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皮温监测对断指再植血管危象的预警

2019-08-27 02:43郑劭玮梁文仙钟小妮刘良燚罗善珍杨延军张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危象断指存活率

郑劭玮 梁文仙 钟小妮 刘良燚 罗善珍 杨延军 张红

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在创伤类型中手部创伤占据较高比例[1]。断指带来的直接损害为患者永久性丧失手部相关功能,其他还有对患者身心健康、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针对手指离断临床治疗方案为基础进行断指再植手术,术中通过对患者手部断指进行再植以期最大程度恢复手指的功能。断指再植术的成功与否是患者临床治疗的核心所在,有资料显示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为85%左右[2]。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使得断指再植术成功率不断提高,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是保障再植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研究拟通过随机对照法对比断指再植术后,对患者再植指体进行常规皮温监测和持续皮温监测,讨论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和再植手指的存活率在两者间的差异,以期探讨持续皮温监测对血管危象的预警价值,从而为断指再植患者提供一种更加有效、安全的术后监测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自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138指)手指离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断指68指,其中男35例(50指),女15例(18指);年龄(19~50)岁,平均(26.5±8.5)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0例、机器伤12例、刀砍伤8例、其他原因10例;伤指中完全离断44指,不完全离断26指。B组患者断指70指,其中男36例(50指),女14例(20指);年龄(18~54)岁,平均(28.5±6.5)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1例、机器伤13例、刀砍伤8例、其他原因8例;伤指中完全离断40指,不完全离断28指。两组一般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明确诊断为断指且需要进行断指再植手术。(2)患者年龄≥18岁。(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局部或全身严重疾病者。(2)不具有正常的医嘱护嘱依从性。(3)不具有正常的认知理解读写能力。

1.4 方法

A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监测皮温,术后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并定时监测皮温,术后24 h内1 h/次,术后(2~4)d为2 h/次。B组患者采用持续皮温监测法,采用持续皮温监测系统,系统配置体温监测数据库服务器及中央体温持续监控管理系统,前端采集设备采用多探头,内置算法的方式采集人体再植、再造指体体表温度、环境温度、湿度等数据,通过低功耗蓝牙4.0技术定时将数据传输到手机、传输到中央护理工作站等平台,通过抗干扰算法去除用户行为和外界环境造成的温度误差,并通过持续的皮温数据来绘制完整的皮温曲线以获得高频度的精准体温动态数据。通过信息系统对所测得皮温大数据进行统计。

1.5 质量控制

由相同的手术团队完成全部患者断指再植手术。术后两组患者选择患指指尖、指腹正中作为测量部位,并与健侧同部位作为对照。断指再植术后即开始测量并记录数据。由2名研究人员共同负责数据记录与整理。预警标准为:正常指体温度为(33~35)℃,与健侧手指温差≤2℃视为无异常。如果患者出现患指与健指温度相差>2℃则表明血液循环可能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诊疗。

1.6 观察指标

(1)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指离断部位;(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3)对比两组患者再植手指的存活率。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指离断部位统计

两组患者手指离断部位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

B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A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3 再植手指的存活率

B组患者再植手指成活率高于A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3 讨论

断指再植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外科专门技术之一[3]。手术经显微外科和骨科手术对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指体重建血液循环使得指体获得再生。断指再植的存活率是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常见影响断指再植存活的因素有患者性别、年龄、指别、致伤因素、离断部位以及本研究关注的重点——血管危象[4-5]。血管危象的病理基础为“血管痉挛”或“血管栓塞”[6]。若患者术后出现血管痉挛且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势必会恶化形成血管栓塞。造成患者出现血管痉挛或栓塞的原因有血管因素(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壁损伤等)和血管外因素(感染、血肿压迫等)。提示血管危象的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故而预防血管危象应从多方面着手。

表1 纳入患者手指离断一般情况

表2 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再植手指存活率比较

皮温异常是血管危象的直观反映之一[7]。研究人员指出皮温监测在术后3 d之内最为重要[8]。常规监测方法主张术后24 h内1 h/次,术后(2~4)d为2 h/次[9]。如果患者皮温差值>2℃则提示血管危象发生应及时采取挽救措施以免再植指坏死。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数字温度计或便携式温度测定仪进行皮温监测[10-11]。能够基本完成测温功能,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如不能持续、动态的监测、皮温测得值受操作人员经验影响、精确度不够[12]。为确保皮温监测数据的精准度最终确定采用持续皮温监测系统作为研究工具。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点,持续皮温监测系统的优势包括:(1)便于个人携带的,可穿戴设备进行24小时皮温动态监测。(2)数据精确,能够监测健指皮温并设置报警系统,若皮温异常则立即发出报警信号,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3)可选择最合适的测量参数,探头可拆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多探头可满足同时监测多个指体皮温的需求,节约时间和人力。(4)系统采取抗干扰算法去除用户行为和外界环境造成的温度误差,满足临床诊断中的各种复杂场景的持续皮温监测需求。由于相关研究国内外鲜有医护人员涉足,故本研究强调了样本的质量控制,而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从结果来看B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43%,低于A组患者的11.7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再植手指存活率为98.57%,高于A组患者的86.7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持续皮温监测能够获得精准、完整的有效皮温数据,同时有利于寻找皮温与血管危象的关联,以此建立基于人体皮温模型的评估方法和专家系统。实现对血管危象的预警并第一时间采取预防或挽救措施,对提升再植手指存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持续皮温监测系统灵敏度高,安全性好,能够及时预警血管危象并快速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提高再植手指的存活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重获生活的信心。

猜你喜欢
危象断指存活率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含量、吻合动静脉比例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前状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