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表演”:社交软件中“打卡学习”行为动机研究

2019-08-29 02:59闫明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动机

闫明

摘  要  用新闻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于调查问卷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合一系列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出“打卡学习”用户的动机,并对于问卷中呈现的各方面特征进行总结,旨在为用户由于外部自我形象呈现而形成的“全民表演”性质的“打卡学习”行为提出发展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打卡学习”;新闻传播学理论;“全民表演”;动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3-0054-02

1  研究意义及方法

“打卡学习”这一行为能够短时间内迅速火爆,将绝大多数人的朋友圈霸屏,可谓网络传播中成功的营销手段。但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很多争议,随着微信官方对这类现象的治理和打击,“打卡学习”这一行为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在“打卡学习”这一网络传播行为背后蕴含着着丰富的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以及符号学内涵,并折射出网路传播者“受众者为中心”传播理念的演变与网络文化的传播心理阶段性转变[1]。本文将以社交软件中的“打卡学习”行为作为切入点及研究出发点,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打卡学习”行为的用户心理、动机、自我满足等方面的数据,配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将所得数据与传播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理论进行联系。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并做出以下假设:

H1:每次进行打卡学习所花费的时间越长与坚持打卡的天数呈显著正相关;H2:男性和女性在“打卡学习”实现自我管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通过在“问卷星”网站平台发布调查问卷,并利用数据分析服务进行相关数据整理和分析。依托问卷星网站考察了182个抽样对象,获得有效问卷182份,其中有过“打卡学习”行为的为117人。

2  相关性分析

我们根据提出的假设1:每次进行打卡学习所花费的时间越长与坚持打卡的天数呈显著正相关,对于两者进行相关性的检验。通过皮尔逊系数检验,我们得到表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P<0.01,因此两者成显著相关关系。在通过观察影响系数(0.262)为正数,可以得出“您打卡学习行为坚持了多久”与“您每次打卡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  独立样本T检验

根据我们提出的假设2:男性和女性在“打卡学习”实现自我管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合问卷,我们认为问卷中的5个题项构成了自我管理这一特征。因此以李克特量表的特点,我们把5个题项与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表2的结果,这5个题项的P值均小于0.05,因此说明男女在这5个题项中的表现具有显著性差异。再比较男性和女性在这5个题项中的均值,可以发现女性的均值全部高于男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男性和女性在自我管理上的存在差异,女性通过打卡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意愿更加强烈。

H2成立。

4  研究结论及“打卡学习”的影响

1)积极影响:自我成就的满足与坚持效应的产生。在我们的数据分析中,我们验证了假设1,即人们每次打卡学习所花费的时间与用户的坚持打卡时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这也说明了用户在进行打卡活动中,一直在努力坚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通过自我成就的满足,使得“打卡学习”这一网络传播行为激发了坚持效应。

2)积极影响:用户通过“打卡学习”实现自我管理。我们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用户十分注重打卡的实用性功能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注重考试和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这些都有助于自我管理的实现。并且通过H2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验证男性和女性在自我管理上的存在差异,女性通过打卡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意愿更加强烈。

3)消极影响:自我形象的外部呈现使用户无法安心聚焦。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打卡的用户很大程度上有外部自我形象构建的需求,并且在这一方面女性大于男性。这也与我们本章的标题相契合——“全民表演”。“打卡学习”更像是在演戏,一方面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学习,为自己打造“学霸”的人设;另一方面也是在对自己演戏,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投入到打卡学习的社交性中,是自己满足于自己的时间管理。这种表演是在不断强化并重复的,像是一种劝说与说服,告诉别人我在学习,告诉自己我在学习。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整个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社会情境中的人类行为总是有表演的成分,即使我们相信自己是最本能和最真诚地对他人进行反应[2]。

4)消极影响:“返现”等奖励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形成了过度刺激。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也是“打卡学习”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很多用户是基于有朋友圈打卡的奖励,才进行打卡学习的。这种行为其实是部分商家以利益为诱导使用户分享,会给朋友圈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也会使用户的学习行为过于功利化而忘了初心,甚至于迷失方向。

5  对于“打卡学习”的建议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朋友圈“打卡”这种方式来坚持。想让用户长期坚持一件事,比如阅读或运动,养成好的习惯,应该让用户真正喜欢它们,从中体會到乐趣,而不是拘泥于形式。只有内部动力才是最持久、最有利的,外部的激励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依赖。从“打卡学习”在朋友圈盛行看来,这已经是一种借助网络传播的特殊营销手段,但我们也要意识到网络传播既然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在网络传播中“以受从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将成为现实。网络传播增强了受众的主体意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获取信息,并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再盲目地受传播者的灌输和支配[3]。但打卡行为是否真的是由受众占主体呢?答案是否定的。可见受众与传播者并没有实现主体地位,完全没有传播自由可言。因此我们建议要认准传播者的主体地位,让“打卡学习”不再是强迫性的,而是完全的自愿性质的。

参考文献

[1]邓银华.微信朋友圈大学生用户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5.

[2]岳山,李梦婷.表演与互动:网络运动场上的人际传播——以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实践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12):8-9.

[3]赵志立.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使用与满足”——一种新的受众观[J].当代传播,2003(1):58-60.

猜你喜欢
动机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The Invention of the Motor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
单纯做事更容易成功
动机指责,你是什么动机?
凶手的动机
为什么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