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玮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主要是由于过敏性紫癜而引起的肾脏损害,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蛋白尿、皮肤紫癜、血尿[1]。导致该病可能是细菌感染、病毒或者寄生虫等原因引起变态反应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患者对药物过敏、花粉、寒冷、虫咬等引起[2-5]。中医学角度将过敏性紫癜规划为“血证”“发斑”,常在春秋季高发,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在给予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十分关键,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影响,现选择在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组47例:实施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获得临床效果如下。
选择在我院诊治的2 0 1 6 年1 月—2 0 1 8 年1 2 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94例,男性56例,女性38例,年龄10~60岁,平均年龄为(15.52±4.24)岁。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27例男性,20例女性,平均年龄为(1 6.6 4±3.7 5)岁;观察组4 7 例:2 8 例男性,1 9 例女性,平均年龄为(16.85±4.34)岁。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两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常规护理:(1)向患者家属讲解医院规章制度,介绍住院环境;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促进患者家属了解皮肤护理知识,积极预防感染,注重保护性隔离的重要性,增加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度。(2)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养,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严重性出血;依据患者病情饮食、生活方案,给患者提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平日饮食要注意流食;禁止患者进入公共场合,待患者病情缓解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运动锻炼。(3)为患者紫癜部位涂抹中药膏,采用保鲜膜覆盖,给予患者情志护理。(4)对于口腔黏膜出血的患者,要在患儿起床前后、用餐前后采用棉球擦拭,擦拭的时候要防止再次出血或者要将血块擦掉,或者利用生理盐水漱口。(5)注重患者保暖,防止着凉;避免与其它的具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相接触,防止患者病情加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护理:(1)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整理,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中西医护理方案制定。(2)日常护理:从中医角度“天人相应,百病不生”,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实施护理工作,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进行护理,护理人员指导家属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触及清晨散步,夏季和中午要防止过多出汗;秋冬季节和夜晚要注重保暖,防止风寒入侵。积极给患者开窗通风,避免刺激性气味或者过敏源,避免引起患者复发。(3)膳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禁止患者肉、蟹、虾等,辛辣、零食以及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食用;主食要以米、面为主,患者症状消失后可少量食用西红柿、茄子等蔬菜,禁止韭菜、香菜等富含挥发油含量多的食物,症状消失超过两周以后可以增加蟹、虾等食物,依据病情恢复正常饮食。(4)情志护理:从中医角度认为“怒伤肝”“百病皆生于气”,通过视频、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患者依从性;利用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5)症状护理:定期观察患者皮疹的形态、位置、数量、大小等,定期给患者修理指甲,防过长的指甲抓伤皮肤,注意对患者手部卫生管理。对于皮肤瘙痒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用止痒膏;出现腹痛的患者,应该及时调整饮食,注意休息,利用按摩、针刺等中医疗法缓解疼痛。对于皮疹严重的足部进行紫癜散足浴泡脚,紫癜散足浴的药方中紫草、牡丹、白茅根、地肤子以及白鲜皮等为该药方的主要成分。白茅根清热生津,味甘性寒;地肤子味苦、辛,透疹解毒,可以去除皮肤中热;白鲜皮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赤芍、紫草以及牡丹皮配伍可以解郁清热。所有药物主要以甘性补中气,清血热,苦寒清热,导利湿气,去皮表之邪。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和症状情况的比较 ( )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和症状情况的比较 ( )
组别 住院时间(d) 丘疹消失时间(h) 红斑消失时间(h) 瘙痒消失时间(h)对照组 16.34±3.52 12.98±1.43 16.41±1.32 10.54±2.18观察组 10.75±2.65 6.06±1.28 8.55±2.06 6.13±2.10 t 值 13.532 14.264 14.753 11.309 P 值 <0.05 <0.05 <0.05 <0.05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丘疹消失时间、红斑消失时间及瘙痒消失时间等。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丘疹消失时间、红斑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过敏性紫癜过在儿科较为常见,通常由病毒感染、花粉过敏、细菌或者药物刺激等引起。过敏性紫癜常表现关节肿胀、皮肤紫癜或者消化道粘膜出血。古代书籍记载该病被中医划为“紫癜”“斑毒”“肌衄”等范畴。中医古籍中称过敏性紫癜“葡萄疫”“紫癜风”。《外科正宗葡萄疫》中认为不正之邪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同时“伏热”也是导致该病的因素,中医的治疗原则为凉血化湿兼正气。急性期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热候,多见血热妄行型[6]。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在儿童期较为常见,属于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在春冬季节较为常见。从中医来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同时后天失于濡养,外邪之毒侵入,脉络亏虚,毒热迫血,郁而化热,血溢脉外引起皮肤出血,淤毒损伤脉络,脉络受到淤毒阻碍成为该病的主要病理过程,因此,化瘀利水、清热凉血成为该病的主要治疗原则[7]。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膳食方面、日常护理方面、症状方面等进行中西医结合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75±2.65)d低于对照组,丘疹消失时间为(6.06±1.28)h低于对照组,红斑消失时间为(8.55±2.06)h低于对照组,瘙痒消失时间为(6.13±2.10)h低于对照组。付仲霞等[8]的研究结果与本结果相符。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降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丘疹消、红斑、瘙痒症状,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研究显示[9-10],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辨证认为防病重于治疗,注重治疗与养护相结合。中西医结合护理注重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护理,将西医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11]。但是也有研究表示[12-13],中西医结合护理可能也存在不足,未对患者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干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降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丘疹消、红斑、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