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2019-08-27 03:42金慧玲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

金慧玲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已经对网络世界的“主力军”—大学生带来了众多影响。高校应认真对待新时代的变化,将新媒体嵌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全力培养一批符合时代发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价值观的养成形象地比喻为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引领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将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理念、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有机融合的核心价值观规范。它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宣传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同时能够让当代青年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新媒体环境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空间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它成为了当今网络时代的最具明显的特征。

在这一个新的时代,网络利用空间逐渐打破传统教育空间,它的出现已延伸到大学、大学生、大学教育,而扩大了新媒体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力。因此,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单向教学课程、形式单一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已经不适合在00后的大学生教育范围内。高校逐渐失去了教师教学主导地位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欠缺等现象。因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直接推动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大部分学生对自主选择优质资源、自主获取信息、自辨能力和意识非常高,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开放性、互动性教育平台,在平台上交流;他们需要更多的以个人切身利益为主的实践平台上进行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堡垒,在进行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时必须尊重和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精神面貌和风采。新媒体能够利用多种形式,将单向教学模式转移到多向教学模式,增强其感染力,让大学生乐于接受。

(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汲取养分。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实践教育面临了很大挑战,由于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过于不全面,加上受到单向思政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自己的工作,生活无关。同时也对该理论感到枯燥,甚至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高校需要加大重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并能够在思想引导下,紧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培养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一)着重发掘新媒体在传导中起到的新型载体作用,从而大力发展并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对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所发挥的网络化阵地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该平台高校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投入建设并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用“新”思维去推动、与时俱进、从而与当代的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不断向外扩散,以达到宣传与建设共发展的局面。高校也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相关资源直接对接到该平台。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管理部门、图书馆等第一课堂教育战线和学生处、团委、校博物馆等第二课堂教育战线,把这些部门“有机”的联合起来,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有效“嫁接”到社交媒体中、从而以更加亲切的方式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能更好的宣传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对培养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实践意义。

网络是现代产物,它的传导机制已经脱离了传统传播方式,从以往的“点对点”“面对面”的单一传播、发展形成现在的“点对面”“面对点”具有可互动的发散型传播方式,因此高校在构成网络设计内容方面也应当脱离“保守的”内容表达方式,要把轻松、生动、有趣又容易理解的各类网络语言“有机”的结合到内容编辑中,通过配音乐、视频、图片的方式来更加深化对理论的解释,从而把枯燥的理论转变成、生动的、立体的、使人印象深刻的新体系,更好的促进传播互动交流。

(二)打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媒体平台,引领高校网络文化育人

首先,培养一批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理论基础扎实、授课创新的教师队伍,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题网络平台。利用平台积极推进师生互动交流并在网络进行更生动的第一课堂,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发表,这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让老师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改正错误观点,进一步在潜移默化中正确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建立一个学生骨干和青年教师组成的网络宣传师生组织。利用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表达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正能量文章、宣传人好事报道、爱国主义典型事迹、故事、诗歌、社会焦点等,结合现实生活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使大学校园有满满的青春正能量。最后,利用“红色大V”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期“红色大V”们所发布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网民的关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青年的思维模式和意见趋势。因此,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一定要培养“红色大V”,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色文化嵌入到大學生的每个领域,从而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 运用网络“新”思维让教育模式形成“互联网+教育”更好的为广大学生服务

要打破只有课堂才是唯一有效传播知识这一固有观念,要更好的适应当下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红利,把固定时间地点的“线下”传播方式转化为无时无刻不断渗透的“线上”传播方式,把课程抖音短视频化、微视频化,让学生在翻阅手机过程中无时无刻接受教育。同时也给大学生搭建交流对话平台,对自身想法及观点充分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交流互动局面,教师可在该平台起到舆论导向作用,正确的指引学生的思想,让同学们朝着积极健康的当代主流发展方向前进。在点滴中不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让新星之火在新媒体这一平台中形成红色“巨浪”让同学们在书本课堂之外通过新媒体更加深刻的了解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培养挖掘更出色的红色火炬传承者以及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三、结语

在面对新媒体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渠道,发挥各种优势资源,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微课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青年学生;建好思政教师队伍,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授予“互动式”课程教育,使他们感受到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优势,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有趣的网络氛围中学习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紧跟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遵从大学生的特征和思维模式的规律进行系统性引导。同时,不断创新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和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最终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 李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J].学园,2017,11:159-160.

[2] 蒋丽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微媒体”模式研究[J].学园,2017,9:25-27.

[3] 张军成,王曼丽.微时代高校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联动教育路径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6(19):68-71.

[4] 彭韩柳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学园,2017,5:147

基金项目:本文系《引导大学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已被确立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批准号为GS18058。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