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精细化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知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按照精准、细致、高效的要求,对城市实施公共管理的新模式。合肥市自引入精细化管理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不足。本文以合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例,分析了合肥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城市精细化 合肥
一、引言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在交通工程、环境整治、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但隨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合肥城市治理难度明显增强,交通、就医、治安等一系列“大城市病”问题接踵而至,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和机制已然不适应合肥市发展需要,精细化管理的提出迫在眉睫。
所谓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通过规则的系统化、规范化、细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中的各单元精准、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范式(王震国2013),将现代管理理论及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各环节,使其实现信息化指挥、网格化管理、精准化定责及操作,实现城市数字化、标准化、常态化、无缝隙、全覆盖、无死角管理(梁波2016)。精细化管理是对传统粗放式及经验化治理模式的反思,代表着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将成为我国城市治理的主导性策略(唐皇凤2017)。
二、合肥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2017年以来,合肥市以“城市管理提升年”为抓手,将科技应用于城市管理,努力打造更加科技化、具有国际品质的生态宜居城市。
(一)智慧交通方面
建成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公交车辆GPS全覆盖,上百台公交车辆安装免费WIFI系统及二维乘车码扫码终端,成为可以“扫码乘车”的城市,同时,公交卡付费系统升级,刷银行卡便可乘坐公交出行,全市出租车上均安装了可全面掌握出租汽车动态数据的车载智能系统,实现大数据分析,及时发布各类调度信息,提高出租汽车行业应急能力。
(二)无线热点的普及
2017年年底,全市已覆盖2.3万个无线热点(AP),服务大厅、公园景点、公立医院候诊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等重要公共场均实现无线网络免费接入,已基本满足十万级以上用户并发认证和百万级用户同时在线上网的需求,打造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将政府部门与市民进行连接,为市民随时随地办理各项事务提供了方便。
(三)“智慧城管”平台上线
“智慧城管”平台是将整个事件上报、处置、考评集一体的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处置和评价系统,它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都记录在数据库里,实现整个过程的可追踪、可考评、可量化。此平台的运用为城管部门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提供了一些全新高效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智慧医疗”开始实行
(1)智慧药房现身。2018年,合肥市建立了安徽省首家智慧药房,其配备了三分钟快速身体检测仪器,此仪器只需三分钟时间便可完成对人体的快速体检,不仅能读取相关数据并给予专业的分析,还会在用药、运动、膳食等方面对市民进行指导,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这一智慧药房的建设,大大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办事效率,方便市民能够更好、更快速的就医。
(2)“智医助理”实习上岗。“智医助理”掌握了大量的医学知识,可通过智能语音相关技术,在医患沟通交流过程中生成电子病历、自动提取病情,帮助医生对病情进行诊断,之后还能对病人病史进行查询。其运用很好的解决了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诊疗能力有限等突出问题,辅助了基层全科医生完成了每天大量的诊疗工作,为居民们提供全周期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三、合肥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合肥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取得重大突破,生态宜居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不过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合肥市综合执法管理尚处在实验与探索时期,缺少相关可行性、完备性的法律与法规,现行的城市管理法规条款没有针对性,行政部门管理的权限、范围、标准、考核等不明确,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使得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众多不合法与不合理的问题。既造成执法人员既要依法执政却又无权执政的尴尬局面,又使得部分执法人员滥用其职权,损害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严肃性。
(二)执法手段不合理
执法手段是否合理严重影响城市精细化管理效果和成功与否。目前,城市管理执法手段缺乏创新,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既易引起管理者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引起群众对政府的不满,又达不到可观的城市管理效果。如何改变执法者的执法手段和执法理念,成为缓和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矛盾的关键。
(三)城市精细化管理措施乏力
合肥市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对违法行为的管控尚不到位,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重修重建、社会问题需要重复管理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城市管理执法编制力量。执法队伍中编制不到位,经费的缺乏,导致了自身的力量不足,也难以购买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缺乏一定的考核激励体制,难以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等。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长远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四)智慧化管理发展较弱
合肥市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依靠科技创新改变现有的粗放式城市管理方法已迫在眉睫。而合肥的数字化城管水平仍不够高,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的运用还有待提高,没能充分利用智慧化管理带来的便利。
四、提高合肥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用信息化手段、建智慧城市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网络数据库的包容性和前瞻性对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具有巨大意义。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和大数据,构建出能覆盖全市的城市智能管控、监控、智慧和调度平台,能够有效的帮助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块的建设,并对智能城市管理系统的平台应用功能进行完善。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综合执法力度
合肥市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暂不健全,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改善合肥城市管理首先应从法律下手。首先,不断完善城管法规体系。保障执法主体的地位,执法主体的执法资格与权力是进行执法的首要条件;严格界定执法部门的权限和执法范围。执法部门的执法权限界定不明,使得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滥用权限,出现暴力执法等行为。其次,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应积极创新,应用最新的新媒体、新技术来提高宣传的深度和速度。
(三)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绩效考核保障。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市民满意度为导向开展绩效考核,对城市管理职责工作的全面履行在全市各相关部门范围内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在量化考核指标方面,烟台市的做法值得合肥市借鉴,比如,道路保洁工作方面,实行两班作业,对人均保洁面积、每天保洁时间等进行严格的定量规定;人才建设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一定的人才支撑,合肥应在尽量避免人才外流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并加大对城市管理各领域中基础的标准化人才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其转变为专业化的标准人才,并为这些人才建立清晰的职业规划。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和关键是人。现代化城市应带给市民高品质生活,以让市民生活更舒适为理念,并将此理念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为此,财政部门需要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加大对全市公共基础建设和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医疗、文体等服务设施,积极引导教育、保健、幼托、居家养老、家政等服务机构向城乡延生拓展,不断完善为民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创建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生活舒适的城市。
五、结语
告别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制度化与规范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合肥市自引入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来,在交通、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因引入時间较短又缺乏足够的借鉴经验,合肥市精细化管理在相关立法、公众参与、保障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研究得出,合肥市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增加人才保障、重视公众参与及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可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震国,现代城市:期待过程精细与市场理性的管理优化[J].上海城市管理,2013,(02).
[2]梁波.完善法规体系 夯实长效机制——济南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6,(01).
[3]唐皇凤.我国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困境与迷思[J].探索与争鸣,2017,(09).
作者简介:王杰(1993-),女,安徽亳州,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