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情思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9-08-24 05:25张亮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构建思想

张亮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思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情思教学的内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阐述通过确立教学主题、创设诱思情境、回应教学主题等做法,创设诱思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情感、思考历史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人品质。

【关键词】情思教学 高中历史 构建 情感 思想 情智目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B-0100-02

情思教学是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情境教学与探究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情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历史教学的不足,注重对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其中,“情”是指情境和情感,“思”是指思维和思想,具体来说,情思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基于教学主题的情思共融、情思相促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走向深度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在情思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全面分析学生特征、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确立教学主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情”“思”的衔接点和切入点,借助历史案例或社会生活创设历史问题,唤醒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和解决历史疑问的兴趣。

一、确立教学主题,目标引领课堂学习

情思教学是在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历史材料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亲身体验。为此,教学主题的确立是关键。教学主题也称为教学立意,是从课程教学内容中提出的教学话题或核心观点。教学主题既要体现历史性又要体现历史对现实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要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度把握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从学生的兴趣点、认知特征及思想生成点出发,让学生在教学主题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对课程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情智共生的目标。例如,在教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时,该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从 1949 年到 1976 年“文革”结束这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虽然我国在建国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发展历程,可见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曲折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由于我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借鉴苏联模式,而在 1950 年我國社会主义道路出现曲折也是因为与苏联关系日益恶化所造成。根据以上分析,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确立为:苏联模式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根据教学主题,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2)“文革”期间,经济和政治动荡徘徊;(3)总结反思,汲取教训,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这三个模块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要充分汲取苏联模式的深刻教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呼应了教学主题,让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更加突出,教学主线更加清晰。

二、创设诱思情境,史料引领历史思维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强行灌输,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的引导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必要的教学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古人云:“学源于思。”基于主题、寓学于境、寓境以情是高中历史课堂情思教学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开头巧妙创设诱思情境,诱导学生借助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技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情境中,自觉地思考问题。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为教师教学与学生认知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能让历史教学更有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感悟,并逐步地学会运用历史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完成对课堂知识的构建,既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基于“苏联模式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主题,围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怎样曲折的过程”的问题,在新课导入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及经济增长数据,对比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异同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播放纪录片《复兴之路》,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经历了千年巨变、中国新生、峥嵘岁月、世纪跨越、伟大转折和继往开来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民族振兴之路艰难又曲折。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进行艰难探索的呢?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成功与失误呢?这时学生炸开了锅,他们激烈地讨论着,此时,笔者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新知识来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情思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虽然两者都注重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学习历史知识。但是,传统教学是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一种比较浅显的导入。而情思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是基于教学主题的需求,通过精选历史材料,合理地设计诱思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欲望和历史学习兴趣;是将问题情境与教学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统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为了探讨“苏联模式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这个主题,情思课堂教学设置了三个对话情境,一是与历史图片、数据的对话,让学生了解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异同点,从中找出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二是与纪录片的对话,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经历的曲折历程;三是与同学间的对话,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独立思考与互动交流,深刻体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艰辛。

三、回应教学主题,升华学生思想感悟

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这两者的作用,大部分教师省去了课堂小结的环节,而情思历史教学模式的最终落脚点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是为了通过了解过去,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让古人的智慧成为今人的智慧,从而更好地为现实社会发展服务。“苏联模式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主要讲了曲折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对于当代高中生而言,我们在看到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繁荣建设的同时,又忽视了什么呢?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及自身的角度进行思考,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也要应对经济发展造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带来的挑战。和传统教学相比,情思教学更加突显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注重通过回应教学主题来帮助学生完成课堂知识的内化与吸收,进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和思想的生成,这是学生实现思想升华和提升个人能力的关键点。

总而言之,情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尊重客观历史史实和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地创设诱思情境,寓学于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历史课堂学习中,并在主题探究中达到情思共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升历史课堂品质,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洪义.“情思历史”课堂概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5)

[2]陈洪义.情思历史:基于课堂深度学习的情境探究型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7(8)

[3]刘 剑.高中情思历史教学中的“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5)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构建思想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