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冰
当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港口合作也迎来转型升级的新机遇。2013年,以中国钦州为基地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应运而生,连接了东盟47个港口城市,并于2014年获得中国外交部和财政部立项批复,成功列入首批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资助项目。6年来,通过完善机制建设、促进投资合作、深化文化交流等多项措施,该合作网络渐次铺开,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各方通力合作,网络成效凸显
在距离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29公里的摩拉港,是文莱唯一的深水港口,也是文莱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枢纽,文莱除油气资源外90%的进出口货物均通过摩拉港来完成。但长期以来,由于运营管理技术相对滞后,港口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相关物流成本较高,港口发展受限。不过在两年前,中国管理团队的加入让这一情况悄然改变。如今,港口单船平均作业效率达到30.2自然箱/小时,比接手前提高了50%以上,外拖车提还柜平均时间为25分钟,缩短了30分钟以上。
摩拉港的改变正是得益于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的推动。2017年9月,在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会议上,中国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与文莱摩拉港签署友好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摩拉港向现代综合物流港升级。“港口实现了从手动操作到电脑系统化管理的改变,现在司机交提柜都不用下车,通过电脑系统终端,就可以明确地知道下一步的作业地点及作业方式。系统的操作应用方面,有中国专家培训我们,不到两个月就熟练掌握了。”摩拉港有限公司集装箱操作部中控主管麦克说,希望未来摩拉港也能发展得像中国的大型港口一样先进。
作为中国与东盟之间海上互联互通的重要合作机制,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立6年来,已建成了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一期工程,加速了中国与东盟港口物流的信息互联互通,成效渐显。
如今,在各方通力合作之下,合作网络成员的“朋友圈”日益扩大,目前已发展到了31家;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成功举办合作网络论坛和工作会议,并成立了中方秘书处,为合作网络提供服务保障;港口投资合作日益升级,其中,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投资建设了马来西亚关丹港和文莱摩拉港;信息联通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海上航线不断加密,彼此间港口的航线运营超过150条;通关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中國已与新加坡开展AEO互认合作,与越南、马来西亚探索开展“两国一检”一站式国际通关新模式等。
这些务实的成果显示着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已从初创极转向发展极,成为中国—东盟深化合作的新平台、新亮点,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港口和港口城市、航运物流企业等从中受益。
完善机制,对接陆海新通道
2019年4月16日,北部湾港在越南胡志明市举办路演,推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共同探索发展新机遇。北部湾港、西贡港务局,以及越南各行业协会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各方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及借助日渐完善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体系,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由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建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致力于提高区域各国的互联互通水平,通道自开通以来,极大提高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货物往来的便捷程度。例如,相较传统运输渠道,通过新通道中转后,越南进出口至中国西部腹地的货柜可节省10天以上的物流时间以及一半以上的物流成本。
为此,当前中国与东盟各国也在加强推动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与新通道的联动发展,通过多式联运和跨境运输形成一体化通道网络,进而更好地参与新通道建设,为区域各国企业带来福祉。
“钦州将加强合作网络中方秘书处组织协调的职能作用,健全中国—东盟口岸通关沟通协调机制等工作联络机制,完善交流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东盟水上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在新通道基础设施、临港产业、港航物流、贸易投资等领域制定合作计划,促进钦州与各方经贸人文交流;壮大合作网络队伍,加快形成以钦州为基地、覆盖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城市的城市联盟,为加快实现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与新通道的有效衔接、推动新通道建设作出更多贡献。”广西钦州市市长谭丕创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