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立琴 范乐源
摘 要: 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解决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时,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强化大学精神,夯实思想基础,构筑人文基础,扎实社会基础。
关键词: 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 教学效果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将“文化育人”作为构建高校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将校园文化建设引入大学精神的视野,将获得更多的启示。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存在形态,指大学包含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及大学人的生活方式。既是高校传统与时代精神的交融,又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不仅以显性形态存在于校园中,更主要的是以隐性状态存在于大学人的意识中。校园文化构成了校园生态环境,对大学人的言行及高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大学生在一定校园文化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内化并整合其主导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2]。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是大学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知识、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人才基地,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理念和价值。比如科学精神、学术自由,使大学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同时有一种最根本的精神贯穿其中,体现着大学的核心理念、基本价值和根本使命,这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紧密相连。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由表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到深层次的大学精神风貌、气质等,无一不是校园文化的表现,但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大学精神的支撑。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一)大学精神体现于校园文化的各个场域。大学精神是表现于精神层面的大学特质,它像空气般弥散于校园文化之中,体现在大学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融进大学的历史与现实、思想与行动,引领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支持校园文化塑造,具有深刻的穿透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大学人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无不以大学精神为底蕴,同时是大学精神的彰显。在高校这个特定的空间中,大学精神转化为大学人的自觉信念和理想追求,内化为大学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形成心理定式和行为习惯,并逐步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校园文化中,可以看见内化于大学人灵魂中的大学精神的闪光。在此意义上,大学精神塑造了大学校园的文化特征。
(二)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发展。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归根结底缘于大学精神的稳定性、深刻性与穿透性,来源于自大学始建以来的精神传统。梁启超为清华书写的大学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朱自清说清华是“实干精神”;鲁迅讲“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蔡元培“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主张催生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竺可桢认为浙江大学是“求是精神”。正是大学精神的引领,造就了中国百年名校。大学精神使校园文化一脉相承,虽历时代变迁而不失其本,时刻昭示大学人奋发进取,不断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大学校园文化。基于此,大学精神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建设中国特色新时代校园文化是中国大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要看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破解。
(一)功利化倾向。《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高校要完成“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促进作用”。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的急功近利不能不反映到高校校园。部分大学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有可能屈从于社会经济大潮的意志而放弃自己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价值坚守。这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二)建设主体缺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有整个的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内部方方面面的参与。但在高校具体情境中,校园文化建设缺位现象凸显,出现了一些游离的主体。一些人孤立地看待校园文化,缺乏整体意识,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党团工学群等部门的事。这种认识偏差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合力,难以完成自身的价值承载与意义实现。
(三)定位浅层化。社会转型期的浮躁情绪在部分高校有所体现。一种现象是大学为争排名、上档次,匆忙上马一些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不论其是否承担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另一种现象是校园文化建设由于缺乏核心价值的支持,表面上做得风生水起,但杂多热闹而无主旨灵魂,变成一种表面浮华但内里虚空的程式。校园文化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塑造人的灵魂,深层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人的灵魂的塑造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定位的浅层化,使校园文化因为缺乏人文底蕴与价值承担而流于世俗与浅薄。
三、在铸造现代大学精神中建设大学校园文化
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大学精神视野,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以下思路:
(一)在传承与创新中强化大学精神,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建设“双一流”大学,提升大学精神,培育先进校园文化,就要放眼世界。中西大学之间确实有着一些共同的根本制度、价值和理念,它们作为一种文化沉淀,经受了历史锤炼,基本内涵反映了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精神。但大学精神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中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土壤,西方大学精神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所以,要立足于中国当下现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一方面要从一般意义上寻找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要基于中国大学现实发展的逻辑,甄选出那些最具普遍意义的精神价值。大学精神是源于过去、作用于现在、指向未来的活的精神,它的核心价值与基本理念历经岁月的大浪淘沙,在保持强劲生命活力的同时,又在时代大潮中与时俱进。不仅构筑起校园文化的思想基础,而且为社会进步提供新鲜的养分。校园文化建设只有以大学精神为支撑,才能防止功利化取向、浅层化定位与人文精神缺失,真正成为人类“精神的王国”。大学精神就像一条无尽的河流,在不失根本的前提下吐故纳新;在大学精神的浸润中,校园文化之波流光溢彩,有源可溯,有根可尋。
(二)在涵育大师中凝练大学精神,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基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不是因为有大楼才称为大学,大师的存在才是大学成其大的底气。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认为,各国大学都受三种力量的支配,即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市场。我国教育学者储朝晖把金钱支持、政府支持、学术支持作为中国大学发展的三个支点。学术权威或学术的直接外现便是大师。大师是大学的核心资源,是大学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大师的存在使大学成为研究问题、追求真理、关怀社会、传播文明的学术场所,成为推动国家发展、人类思想进步、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中心,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本科,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基地。成就大师虽然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向着大师的学术方向与精神高度求索的过程,却涵育了大学精神,构筑起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基础,进而成就了深沉厚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三)在与社会互动中发展与弘扬大学精神,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服务社会是大学教育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后的第三项职能。与社会互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世界上所有大学的共同职能。20世纪3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教授曾说:“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的东西。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尽可能不屈服于某种新的压力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并对当时和将来都产生影响。”[3]“关起校门,光在校园里打转转的学校,是不会有什么精神的,学校精神的形成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产物,是知识与社会碰撞的结晶”[4]。“大学之理念在根本上是大学之目的,是大学之内的逻辑,是大学存在之最后理由,而大学之角色则指大学在社会中的功能,是大学对外在世界产生之作用”[5]。在改革开放的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大学更多地参与社会建设,与社会互动成为当下中国大学的一个基本追求。对此,中国既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又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注释,“亲民”即新民,就是说大学在传递、发展知识之时,还要“化民成俗”“于社会有所贡献”[6]。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启蒙与社会变革中,大学扮演了关键性的社会角色,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在当代语境下,中国大学应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社会发展,让大学精神辐射到全社会,使校园文化在优化社会人文环境的同时夯实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邢宝君.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05)
[3]Flexner.大学:美国、英国、法国[M].澳门:牛津大学出版社,1930:3.
[4]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M].北京:國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113.
[5]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在世纪之交谈大学之理念与角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01.
[6]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