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的高效成本管理

2019-08-26 01:35孔令涛
市场观察 2019年5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公立医院

孔令涛

摘要: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成本管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根据我国众多公立医院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成本管理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模式单调以及规章制度有待完善等。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增强医院领导层及广大职工成本意识,减少管理成本。对于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的公立医院,需要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资本结构,提高对人力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各项举措实施之后开展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工作。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成本管理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外部环境变化极大。财政部与卫生部在2010年共同颁布“医院财务制度”,强调了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应构建与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落实成本核算,增大成本控制强度,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价。从中可以发现,当前我国正利用制度形式推进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

一、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竞争日益加剧,公立医院在现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虽然得到较多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众多挑战和难题。

其一,现在为数较多的公立医院自行承担盈利及亏损,缺乏财政投入,差额补助对象有所局限,主要有科研项目、人员经费以及规模较大的基础建设项目等。其二,近些年,我国新一轮医疗制度改革日益推进和深入,并且在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方面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更加具象和严谨。因此,在现今我国宏观经济与政治环境之下,公立医院要寻求生存、发展,必须积极改善传统经营方式,尽量增加收入并减少支出,由此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其三,现在这一阶段,从我国公立医院的实际经营重点看,还需在管理中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充分实施开源节流这一措施,在更大限度上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尽可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正因如此,在全面预算管理近些年的开展与深入中,大多公立医院逐渐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正确、清晰的认知,同时尝试将此种模式和其它管理充分结合,从而增强管理绩效。在医院管理中,成本管理是其重中之重,因此,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及社会各界人士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成本,将其作为起始点与终点,开展医院内部成本管理效果的探究工作。

二、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措施

就全面预算管理而言,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医院各项成本与支出为对象,用来帮助医院全面掌握自身实际状况,从而减少部分不必要支出,为广大群众提供质量更高且费用更低的优质卫生服务,进一步达到成本管理目标。为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的高效合理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有效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可以从五方面进行。

(一)清晰了解公立医院的具体成本管理目标,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率

我国公立医院属于公益性单位,其主要目标是将质量更高、费用更低的优质卫生服务提供给广大群众,而不是以一味获取经济收益。但是,在对社会效益进行相应满足的前提之下,公立医院应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在更大限度上获取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公立医院需要清晰认知自己的成本管理目标,不管是费用的降低还是部分不必要支出的减少均为成本管理的表现,而它的实质则是合理应用有限资源,充分结合社会效益和医院运行效率,此为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

成本管理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应用的一项重要手段为预算管理,并且公立医院也以此为起点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对于成本管理效果,精细、全面的预算编制及管理对其十分有利,可产生较大积极影响,更需充分考虑与分析预算协同性及执行力,有机结合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由此构建起联动机制,促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完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实现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成本管理在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同样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发挥医院章程的统领作用,由领导层初拟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管理制度的应用,全面征求不同部门职工意见,确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将考评机制落到实处。完善的规章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合理规范广大职工的言行,进而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全过程,由预算编制、执行及管理至考核、评价等,均应让财务部作为主导,剩余部门协同配合,从而积极转变之前单一的事后成本分析,使其转变为事前、事中与事后全过程动态成本管理,且被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三)改进与完善公立医院资本结构,提高资金应用率

公立医院成本类型较多,不止有业务运行成本,因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同样会对成本管理产生影响。在公立医院必要发展过程中,当在投资方面遭遇困境时,如果自身缺乏资金,且政府投入也较小,那么此时可充分、合理应用社会资本[1]。当前投资来源具有多元化特征,可从不同渠道获取投资,然后合理运用这部分资金,尽可能提高其应用率,使公立医院资本结构得到有效改进与完善,减少资金应用成本。

在以药养医被取消之后,公立医院应该逐步转变为以技养医模式。该模式主要衡量医生自身劳务价值,以他们的医技水平为依据,明确收入水平[2]。医院的运行成本和医务工作者技能密切相关,有机结合医院运行中所发生的主要支出项目和医生自身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今后,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重点应该为减少部分不必要支出,大部分支出应用来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医生,增强整体运行效率。

(四)有机结合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形成成本控制理念

公立医院应该将自身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针对整体工作人员开展其素质与能力的调查工作,以数量及质量方面的要求为依据,做好岗位设置工作[3]。在成本控制中,人力成本管理占据重要地位,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资源管理优势。完成岗位合理配置,提高对工作表现好的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的重视程度,促使绩效积极影响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人力成本的高效管理。财务部门并非成本管理职责的唯一承担方,而需广大职工共同承担。不过,要改变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并不容易,医院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后,应当重视内部宣传,督促执行[4]。从医院领导层至广大职工扭转观念,更新对成本内涵的理解, 尤其是作为管理层,更应该以身作则,并潜移默化地让各位职工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五)加大内部监督管理强度

公立医院要实现可行性较强的内部约束机制的构建,必须提高对成本管理体系内部控制资本支出的重视程度。在每一项支出活动中,都需确保整个过程的透明度以及信息公开。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构建并不是为了事后惩罚,而是规范内部所有项目。完善、健全的公立医院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损失,甚至将其降到最低,进而获取成本管理有效成果[5]。

结语:总而言之,长期以来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都是一大热点,在上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广泛应用和推广全面预算管理,使有限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有效避免多种不必要的风险,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发展进步。因此,必须明确并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精髓,与医院具体运行状况及目标充分结合,在全面预算管理之下,从根本上提高公立医院整体成本管理能力。唯有如此,才可以此為基础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孙丽.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4):223+222.

[2]郭永林.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应用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18(05):80-81.

[3]方子,乐曲,陶思羽.全面预算管理下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02):53-55.

[4]梁文静.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成本管控优化策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1):59-60.

[5]周艳霞.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研究[J].会计师,2016(05):40-41.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