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有三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如果这三重人格结构失调,或者被外界力量所破坏,就会使人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不加以治疗的话,还会损害人格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为此,文章将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三重结构;焦虑;自我防御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不仅开始向外太空探索,更是不忘研究自身,讨论人格问题。人格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只有真正认识了自身,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弗洛伊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人格问题,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人格理论,正是人格理论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作为社会动物,是如何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的。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
(一)人格结构
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提出过一次修改,一开始他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将人格这一整体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部分。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思想是由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共同构成的。这里的潜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意识,也就是它一直存在着,但是我们自己却对它的存在毫无知觉。弗洛伊德表明,潜意识是人的原始冲动,这些冲动是在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受到本能驱使。意识是人类自身能感觉到的,它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可以压制人类内心的本能和欲望。人们的活动往往表现出来的都是受到人类意识的影响,但其实意识只是人格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才是一个人的精神主体。
后来,弗洛伊德对“二部人格结构”进行了修改,他又重新提出了“三部分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我们熟悉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意识的人格结构,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并不遵循我们所处社会的社会原则,但是它是建立人格的根基。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它会自然地摆脱痛苦,远离痛苦,向着快乐靠近。而自我意识是通过后天学习来的,它受到一个人成长环境和所得教育的影响。超我,是已经被社会规范化的自我,他处于一个人人格修养的顶层,可以完全遵循着道德标准来进行生活。超我指导着自我,限制着本我。人格构成的三部分分别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追求,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生活,而超我则是在追求完美。只有这三种人格协调发展,一直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才能保证人格的健康和正常,一旦哪个人格出现了不协调,这个人的精神方面就会出现问题。
(二)人格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获得的动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旦人格中的某一系统获得了较多能力之后,另外的系统就会相应地丧失一部分能量。就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有坚定的自我,那他的本我和超我就会变得渺小。人格的动力状态取决于能量在各系统之间的分布,这些系统获得不同能量之后能指挥一个人的行为。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大部分能量都给了超我,那么他一定是个品德高尚的人,非常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如果一个人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控制,那这个人就会很实际;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人的能量被本我控制了一大部分,那这个人办起事儿来会变得很冲动。我们观察一个人办事、说话、交流等各种行为活动,其实都是受到他人格中能量分配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都受到无意识的支配。而人格系统中的能量都来自于一个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有很多,可以说人有什么需求,他就会相应地演化出什么样的本能。经过弗洛伊德的整理,他认为人的本能应该分为两部分,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我们这里说的生的本能,其实就是人类为了延续生命而形成的本能,又被称为“力比多”,包括饥饿、口渴、性冲动等,这些都是为了生命以更好的状态延续而形成的本能。死的本能是帮助人返回生命之前状态的一种能量。也就是说,死亡即不再有生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倾向于毁灭和自我毁灭,也就是说它会驱使人类做出攻击别人的行为,往宏观上说,战争也是受这种欲望的驱使。如果将这种本能转化到一个人的内部,那么它就有可能造成这个人的自我责备、自残,甚至自杀等行为。
(三)人格适应 : 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焦虑是一种人格不适引起的痛苦情绪。出现这种情绪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人格中的一个重要系统——自我,它不能继续保持各部分的协调了。我们前面提到过,自我控制着人的行为,它牵制着本我和超我,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实际上,自我并不是总能协调好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如果本我、超我的要求过高而且互相抵触,自我会表现的软弱无力。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焦虑的情绪。我们通过分析焦虑的来源,可以将焦虑分为三种:真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而这三种焦虑所对应的问题点分别出在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上。
真实性焦虑是比较正常的焦虑,它的起因是因为外部世界过于强大,人格中的自我才相应地变得软弱,说到底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害怕。其实换句话说,这种焦虑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对于强大的外物,总会有一种逃避的心理。就比如说考前焦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焦虑,担心自己考不好,担心自己没有复习到位,这都是很合理的一种情感体现。
神经性焦虑是一種病态的焦虑。它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本我太过软弱。这种焦虑的通常表现有害怕一些可能发生的灾难,或者将偶然发生的事情想成不祥的事情,比如将地震想成是神仙要惩罚某个人,或者坐车的时候害怕在山路拐弯处会掉下去等。其实这种焦虑本身和危险没有任何关系。
道德性焦虑是对超我软弱的表现。一般有这种焦虑的人层次都比较高,他把自己的行为尽量完美化,但是他又怕自己的行为不能满足自己完美的理想,从而感到十分的焦虑。一般这种行为多出现在道德高尚的人身上,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哪怕是一个稍微有些违背道德的念头都足以让他们感到羞愧,而道德败坏之人本身就不会有能量大的超我,自然也不会受到自我的约束而产生焦虑的感觉。
所以,焦虑其实是反映出人格系统中不协调的状态,自我无法进行调整,这也是人格给自身发出的一种信号,当这种信号发出时,自我已经在尽力地采取措施。虽然这种焦虑是一种不太好的情绪,但是它起到了很重要的警醒作用,我们在接收到这种信号之后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身心的健康。但是一旦调整不过来,过多的焦虑被累积下来,就很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出现。
焦虑是可以防御的。我们发现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缓解和防止焦虑是自我的一个存在意义,自我能在防御焦虑的过程中帮助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自我的这一个作用也被称为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抵抗焦虑的重要手段有:(1)压抑,这里所说的压抑就是将这种焦虑压抑到人的潜意识当中。(2)投射,指的是自我把自身产生的不好的冲动来归责于他人,我们现在听到最多的一种说法是,猥亵妇女的罪犯将责任归咎到女孩穿衣太少,这就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投射。(3)反向,这种手段是说把某种不被道德所允许的冲动用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4)否认,自我直接拒绝那些使人痛苦的事情。比如我们比较常见的是在进入游乐园的鬼屋时候,有些人因为害怕而直接闭上了眼睛,并在潜意识当中形成了一种“只要我看不见,我拒绝接受,这件事就不会发生”的心态。(5)合理化,自我采用一种自认为正确的方法让引起焦虑的不合理行为变得看上去合理。(6)抵消,指自我采用某种行为来针对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进行弥补,并企图消除这件不好事情的恶劣影响。(7)升华,这是一种把自己的欲望转化成可以为人类社会所接受,或者有益于人类社会的行为。(8)转换,将引起自己焦虑的人或者事转移到别的地方。(9)固着,这是说儿童时候哪一段重要人格形成时期没有做好,导致成人以后在行为上出现偏差。(10)歪曲,指的是自己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而其他人的行为和意识才是错误的。(11)幻想,用幻想的手段在梦中或者在脑子里将现实问题进行处理,然后告诉自己这件事已经处理好了。(12)摄入,这是一种把不正常意识和行为看做自己人格体系一部分的行为。(13)隔离,将与自己格格不入的意识和行为方式摘出去,远离自己,这样才能将自己的人格形成统一。(14)幽默,这是一种在受到威胁时候采用的方法,通过幽默来化解眼前的尴尬。(15)补偿,指某个方面有不足之处,通过别的地方来进行不足。
自我防御机制可以很好地抵抗焦虑,从而保护自己的人格得到平衡和统一,使其获得心理健康发展。
(四)人格发展与心理性欲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几个有序的发展阶段,而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一生。他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人格其实在人类出生的前五年就已经完全形成了。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的几个阶段归根于人类本能的发展,而本能的发展又归根于身体的发展。所以,他将人类本能的发展分为了五个阶段,即口欲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这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身体与性冲动有关的矛盾,一旦这一阶段的矛盾没有得到顺利解决,身体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这个人在今后的人格形成中会出现“停滞”甚至是“倒退”,而这种倒退行为在其成年之后会有明显体现。比如一个成年人受挫之后,他变得很幼稚,会哭泣、抽烟等,这就是倒退到了他停滞发展的那个阶段。如果这一停滞发生在口欲期,那么这个人成年之后一旦受挫会沉溺于吃、喝、抽烟等行为当中。或者口欲期的晚期如果出现了停滞,这类人在牙齿、牙床上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将来会容易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等同的活动,容易挖苦和讽刺别人。
这里值得讨论的是人类的性器期发展,这一发展期通常出现在儿童三岁到五岁的时候,他们刚刚有了性别意识,明白自己跟异性哪里不太一样,这时候他们的动欲期在生殖区上,这时候他们对跟自己性别相对的长辈是非常依恋的,最典型的要数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我们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得出,三到五岁的男孩开始逐渐对母亲产生强烈的依恋感,还萌动出爱恋的欲求,这个时期的男孩对父亲的脾气会差一些,因为他们的潜意识当中是想独自霸占母亲,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将父亲清除掉。但是随着他们逐渐长大,这种独占清除父亲的想法会变化,他们开始对父亲的行为表示认同,并开始像父亲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这一阶段对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女孩子身上,她们对父亲的依恋也是生殖期的一大特点。
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给传统的伦理学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传统伦理学普遍认为人都是受理性支配的,而弗洛伊德的多种观点表明,人是受到潜意识和人类本能驱使的。首先,在大多数伦理学体系中,人都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可以根据理性思考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且通过人类努力,人类可以适应道德准则和规范,创建更美好的世界。但是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还被很多非理性因素制约着。所以,弗洛伊德打破了人类伦理学对于理性思考的依赖,引入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使理性和非理性得到了和谐统一。在教育上,弗洛伊德强调了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成长历程,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因为一个人一旦童年时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陰影和创伤,会给他/她一辈子都造成人格障碍。所以,重视早期教育,从小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宜早不宜晚,一旦儿童的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和引导,那么将来再做弥补是很难的。
三、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贡献
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的存在,这帮助人们进入了一个一直被忽视的精神世界,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内心和精神。同时,弗洛伊德发现了性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人们更加重视生物因素,也将性最终搬到了人们面前,让大家对性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不是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对性避而不谈。弗洛伊德对于人格中非理性的部分研究较深,这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略的部分,非理性部分的发掘丰富了人的内涵,让我们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
四、结语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说是对人类内心的一个剖析,可以帮助人类进行自我审视,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弗洛伊德的理论过分强调了人类非理性的一面,强调了性欲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些不足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总体而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二十世纪的人类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对文学、宗教、文化、教育等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 孟昭勤.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在伦理学上的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学版),1995(04).
[3] 张书义.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述评[J].天中学刊,1998,13(34).
[4] 弗洛伊德.无意识的结构 转引自 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129.
作者简介:李敏(1994.07- ),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