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建丹 PAN Jian-dan 叶佩芝 YE Pei-zhi 胡飞女 HU Fei-nv 包英群 BAO Ying-qun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科室,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急诊科护士日常工作较为繁杂,且对急诊科护理质量有较高的要求[1-2]。如何针对相对年轻、经验不足的急诊科护士开展护理应急知识与能力培训成为重要的课题。目前,急诊科护士培训采用PBL 教学[3]、分层次培养[4-5]、情景模拟教学[6]、ECS 模拟教学[7]等多种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目前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革命对传统教学培训的影响。混合式教学培训作为现代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求培训者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知识,还要求培训者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发挥培训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作用,实现在线与实时交流(学生、教师、主题、学习材料和情境)协同的混合式课堂结构。此种方式称为O2O 线上线下结合混合式教学[8-9]。本研究意在探讨采用O2O 教学法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选取我市两所三甲医院64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线下培训组32 人,包括:护士长1 名,护师17 名,护士14 名;O2O 混合式培训组32 人,包括:护士长1 名,护师22 人,护士9 人。两组护士的年龄、性别、入职年限、职称、学历比较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测量工具
2.1 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采用急诊科护士灾害急救护理程序能力评价[10-12],考核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从题库中抽取100 道理论题,每题一分,共计100 分;实践能力考核:考核10 项急救措施,由2 名主治医师和2 名主管护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相应考核人员采用标准化考核评分表进行现场评分,脊柱外伤患者搬运、头部及肢体外伤三角巾包扎法、单人心肺复苏(CPR)、四肢骨折夹板固定法、止血带止血法、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留置针输液)、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电动吸引器吸痰法、动脉血气采集、除颤仪的使用,共计十大项,每项10 分,共计100 分。
表1 护士基本信息
2.2 心理韧性。本研究采用Connor 等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此量表共计25 个条目,能力(8 个条目)、本能(7 个条目)、控制(5个条目)、接受变化(3 个条目)、精神影响(2 个条目)5 个维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1~5分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怎么符合、有一点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合计分即为总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好,量表在护士中[13-15]使用广泛,信效度良好。本次研究此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71,分半信度系数为0.64,结构效度为0.49,信效度良好。
2.3 岗位胜任能力量表。本研究采用中文版6-D 量表,此量表由刘国云[6]根据编制者美国护理学家schiwirian 编制,分为领导能力(5 个条目)、重症监护(7 个条目)、教学/合作(11 个条目)、计划/评估(7 个条目)、人际/沟通(12 个条目)、专业发展(10 个条目) 6 个维度,共计52 个条目。采用likert1 ~4 分评分法,1 ~4 分分别表示不满意、还可以、满意、非常满意。合计分即为总分,分数越高,说明岗位胜任能力越强。量表在护士中[16-17]使用广泛,信效度良好。本次研究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67,分半信度系数为0.62,结构效度为0.51,信效度良好。
3.培训方式。常规培训组,培训期为2 个月,培训时间为每周六或周日,每周1 ~2 次,每次2 小时。由护士长牵头,邀请教学、临床或科研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讲授,采用集中授课、专题讲座、个案分析、经验交流及临床技能中心实践教学等多种线下教学方式。O2O 培训组除常规培训项目外,护士长及专家对熟悉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收集,归纳相应知识单元,采用微信、QQ、网络平台、网上资源平台等进行远程指导和答疑,以及护士自主学习等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网上建立学习资源库,科室护士可随时进行相关下载、观看和学习。试题库中设计与培训内容相关的实习题目,护士长及专家根据护士对测试题目的完成情况,收集困惑信息,通过线上指导与答疑,及时、有效地为护士提供学习支持,并利用网上平台进行相关教学复习,解决一部分问题。
4.评价方式。分别采用急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护理人员心理韧性量表、护士岗位胜任力量表进行评价,比较培训效果。
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分析,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两组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考核结果比较。急诊科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考核结果比较见表2。混合式培训组护理人员在理论与实践考核得分高于常规线下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考核结果(分,
表2 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考核结果(分,
维度 常规线(n=下3培2)训组 混合(n式=培3 2训)组 t p理论 84.65±9.24 89.27±8.06 2.131 0.037实践 86.47±11.76 92.61±9.42 2.305 0.025
2.两组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比较。急诊科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比较见表3。混合式培训组护理人员在总分、能力、本能、控制、接受变化、精神影响高于常规线下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护理人员心理韧性得分(分,
表3 护理人员心理韧性得分(分,
维度 常规线(n=下3培2)训组 混合(n式=培3 2训)组 t p能力 27.25±5.16 31.26±6.19 2.815 0.007本能 26.17±4.61 29.34±5.08 2.731 0.008控制 15.36±3.16 19.21±3.19 4.850 <0.001接受变化 10.15±2.08 12.16±2.37 3.606 <0.001精神影响 5.64±1.57 7.29±1.82 3.883 <0.001总分 84.57±10.92 99.26±12.78 4.943 <0.001
3.两组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比较。急诊科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比较见表4。混合式培训组护理人员在领导能力、重症监护、教学/合作、计划/评估、人际/沟通、专业发展高于常规线下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分,
表4 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分,
总分 128.38±20.35 151.51±25.64 3.997 <0.001
急诊科作为临床重点科室,是压力和风险最高的科室之一。早在2012 年卫生部就印发了《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实施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稳定临床护士队伍的基础[18]。为提高急诊科护士整体水平,医院及科室需加强护士培训,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培训计划。本研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出O2O 培训,并应用急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护士岗位胜任力评分量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1.提升急诊科护士知识储备。急诊科护士担任日常抢救重任,如何能胜任岗位要求,需要具备日常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如脊柱外伤患者搬运、头部及肢体外伤三角巾包扎法、单人心肺复苏(CPR)、四肢骨折夹板固定法、止血带止血法、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留置针输液)、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电动吸引器吸痰法、动脉血气采集、除颤仪的使用等。本研究显示,混合式培训组护理人员在理论与实践考核得分高于常规线下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有利于急诊科护士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培训能够使应急知识相对较弱的护士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我们相信如果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的将会更为明显。
2.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能力。心理韧性是个体在重创伤或应激之后能恢复最初状态并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的特性,是个体在挫折或者创伤后的成长和新生[19-20]。混合式培训组的护理人员在总分、能力、本能、控制、接受变化、精神影响维度均高于常规线下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的心理韧性,能够提高急诊科护士应对日常工作的能力。
3.提升护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混合式培训组的护理人员领导能力、重症监护、教学/合作、计划/评估、人际/沟通、专业发展高于常规线下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理论知识学习,现场实践,能够使急诊科护士通过提升自己,更专业、更自信,增强抗压能力,应对岗位工作的胜任力大幅提升。
总之,O2O 教学法混合式教学培训可显著提高急诊科护士知识储备能力、现场应急能力、岗位胜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