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良开:“说好的一辈子,就是一辈子”

2019-08-29 08:07王砾尧孟佳惠
中国信用 2019年8期
关键词:赵静二老刘家

◎文/本刊记者 王砾尧 实习记者 孟佳惠

战友因救人而英勇牺牲,廖良开毅然认下战友的父母为“爹妈”,承诺替战友尽孝一辈子。为了这一份承诺,他默默赡养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双亲,跨越3000公里,坚守20余年,用时间和行动证明了诚实、守信、善良和忠义。

——题记

“战友为人民牺牲,我来替他尽孝。”除了自己亲生父母、岳父岳母,45岁的廖良开还有一对爸爸妈妈。那是22年前,他自己“认来”的。

1997年,战友因救人而英勇牺牲,看着战友悲痛欲绝的父母双亲,廖良开毅然认下“爹妈”,承诺替战友尽孝一辈子。20余年时光飞逝,当年的感动和义举也逐渐被淡忘。2017年7月,廖良开在朋友圈中写道,“我叫了整整20年的妈妈走了,现在赶去吉林桦甸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这让许多不知情的朋友十分困惑,纷纷打来电话问候,方知他与二老20多年来感人的亲情。得知真相后,很多人都为之感动……

痛失战友跪认双亲续孝心

时光追溯到1997年,当时还是四川开县人的廖良开和来自吉林桦甸的刘继强一起被分配到了葫芦岛海军某部。廖良开在勤务连当文书,刘继强在舰上干操舵兵。两人因为工作结识,又因兴趣相投,成为朋友,像兄弟一般,一起读书看报,一起谈天说地,并相约共同努力,一起考军校。

就在两人为目标奋斗时,1997年9月28日下午,噩耗传来。有一位群众在钓鱼的过程中不幸落入水中,为了救起落水者,刘继强果断跳入水中实施救援,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岸。当时他才刚满19岁。

“当时我正在值班,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半天没回过神儿来。”廖良开回忆起当年仍然非常伤心,他说后来自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嘴里不停喊着:“说好的一起考军校呢,说好的一起考军校呢。”

廖良开和“吉林爸妈”刘银智、梁桂茹的合影

部队追认刘继强为革命烈士,接来了刘继强的父母来见儿子最后一面。“继强的爸妈在现场哭晕了好几次,儿子这么年轻就没了,这该是多大的伤痛啊。”廖良开说,当时战友们自发组织为刘继强捐款,他一股脑儿地把入伍半年多积攒的200块津贴全捐了。

刘继强牺牲后,他的身影总在廖良开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同为家中的独子,每当回想起刘继强父母悲痛而又苍老的脸庞,和老人眼中的绝望与无助,廖良开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二位老人是多么辛苦才把自己的儿子养大成人,又是揣着怎样的一种期盼将儿子送到部队报效祖国!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英勇牺牲了,尽管被追记了一等功,但对于父母而言,再大的荣耀也不能抵消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忍。

于是,一个想法在廖良开的心里蔓延开来。他提笔给刘继强的父母刘银智、梁桂茹写了第一封信,“大叔大婶,我是继强的战友……”

回忆收到第一封信时的场景,刘银智嘴角带着笑意,“当时以为是部队寄来的慰问信,拆开后才知道是儿子的战友。”这一封信,让正承受丧子之痛的两位老人有点意外,但多少感到一丝安慰。

梁桂茹给廖良开回了信,没想到,廖良开很快又写信寄来。信里,廖良开嘘寒问暖,向两位老人讲述自己在部队里又学到了啥,又做了什么,聊聊工作、生活,也聊聊开心的、不开心的事。“就像作为儿子,给家里的父母写信一样。”刘银智说,当时就觉得好像儿子还在。

慢慢地,廖良开感觉到,梁桂茹的回信从刚开始的客套,转变成了温柔的叮嘱和鼓励,一来二往的书信交流,让他们之间的亲情渐渐浓郁。

1998年的3月21日,是梁桂茹的生日。廖良开特意提前谋划,自己做了一张生日贺卡,连同50元津贴寄给老人。“生日当晚,我电话就打过去了,第一次叫了妈,直接说:妈妈,祝您生日快乐!”廖良开回忆说道,当时梁桂茹就哭了。说了简单又有分量的一句话:“哎,开儿,妈很好……”

从那以后,二老又有了儿子,廖良开也多了一对爸妈。这对特殊的父子情、母子爱,跨越3000公里,在东北白山黑水和西南巴山蜀水之间真实而又默默地展开……

认下爸妈之后,廖良开就尽到了一个儿子的义务。“我信上讲的比较细,聊聊自己身体咋样,最近训练了什么。读了什么书,有没有吃胖。妈回信的时候说,不爱说话的爸经常拿着信偷偷的笑。”廖良开一有空就给爸妈写信,并打电话跟二老谈心,自己省下来的津贴也一分为二,一份寄给重庆老家的父母,一份寄给吉林桦甸的爸妈。

素未谋面,却成为至亲,这是极其珍贵的感情。刘银智夫妇也渐渐地盼望着见一见这位带给他们快乐的“儿子”。

通信通话两年后,1999年国庆节,廖良开第一次在部队休假,他没有选择回到重庆老家,而是几经辗转,来到吉林桦甸市大营七组。彼时,刘银智夫妇得知廖良开要来的消息后,一大早就在小区外冒着刺骨的寒风等待着廖良开。因为当时的交通不便,廖良开直至黄昏才到达,暮色之中,他走下了停在村口的公共汽车,向正在等待他的二老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已经等候多时的刘银智夫妇则是一把将他拥在怀里,泪如雨下。

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活动现场

此时的廖良开也早已落下男儿泪,两年书信电话交流的情感在此爆发,他“扑通”一下,跪倒在了二老面前,“爸……妈……继强兄弟虽然走了,以后你们就把我当作你们的亲生儿子吧!”“刘妈妈”连忙将廖良开搀扶起来,一边拍打他身上的灰尘,一边说:“开儿,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

“当时的场面非常温馨,妈妈偷偷拭泪,爸爸一个劲儿‘傻笑’,刘家3个已经出嫁的姐姐,各自带着一家人,盛情迎接。”廖良开回忆说道,这么多年,自己一直没能忘记那个场景,丰盛的东北菜、辣喉的东北白酒、亲切热情的称呼,都让他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那一晚上,廖良开和“刘爸刘妈”躺在一个炕上,聊了很多。廖良开的话一点点打开他们的心扉,不善言辞的刘银智眼含热泪说:“自从继强走后,我们俩一度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多亏有了开儿,你就是老天爷仁慈的安排。”就这样,三人又哭又笑地聊到天亮。

千里之外亲情传承爱意浓

经常接到廖良开的信件和电话,逐渐成为了“刘家父母”的习惯,一旦没了他的消息,刘银智夫妇在家就坐立不安。

有一次,部队出海执行任务,十多天没给“刘家父母”打电话和写信。老两口在家坐不住了,心里忐忑不安,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廖良开执行完任务回到岸上,第一件事就是给“刘家父母”打电话报平安。当廖良开拔通电话,还没响起第二声,电话那头传来“刘妈妈”的声音:“儿呀!怎么这么久没你消息呀,你让爸妈好担心呀。”廖良开忍着泪水说:“爸、妈!您们放心吧,我没事,只是工作忙没能够及时跟你们联系,对不起爸妈,让你们担心了!”

后来“刘妈妈”写信给廖良开,告诉他以后一定要常联系他们,不然他们睡不着吃不香。后来从姐姐那里得知,那段时间,“刘爸刘妈”总是坐在家里时不时盯着电话发呆,有时还落泪。从那以后,廖良开不论多忙,总是定时给父母打电话,再也不让二老为自己操心。

除此之外,细心的廖良开在吉林探亲时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刘家父母”晚上特别害怕接到电话,因为当年刘继强牺牲的消息就是在夜里传来的。于是,廖良开不管白天工作多么繁忙,都会抽出时间给“刘家父母”打上一个电话,决不会拖到晚上让父母因电话铃响而担惊受怕。

2003年,哈尔滨女青年赵静在杂志上看到海军战士廖良开发表的诗歌后,就成为了廖良开的“迷妹”,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廖良开更多的信息。通过书信,赵静联系上了廖良开,两人均心生情愫。

随着两人恋情的发展,廖良开坦诚地对赵静说:“我这个人,农场出生,也没啥存款,我还有两位母亲、两位父亲,不知道你介不介意?”赵静很好奇,廖良开怎么会多出一对父母呢?”

让廖良开没有想到的是,知道了廖良开的经历,赵静并没有因此心生芥蒂,反而对这个热心肠的小伙子更添了几分敬重之情,还主动表示希望廖良开能带自己去看看吉林的父母。

于是,廖良开再去吉林探亲时,就带上了赵静一同前往。在吉林爸妈家,赵静拉着“刘妈妈”的手说:“以后就由小廖和我一起给你们尽孝吧。”仅这一句话,就让廖良开认定赵静就是他这辈子要找的人生伴侣。一旁的刘银智夫妇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说着:“好!咱儿子好福气,找了个东北好媳妇儿。”

2017年在开州过春节廖良(左一)开给吉林父亲(右一)夹菜

2004年春节后,廖良开和赵静在吉林父母家举行婚礼,并小住一段时间。赵静什么家务活都和妈妈抢着干,父母看在眼里,甜在心头。临走时,赵静还把自己省吃俭用的一笔钱悄悄塞到了二老的衣兜里。

廖良开时时惦记着“刘家父母”,让二位老人心中有了寄托和盼望,他们也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关心和疼爱着廖良开。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赵静已有身孕。当时,“刘家父母”第一时间给“儿子儿媳”打电话,可是通讯中断,不管如何拔打都无法接通,二老急得两天没合眼。当通讯畅通后,廖良开第一时间给“刘家父母”打来电话报平安。当他们听到廖良开声音的那一刻,激动得在电话里说:“儿呀!你知道爸妈有多担心你们呀……只要你们平安就好!”

地震后没过多久,廖良开的儿子就出生了。廖良开在产房外听到孩子第一声啼哭时,就连忙打电话向“刘家父母”报喜。得知新添了孙子,二老喜出望外。

让廖良开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就收到从吉林寄来的一个大包裹,里面全是小孩的衣物,有的还是“刘妈妈”亲手缝制的,包裹里还夹着一封信:“想念儿子儿媳,得知新添了骨肉,我们有了孙子,吉林这边的家人都乐开了花,这些小衣小裤是我们很久前就准备好了的,现在寄给你们,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把孙儿照顾好。”落款为“想念你们的爸爸妈妈及全家”。看着眼前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婴儿衣物和鞋袜。廖良开夫妻俩心头有说不出的感激。

泪别亲人誓言永远不会变

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定居成都的廖良开到吉林探亲,要坐整整两天多的火车和汽车。廖良开的亲生父母如今已是80多岁高龄了,虽然年事已高,可身体硬朗,依然能够生活自理。廖良开在成都双流,亲生父母住在重庆开州,“刘家父母”则在吉林桦甸,他就经常在几个家之间奔忙着。后来成了家,就是夫妻同行,再后来有了儿子,探亲路上就变成了一家三口。就这样,双方来往着、交流着、感动着,一过就是二十余年。廖良开坦言,我做点生意挣点钱,其中一部分都用在了来回看望父母的路途上。尽管路途遥远,廖良开还是坚持每年都要抽时间和妻子回吉林看望二老。

2006年,已经从部队回到地方的廖良开,和妻子一起在成都双流开了一家做照相摄影、数码冲洗和打字复印的小店,小店面积只有不到40平米。13年来,周边店铺都换了好几茬了,可这间小店就一直在这里,连名字都没有改过。

就在廖良开和妻子的日子开始逐渐好转,准备把吉林的父母接来一起生活的时候,“刘妈妈”的糖尿病突然加重了,根本出不了远门。

2017年春节,他和妻子、孩子在吉林的父母家过完春节,准备回四川之前,“刘妈妈”一边帮忙收拾行李,一边含泪说道:“儿子和孙子这才住了没几天,就又要走了。明年可要早点回来……”廖良开为她擦干泪水,说:“妈,您放心,过不了多久,我们又会回来看您和爸爸的。”

廖良开还清楚地记得,当他们一家提起行李离开时,“刘妈妈”没有像以往那样,送他们下楼,而是站在窗口一边看着他们,一边抹眼泪。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却是他和“刘妈妈”的永别。这成了廖良开心中永远的遗憾。“当时没能看透妈妈眼中的不舍和留恋,倘若知道那是最后一面,即便是走到小区门口,我也要飞奔回去给妈妈一个拥抱。”

2017年7月26日下午,廖良开接到“刘爸爸”带着哭腔打来的电话:“你妈妈走了,我只是告诉你一声,太远就不要回来了。”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廖良开一下就站不住了,当场瘫软在地,等廖良开反应过来时,早已泪流满面,眼睛一片模糊。廖良开捶着胸口,痛心地说:“爸,是孩儿不孝,应该多回去陪陪妈,我知道你不愿我操心,但应该让我跟她说最后一句话呀!怎么着,我都要回来送老人家最后一程。”

廖良开当即买了飞机票,由于路途遥远,风尘仆仆地坐飞机、转火车、乘汽车,7月27日下午4点多才赶到吉林省桦甸市殡仪馆。廖良开刚下车,“刘爸爸”和“姐姐”就迎上来,“姐姐”泣不成声:“弟呀……咱妈没了!”就再没多说出一个字。晚上守灵轮流进行,廖良开却是通宵达旦,只愿好好为“刘妈妈”送完这最后一程。火化的那天,廖良开和其他4名闻讯赶来的战友,一起向这位“母亲”,敬上了最后一个军礼。

安葬好母亲后,廖良开怕“刘爸爸”承受不了失去老伴的痛苦,又留下来陪了老人十多天。一连几个晚上,都是看着“刘爸爸”睡了,廖良开才睡,半夜“刘爸爸”有个动静,他总是第一时间醒来问候。临走前,他还特意给老人买了一个智能手机,教老人学会使用微信。现在,一有时间就跟老人视频聊天,随时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同时,他还打算努力挣钱买房,希望把刘爸爸接来四川生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2月8日,正值农历小年夜,廖良开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带着吉林爸爸刘银智回到开州老家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团圆年。20多年来,带刘银智到自己的开州老家看看一直是他的愿望。“我要把两家父母聚在一起,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年饭,过一个温馨幸福的新年。”廖良开的心终于踏实了。

为了一个承诺坚守20年,在旁人看来难以想象的事,在廖良开身上却如此真实自然。他用自己的真诚与坚持证明了当年认亲并不是一时义举。“说好的一辈子,就是一辈子。”

猜你喜欢
赵静二老刘家
羽翼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in Hong Kong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我为爸妈当“秘书”
一封家书
在家在校都很烦
李鼎、张灿玾二老新春贺词手书
什么才是真友谊
遭白眼的第一名
My Summer Hol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