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种植技术及综合利用探讨

2019-08-26 19:56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综合利用燕麦种植技术

摘   要   燕麦在我国栽培区相对较为广泛,不同地区的种植技术存在相应的差异,并且燕麦的利用范围相对较广,具有饲料和食用的功能,综合利用价值相对较强。在系统分析燕麦种植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综合利用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   燕麦;种植技术;综合利用;燕麦特点

中图分类号:S51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9.013

燕麦(Avena sativa Linn.),又名香麦,在世界谷类作物中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燕麦在我国内蒙古、东北、河北、河南、宁夏、青海等地种植广泛。燕麦谷粒可食用亦可作为饲料,营养价值高,可以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

燕麦生产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燕麦生产利用技术的提高可为燕麦种植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为此,从燕麦的主要特征、生产利用价值、栽培技术要点及生产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促进我国燕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燕麦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1 特征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由于燕麦属于禾本科,具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特性,通常情况下燕麦株高80~120 cm,是丛生植物。燕麦整体的根系外形主要以絮状为主,根系发达,燕麦根系入土部分长为1.0 m左右,燕麦分蘖较多,燕麦茎一般由4~7组构成,节部有腋芽生成。燕麦叶片长度15~40 cm,宽度6~12 mm,叶片较为平展,在燕麦生长初期阶段,叶面被白粉覆盖。燕麦的叶舌膜质地,且穗轴呈直立或者下垂的状态生长,燕麦节有4~9节,下半部位各个节分枝杈较多,小穗则生在分枝的顶部位置,每穗有2~5朵花,通常情况下以2朵花居多[1]。燕麦颖较为宽大,形成膜质感,颖果呈纺锤形状,外稃以短芒或无芒居多。当燕麦的果实进入成熟期后,果实不易脱落,果实千粒重达25~35 g。

1.2 生物学特性

燕麦适宜生长在冷凉湿润性气候中,且燕麦种子可以在3~4 ℃范围内进行发芽萌发,最适宜燕麦生长的温度为15~25 ℃。由此可见,燕麦的抗寒性能相比于其他麦类作物较弱,燕麦的幼苗可以承受-2~3 ℃低温,燕麦成株能在温度-3~4 ℃霜寒气温中生长发育,但是温度达到-5~6 ℃将会使燕麦成株面临冻害的问题[2]。燕麦对生长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喜热,同时对高温有着较高的敏感力,在燕麦开花和灌浆期间如果受高温影响,会对其燕麦结实期产生不利影响,限制燕麦的生长同时减少燕麦的产量。

燕麦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因此燕麦适宜种植在全年降水量400~500 mm的地区。燕麦分蘖期到抽穗期都需要较大的水量,而到乳熟期所需水分可以适当降低,到了最终结实期需要较为干燥的生长环境。若开花期间水分供应不足,燕麦极易空壳,造成燕麦籽实产量减少。

燕麦生长期间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对微酸土壤或微碱性土壤有良好的适应效果。相比于带壳燕麦,裸燕麦的耐碱性、耐旱性提高,但耐寒性、耐热性降低。由此可见,燕麦适宜种植在土质肥沃地区。

燕麦的生长会因品种、播种时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早春燕麦的生长期需75~125 d,而冬季燕麦的生长期需250 d以上[3]。早春燕麦主要种植在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及华北北部地区,其生长周期需90~115 d。在吉林省白城地区,燕麦的播种时间在4月上旬,发芽时间在4月下旬,分蘖拔节期在5月中下旬,抽穗期为6月上中旬,成熟期在7月中旬。

2 内含成分

燕麦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燕麦籽粒中就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成分。裸燕麦籽粒含有11%~25%的蛋白质成分,而脂肪量均含有4.0%。燕麦谷粒总重量中燕麦壳可以达到18%~36%,燕麦壳有着较高的纤维素,燕麦秸秆并不坚硬,适宜喂养牛、马、羊等家畜[4]。燕麦植株不同部位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也不相同,如表1所示。青刈燕麦有着较高的粗蛋白营养成分,其中开花期时粗蛋白含量最高,乳熟期间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因此,当燕麦进入乳熟期后应适宜刈割处理。燕麦在不同收获时期所含有的干草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详见表2。

3 种植要点

3.1 选址

燕麦属于浅土种植,根系入土范围在5~10 cm,对营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燕麦生长对氮肥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前作物可以选择大豆、甜菜或土豆等,其中以豆科植物最佳。在前一年秋天燕麦收获期后,对种植土地进行翻地、施底肥处理;每公顷需施有机肥15~20 t,随即将土块耙碎,地面要保持平整,便于燕麦保墒。在燕麦播种前,需对种植土地进行耙地处理,确保土地没有荒草、土壤保持疏松,为后续燕麦的播种和生长打下基础。

3.2 播种

燕麦种子的大小并不统一,因此在选择燕麦种子时尽量选择大粒种子进行播种栽培。在吉林省种植燕麦,燕麦的播种期一般在4月初,每年清明节前后开始抢墒播种燕麦,使用机械播种时需要将行距控制在30 cm。青刈利用期间,燕麦播种量能达到每公顷150~200 kg,播种深度为3~4 cm。在燕麦播种后要进行镇压处理,确保燕麦生长、萌芽处于土壤之中,以提高燕麦种子的成活率。

3.3 管理

由于燕麦是密植农作物,在燕麦播种之后,通常情况下不宜对其进行除草处理。假若在燕麦生长期间有较多杂草,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处理;在青刈利用期间可以不需要对其进行除草处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燕麦春季生长期干旱时,适当进行灌溉处理,以达到燕麦增产的目的。

4 加工利用

在燕麦开花期到乳熟期进行收割处理,将燕麦的茎叶调制成为干草,用作牛、羊等食草系家畜的食料。也可在燕麦收获期之后,借助充足的光热资源复种一茬燕麦,而此时在霜降期时可对燕麦进行收割。收割后可将燕麦茎叶制作成青贮饲料,便于在春冬期间合理使用。同时,燕麦籽实也能用作家禽的饲料,其中含有较高的粗蛋白和粗脂肪[5]。

参考文献:

[1] 王利.西藏燕麦种植与加工利用现状简述[J].農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4):149.

[2] 秦基伟.西藏燕麦种植与加工利用现状简述[J].西藏农业科技,2017,39(1):6-9

[3] 蒋兆雄.燕麦草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生长适应评价[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7.

[4] 殷国梅,张东鸿,刘思博,等.饲用大麦复种燕麦种植技术规程[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5):66-67.

[5] 杨春,王国刚,王明利.我国的燕麦草生产和贸易[J].草业科学,2017,34(5):1129-1135.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综合利用燕麦种植技术
燕麦奶不含奶
燕麦奶人人都适宜吗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燕麦是一把双刃剑
西安洁姆环保公司餐厨废弃物生态处理调研报告
提高驰放气综合利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