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超声教学培训在麻醉学本科教育中的探索

2019-08-27 01:37李瑞婷左友波杨宇焦钟梓文司丽静余庆波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麻醉学本科生围术

李瑞婷,左友波,万 勇,杨宇焦,钟梓文,庞 勇,司丽静,余庆波

(川北医学院:A.麻醉学系;B.附属医院麻醉科,四川 南充 637000)

近年来,随着床旁超声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床旁超声技能在麻醉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得到了高度关注与重视[1]。麻醉学本科生毕业后去向主要包括麻醉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2],在麻醉学本科阶段开展超声教学显得非常迫切。麻醉学科的发展已经步入了围术期医学的转型阶段[3]。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超声指导下的术中补液、超声下的心肺、气道和胃容量评估不仅增强了临床麻醉的安全性与可控性,亦提高了临床麻醉的质量,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围术期超声技术已成为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睛”[4]。

目前,超声仪器在全国许多医院麻醉科成了基本配置,各种形式的围术期超声技能培训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的进行[5]。但是,麻醉学本科教学未见做出相应调整,围术期超声教学在麻醉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少有报道。本研究率先对围术期超声教学培训在麻醉本科生中的开展进行了探索,并探讨了围术期超声教学与培训在本科生中开展的价值,以及在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示范性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设备

教学对象选择川北医学院麻醉学系在校全日制2014级本科生,共179人,主要由于大四学生已基本学完麻醉学专业课程。我系自2012年至今逐步进行了围术期超声师资培训并成立了超声小组,师资即为超声小组成员。以2017年我校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超声技能教学平台建设项目为依托,采购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5台(迈瑞DC-35),经食管超声模型教学系统TEE(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台(维思模VRSIM)。

1.2 教学内容设置与方式

围术期超声教学内容包含超声基础与心血管超声、上肢神经超声、下肢神经超声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采用超声理论集中授课与分组技能培训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理论授课包含教师PPT授课和索诺声超声微信公众号分享,进行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实验培训由教师在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经食管超声模型教学系统上进行操作示范和分组指导练习,课后行开放实验室自主练习。课程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理论实验交叉进行教学,并实行理论实验模块化教学体系[6],采用高职称教师统一负责理论课、实验课教学,建立该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学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

1.3 考核与调查问卷

为了解教学效果,我们对参与培训的本科生进行了技能考核。操作考核包括超声仪器和局部解剖结构辨识两方面,总分100分,包含10个操作项目,每个项目10分。具体考核项目如下:①超声探头选择恰当;②成像模式的选择;③查找气管、甲状腺;④查找颈动脉、颈内静脉;⑤查找臂丛神经(肌间沟);⑥查找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⑦查找股动脉、股静脉;⑧查找桡动脉;⑨查找股神经;⑩查找坐骨神经(腘窝入路)。

为指导后续教学改革和了解围术期超声教学在本科生应用的意义,我们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设置包括兴趣度、授课内容评价、课堂气氛、对讲师的评价、操作难易度、学后收获、课程开展方式、对围术期超声包含内容及优势的认识以及自学超声的方式或渠道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此次教学培训的开展,强化麻醉学系本科生熟悉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并熟悉围术期超声基本操作技术,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临床师资队伍的迅速成长和临床技能的提高。

2.2 技能考核

共179名学生参加考核,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0分为合格,71~80分为良好,81~100分为优秀;97.77%的学生达到合格,其中59.22%的学生考核成绩为优秀,22.35%的学生成绩为良好。只有2.23%的学生操作考核不合格(表1)。

表1 超声技能考核成绩分布情况

2.3 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79份,其中25份信息不全,有效问卷154份。兴趣度调查显示,所有学生表示对此感兴趣,其中91.56%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对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满意,47.40%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对课程内容各部分难易度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血管超声最简单易学,其次是臂丛神经,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最难学的部分。对该教学培训方式调查显示,74.68%的学生希望围术期超声教学成为必修课,进一步强化对该课程的学习和掌握,24.68%的学生希望该课程成为选修课,作为了解内容;若该课程成为选修课,83.12%的学生将作为首选。

结合围术期超声教学的课后收获情况调查,可以看出围术期超声开放性实验课程是学生们获得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的有效途径,在推动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践行、可视化教学模式应用与改革和实践教学综合改革方面均有积极意义(表2)。

3 讨论

3.1 围术期超声教学开展的整体概况

围术期超声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超声技术逐步成为新时代下麻醉学科医师的一项必要技术[1]。本科教育作为麻醉医师学习的重要阶段[7],理应跟进时代发展,进行相应教学改革,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全国范围内少见有麻醉本科的院校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8],我校在适应新时代下麻醉医师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围术期超声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我们对该教学进行了探索,为围术期超声教学在麻醉学本科教育中的开展打下基础和进行指引。

表2 课后收获情况

根据此次考核成绩分布情况,由于考试难度不大,学生成绩分布达到80分以上的占比仍欠理想,并体现出熟练度不够,故在以后的培训中应强化反复操作练习,增加开放性实验次数,延长培训操作时间,及时指出错误,确保人人都能过关,争取更多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另外还需不断改进考核方式,把握考核的全面性和难易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超声学习渠道已搭上信息技术的快车,日趋多样化,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研究与协作交流学习围术期超声相关知识。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不喜欢填鸭式的理论教学[9],本教学采用视频教学,网络微信公众号等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了其学习主动性。根据学生更倾向于动手学习和探索的特点,该教学研究强调了实践教学,教师先分组进行集中示教,再轮流进行一对一指导,做到人人都有操作机会。考核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围术期超声技术有了初步印象,并熟悉了围术期超声技术的基本应用,有利于学生进入临床后快速适应临床学习。

课后学生迟迟不愿离开且大部分学生参加了开放性实验,说明学生对该教学非常感兴趣。同时,问卷调查也显示,学生的兴趣度和满意度都较高。教学培训方式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其成为选修课或必修课,不难看出学生对该教学培训的学习兴趣浓厚,有深入探究学习的愿望。结合目前围术期医学对麻醉本科生毕业后技术的要求,围术期超声教学纳入麻醉学本科教育显得非常必要。难易度调查显示,超声下臂丛神经周围组织结构较易辨识,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较难,这与临床中麻醉医师学习超声体现一致。围术期超声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同要求和进行课程教学调整,例如,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作为了解部分。

3.2 围术期超声教学的意义

可视化超声技术在麻醉学、疼痛医学和危重病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价值大[10]。围术期超声开放性教学的应用,是医学教学方式从传统教学到可视化教学的一次飞跃,它不仅仅是一次视觉感观的变化,更是一场学习的革命[11]。麻醉学本科阶段作为围术期医学教育对象最集中的阶段,可以更有效地组织培训与教学,并集中教学资源,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另外,超声影像学是一种高度依赖操作者的临床技术[12],因此麻醉医生掌握超声技术并用于围术期的监测和诊断势在必行,对麻醉本科生开展围术期超声技术培训,不仅利于学生提前了解围术期超声技术做好知识储备,使其不断关注超声知识的更新和全面;还有利于我系青年医师的培养,激发了其学习超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超声技术和个人魅力,促进精准麻醉的发展。

围术期超声教学的发展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稳中求进的过程,我系围术期超声技术教学才起步,尚存在一些不足,任重道远,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我们将注重持续完善围术期超声教学培训形式,优化教学内容,编写围术期超声教学相关教材,不断强化师资培训和加深对外合作,勇敢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努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突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4 结语

此次围术期超声教学培训营造了一种具有强烈探究氛围的新型可视化教学环境,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其开展对麻醉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积极促进作用。探索将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围术期超声教学,如以微课[13]、慕课[14]、虚拟实验平台建设[15]等形式,充分结合视频教学、微信公众号平台、学习网站等互联网资源,提倡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相结合,使学生们学会使用科学领域中的工具和技术,提升研究与交流的技能,成为更有效的终身学习者,为社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良好、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16],这将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麻醉学本科生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