平较高,因此管培生职位一直是海外人才最热衷的职位,同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职位。
其他受海外人才欢迎的职位为产品经理、海外商务拓展经理、投资分析师、品牌策划运营、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工程师,这些职位也收到了最多海外人才的投递申请;在最受海外人才欢迎的职位中,金融、咨询和互联网行业的职位占据了大多数的位置。
尽管海外人才的专业分布显示,商科管理类专业的海外人才占比最大,但是中国就业市场中,对海外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是互联网行业,其次为专业服务和金融相关行业。
《2019 海外人才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9 年海外人才期待薪资水平集中于6000- 8000 元每月,占比超过35%;期待月薪8000- 12000 元的人群占比为28%,较前几年有明显下降。期望薪资水平的改变,主要源于海外人才对国内就业市场的了解度有所增加,对于求职的心态更加理性。
那海外人才实际薪资水平又是怎样呢?据统计,超过40% 的雇主愿意为本科学历海外人才支付月薪范围为6000- 8000 元;企业为硕士学历的海外人才支付月薪范围为8000- 12000 元的企业占比35%;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海外人才薪资水平最高,约30%的企业愿意为博士毕业生支付30万元以上的年薪。
在谈到回国求职面临的挑战时,“缺少国内人脉”是海归们存在的普遍顾虑和难题。国外留学经历,让海归视野广阔,同时,也让他们疏离了国内职场的“基本情况”。
根据BOSS 直聘研究院给出的 《2019 年海归人才就业趋势报告》,记者发现,众多HR 在挑选候选人时,这三类海归其实才是最吃香的:
“功能型”人才
有技能的海归就业情况比较理想,他们在国外就搞技术和研发,懂管理、懂技术,又了解中西方的领先技术,广受欢迎。
懂资本运作的人才
了解东西方企业制度的高端人才,这样的人才在中国很缺乏,随着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会越来越受到青睐。
保险行业的人才
中国保险业亟待整顿和发展,保险业急需有着国际保险行业经验的高级人才。尤其是保险行业现在每年均已超过20%增长速度飞速发展,在资本利得回归理性的今天,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今天,保险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上海超越北京成为2019 年最为吸引留学生的城市
一线城市人才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以及新一线城市抢人政策的持续升级,促使留学生也开始向新一线及二线城市转移。
BOSS 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 年前三个月,选择在北上广深求职的应届海归比例较2018 年同期下降4.7%,而选择二线城市的海归占比则上升4.4 个百分点至32.6%。
上海超越北京成为2019 年最为吸引留学生的城市。尽管北京和上海均把落户政策当作人才争抢大战中的撒手锏,但两者吸引力呈现差异化走势。选择北京的留学生占比连续三年降低,2019 年占比较2018 年同期下降3.6 个百分点。
而上海依靠国际化吸引力和更加宜居的环境完成逆转,不仅反超北京,同时成为一线城市中唯一实现留学生占比增长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期望在北京就业的留学生整体占比滑落至第二位,但由于北京城市实力强大,科技巨头企业数量众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依然显著超过上海。
海归在国内职场的优劣势
记者查阅了《2019 海外留学生需求报告》,报告显示:雇主提供的工作机会86.4%同时面向国内和留学回国人才,只面向有海外教育经历的工作只有13.6%,但是雇主们认为,海外留学生在外语水平、独立思考和创意上比国内毕业生普遍有优势,国内毕业生在相关知识、忍耐力和执行力上表现更佳,雇主们根据这些特点在人才引入时已经开始有不同的侧重。72.4%的雇主对现有企业内的海归人才的表现予以认可。
此外,雇主对海归人才的不满意集中在于:
回国留学生对雇主的不满主要在于:
事实上,前程无忧CEO 甄荣辉表示,大多数雇主对于海外留学生的招聘使用、培养发展和薪酬福利并无特别的战略设计,但是海外留学生加入企业,对企业现有的文化和管理风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不仅要求人才具有国际视野,自身的管理运营也需要有全球眼光,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多元和包容的企业文化,比如“不能容忍经常加班”是很多留学生离职的一个原因。留住并用好留学生人才不仅体现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力,对于保留本土人才,扩大和发展业务和市场能力也非常有帮助。
如今,海归越来越成为职场的生力军。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高、精、尖企业,其员工构成中都存在不少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员。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海归在国内职场的遭遇呢?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沪上资深HR、钰门国际贸易〈 上海〉 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彬,请她为我们作一番解答。
记者:在招聘过程中,HR 会区别对待海归和国内高校毕业等不同教育背景的求职者吗?
王彬:
在招聘过程中,HR 必须根据岗位的内容以及从事该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态度对求职者进行选拔,并不会因为求职者的身份背景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标准。
记者:洋文凭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留学对工作而言有没有必要?
王彬:
由于之前信息的不通畅,特别是在国内某些领域的短板,我们会比较看重候选人是否有接受过多元文化的培养,一张洋文凭也许代表着求职者某些方面的能力而受到企业的重视。
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学校不再仅仅将眼光放在学习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随着我国对高科技及新技术、新理念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回到国内加入到教育的行列,为国内的高校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所以近年来,国内学生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从这几年为企业提供员工选拔的经历中,我看到的是国内高等院校(特别是985、211)文凭的含金量。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洋文凭的含金量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选择好国外学校,不仅要看学校的综合排名,还需要根据所学的专业来选择在专业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院校。
同时,在海外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知识的转化,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我曾经面试过的一位英国留学的同学,她在校内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还有在世界500 强企业实习的经历,这时她的洋文凭含金量就急剧提升。
对于留学是否对工作有必要,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因岗而定。如工作岗位有这样的需求,那留学是必要的,但我们决不能仅仅因为一张洋文凭而去留洋学习。
记者:在国内职场,海归应该如何看待薪资低于预期的情况?
王彬:
在任何一个职场,薪资的定位及市场水平都是跟随企业的特性及市场的行情而定,正如我们所说的以岗来定人,而非因人定岗。
所以,即便是海归,即便你花费了上百万的学习费用,只有用自己的努力和踏实去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企业的发展匹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你才能去获得自己预期的薪资待遇。
海归应该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目前的市场薪资,放平心态,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去面对现状。
记者:海归又该如何适应国内职场?
王彬:
国内职场与国际职场的差距正在慢慢减小,所以,海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适应即将到来的职场:
1、放平心态,职场一定有它的生态环境,适者生存,是职场的基本法则;
2、从我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3、开放的胸怀,勇于接纳各种新的事物;
4、高的情商,为自己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近年来,国内有超过700 万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还有近75%的留学生回国就业。对留学生来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要想找个好工作,光靠海外求学的经历并不能加分。
事实上,超过70%的留学生回国就业在薪资上已没有优势。真正有竞争力的条件是:海外实习工作的经验、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通过对回国留学生的调查显示,在海外获得硕士学位回国更有竞争力、就业率较高的前五名专业为:计算机、机械工程、生物医药、化学材料和物流供应链。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具有国际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不断鼓励海外留学的高素质人才回国,在我国2010—2020 年人才发展的规划中也强调“要加快留学人才引进,加强对留学归国创业的支持”。
留学生想要回国创业或谋职,要在回国前办好《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留学一年以上的回国人士符合具体要求的,可以申请办理留学人员引进,在全国各地工作不受户口的限制。
如果想回国创业,在不同的地区留学生也享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以上海为例,上海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管理方法》来资助留学回国工作和创业的个人及团体。浦江计划分为四种类别进行申报和资助,其中:A 类(科研开发类)资助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依托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B 类(企业创新创业类)资助以企业为依托的科技创新创业;C 类(社会科学类)资助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创业;D 类(特殊急需类)资助其他本市紧缺急需的具有特殊专长的留学人员。浦江计划资助强度分为:科研开发及企业创新创业项目资助30 万元/人;社会科学项目资助15 万元/人;团队资助50 万元。
另外,上海还有针对海归的落户政策。
毕业后就回国或是工作几年后回国的留学生,要相信自己拥有过硬的文凭、熟练运用中文和外语的语言优势,以及对国外文化的深入了解。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找工作,可以有以下多条途径:
1.人才引进
由中国政府牵头,中方的许多大型国企、高等院校、中外合资企业等都会举办宣讲会,目的是引进更多基础知识扎实、熟悉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化高端人才,尤其是在汽车、计算机、软件、金融、管理等方向。
2.企业招聘会
在展会上有大量的企业设柜,留学生可以有机会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以及专业部门直接沟通,了解关于未来职业规划和学习规划的最前沿信息。展会上不仅有全职工作,还有各种实习生和培训生的机会以及讲座。
3.直接查询企业官网
找到企业官网上查询发布的在华招聘信息。大多数外资企业在大中华地区的高级管理人员都会由留学生担任。
4.通过中介公司
主要是通过国内的猎头公司,根据留学生的专业、经历和特点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5.通过同学介绍
通过一些国内已经就业多年的同学的人脉资源,寻求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