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钰
摘 要 小米集团于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米自成立以来增势迅猛,但近几年净利润却波动剧烈。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财务报表,对小米财务亏损的原因及影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上的两大改进方向。
关键词 小米集团 净利润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会计处理
一、亏损原因分析
小米集团于2018年7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业界普遍看好、处于成长期的标杆型公司,小米在2015—2018年的净利润却波动剧烈,尤其在2017年出现了高达439亿元的亏损。表1为小米集团2015—2018年合并利润表中的部分数据,小米在巨额亏损的2017年,经营利润高达122亿元,说明其经营状况良好。几年来小米集团净利润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趋势始终高度一致,结合其招股说明书,我们确定小米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的变动。
二、亏损影响分析
小米集团遵循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导致净利润剧烈波动,其账面亏损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剧代理问题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的上升实际上反映出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然而公司价值提高得越多,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上升得越多,账面亏损的数额就越大,这对管理层的治理能力提出挑战,极易加剧代理问题。
(二)影响投资效率
对于众多外部投资者来说,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或者对财务报表研究不到位,这些报表使用者对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解不足,账面巨额亏损很可能会误导他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影响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
(三)增加融资难度
账面亏损可能导致信贷机构降低其信用等级,加大公司融资难度,资金限制会对处于成长期的小米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上升直接导致公司2015年和2017年净利润为负,证监会对其持续盈利能力产生怀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米集团境内CDR同步上市计划推迟。
三、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分析
(一)现行准则对比
如表2所示,在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权属分类和会计处理方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正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向一致。
(二)会计处理两大改进方向
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全部划分为金融负债或者权益工具,虽然较为简便,但实际上忽略了其经济实质。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时,持有人倾向于实行转换权,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确认为金融负债会导致与小米集团同样的会计错配问题。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持有人很可能赎回优先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这时将其划分为权益工具显然是不合理的。
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本文提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的两大改进方向。
第一,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将信用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债务人在金融负债信用风险增加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会出现会计错配问题,而将信用风险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在附注中列示变动原因,能更合理地反映企业“自身信用”和经营成果,克服“反直觉效应”。
第二,作为复合金融工具分拆。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分拆,按未来转换与赎回最可能比例和行权价格确定金额,分别计入“应付债券—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和“其他权益工具”,并进行定期评估,必要时进行重新分类。
(作者单位为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优先股性质认定、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基于小米财务报告的案例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8(10):6-9.
[2] 徐爱菲. IFRS9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应对[J].财会通讯,2018(22):122-126.
[3] 宋颖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研究——以美图公司为例[D].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