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燕 汪声瑞
摘 要:土木生产实习具有离散性、危险性、艰苦性和集中性的特点,难以实现集中管理。文章通过对土木生产实习过程的深入分析,探讨问题的根源,提出生产实习的管理措施,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土木生产实习;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6-001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007
土木生产实习是将理论付诸实践,并从中积累经验的必不可少的阶段,是培养“卓越工程师”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历年来教师在指导的时候难以下手,管理效果也不太理想。
土木生产实习具有离散性、危险性、艰苦性和集中性的特点。离散性是指实习主体学生形态各异,且实习期间分散在各个工地上,联系甚少;危险性主要是指学生所在的实习工地就是充满危险的地方;艰苦性是指土木行业工作的大环境艰苦,生活基本没有规律;集中性是指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开展的一对多的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生产实习管理难度大,所以如何高效管理土木生产实习值得探究。
1.生产实习的场所。由于工地危险因素多,企业不愿意因学生实习而带来不安全因素。因此,解决实习场所问题是历年来最令人头疼的问题。2.安全保障问题。实习期间学生受学校和家长的监管少,容易在实习过程中出现意外。安全出现问题给学生、学校、企业都会带来重大损失。3.过程控制难以实施。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在工地开展工作,怎样保证学生的安全都需要深思熟虑。4.指导费用短缺。高校能提供的实习经费非常有限。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何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开展好实习工作是一个难题。5.实习成果的评价。各人实习的内容不同,在工地上表现不同,收获也有所差异。公平客观评价实习成果,是对指导教师的考验。
(一)实习的安全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
安全的隐患来自学生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应以学生为主题,建立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学生须签署安全承诺书,以此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指导教师选择恰当时机给予保证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二)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实习一个,占领一个
学校联系实习单位,并做好安全保障承诺,解除实习单位的后顾之忧。但这种关系需要有效维护,办法是要求学生在实习期积极为实习单位创造价值。这种策略可称为“实习一个,占领一个”。
(三)对学生实行组织性和纪律性训练
参加训练的原则是自愿,但如果不接受组织性和纪律性训练,生产实习将不及格。实习小组建立微信群,指导教师给出指令要求学生能准时按要求反馈。组织性和纪律性训练期间教师给学生亲切且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实习安全得到保障,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諧。
(四)实习开展期间的过程控制
实习基地分散,学生分散,管理却要相对集中。教师首先将可接收实习生单位分类。有的实习单位可能会提供一定的费用给实习生,有的不提供;有的工地工程规模大,有的工地工程规模一般;有的工地离市区近交通方便,有的工地远且交通不便……在组织性和纪律性训练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有优先选择实习单位的权利。
在学生到各工地前,约定检查指导方式:1.电话约谈。2.微信视频指导。3.微信群里约谈。4.实地探访。电话和微信问询是随机,对特殊的学生可增加次数。由于实习经费有限,实地探访的费用较大,因此实地探访要求每个工地至少去一次。在每一次师生沟通中教师都应以关心学生生活工作的初心去了解学生的综合状况,对学生遇到的困难作指导。尤其是实地探访时,可以在工地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也可以回项目部座谈,听听学生的收获和想法。与此同时,让实习单位看到实习生的身后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团队,从而更加认真地对待学生的实习进程。这样,学生的实习有了精神上的支持,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开展也顺利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也容易接受。最后实习的效果也可以预期。
我校要求的生产实习的成果主要是书面内容:一本实习日志,不少于21篇;一本实习报告。
师生的付出和收获需要建立更适宜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含三阶段的内容,即:实习前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训练效果;实习期间电话抽查和现场探访情况;实习期结束后,实习成果的整理情况。这样一分解,学生土木生产实习的综合成绩就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
指导教师选取优秀学生成果组织下一届学生观摩,使下一届学生一方面准确认识生产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不由自主地仿效这些学生的优秀做法,达到成果累积的目的。
从我校实施以上措施的效果来看,学生满意,教师给他们安排的工地确实能让学生学到东西;教师满意,学生在工地上的优良表现,为教师在企业里赢得尊重,也为学弟学妹们创造了实习机会;企业满意,用严格的管理和低成本获得了高效益。
由此可见,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温情和严格并举的管理,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促进学生在工地现场的主动学习,使学生、教师和企业三方获益。同时,通过成果汇报将好的成果传承下去,使生产实习进入良性循环,获得更大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志军,孙建伟.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措施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7(1).
[2]聂忆华,谢献忠,钟新谷.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习学生安全保障措施[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余小燕(1977.12— ),女,汉族,湖北黄冈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汪声瑞(1955.12— ),男,汉族,安徽徽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