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教育不仅能给予学生知识,而且还能给予学生思想感情。教师可把情感教育加入到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在教材中解析情感教育,并善于觀察学生情感变化,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观念。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生;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6-010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00
情感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占有重要地位,它体现的意义不同,它教会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情感来对待,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情感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去表达自己的内心,如悲伤、快乐、愤怒、伤心等心情,学会释放自己、控制自己,更好地调节自己,合理运用自己的情感,使之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以及对事物有更好的情感表达、有思想的文化人。初中生有时会缺乏对情感的正确理解,无法正确地表达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要让学生认知情感,控制情感,正确地表达情感。
(一)课堂上的情感导入
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备好今天所教课程,在教学基础上融入情感教育,将学生引入教材中,通过教师语言深情描述,让学生感受教材中的情感,想象这种情感如何去表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能力;还可以通过情感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教材;可以让学生互动讨论,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情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有些同学会感到不自信,教师可以举办朗读比赛,让同学们上台大声朗读,增加自信,活跃学习气氛。还可以举办征文比赛,让同学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其思维更加活跃,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情感内容。如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背影》,文中有一段话写到父亲当时的穿着打扮,用简单的文字塑造了父亲的形象,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之情。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父亲为他买橘子时的身体动作,肥胖的身体显出那么努力的样子。在作者的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是非常伤心的,通过作者这段描写也能看出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深的爱,那种藏在心里的爱,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内心波动是很大的,作者感觉父亲真的老了,不是当年那个牵着自己的手特别高大的父亲,表达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以及对时光飞速流逝的无奈之情。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朴实的话语打动着每个读者的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学生会通过文章表达出的情感联想到自己的父亲,情感自然地就会释放出来。
我们在读余光中《乡愁》的时候,注意到它是分为四个阶段抒写的,作者先从小时候写到与母亲的分离,再到长大后写到自己与妻子不得不分离,又到后来写到与母亲的隔世分离,最后写到自己与大陆分离,这四个阶段,作者分别用四个不同的事物表达,邮票传递着小时候与母亲的书信往来、船票体现着与妻子的分离、坟墓代表着与母亲隔世分离、而海峡代表着与大陆分开,由此从思乡之情上升至思陆之情,文章按照从小变大的顺序展开描写。诗词最后描写了作者当时渴望回到大陆的心情,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大声去朗诵这篇诗词,去感受作者当时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方式不能太过于死板,死板的学习方法会使同学们厌恶学习、讨厌学习。时常与学生们互动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让学生喜欢教师不是厌恶教师,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能互相交流,这样不但学生们喜欢上教师的课,而且也能更好地接受教师,有了更好的情感交流,同学们也能更好地去学习、去掌握课本内容。
(二)关注学生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优缺点,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用赞扬、鼓励学生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多多交流观察学生的情感思想变化,在学生心情较差时,询问情况后给学生一些安慰,教师可以用一些幽默的话来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缺点可以换一种方式说出,直接提出可能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负面作用,产生消极影响。教师可将自身经历分享给学生,因具有真实性,学生能更好地接受,让同学们也表达一下自己的经历,描述自己的情感,这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方式。
总之,有了情感教育的加入,语文教学会更加的绚烂多彩,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当今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学习能力突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信能力、自强能力。师生培养和谐关系,相互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把情感教育带到教学当中,对学生成长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感力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张生海.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7(9):68.
[3]盖立仓.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学周刊,2013(14):29.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曹浩奎(1972.5— ),男,汉族,甘肃秦安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