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学生活的理念与实践

2019-08-24 05:58杨倬东
文教资料 2019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幸福

杨倬东

摘    要: 幸福的教学生活既是技术又是艺术,既是生命实践又是人际关系的生成经营,既是理想追求又是实践道路。教师若要在教学生活里幸福地漫步,就要坚守信念并践行道路,即通过开辟高效优质的教学途径建构良好的教学生态圈。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适应多元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评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准,注重学生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幸福    教学生活    生活实践

师生“生命实践”共同体是学校世界里光芒闪耀的灵魂,必须融通于教学世界中,即遵循教学的道与德。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时刻充满不可预期的喜悦和悲伤,让心灵受到激烈的碰撞与透彻的洗涤。同样,正是在与诸多不确定性事件的遭遇过程中,自我得以不断成长。立足日常碎片化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理论的观照审视中,更清晰理想信仰与确定实践道路,即在教学道路上幸福地漫步。

一、幸福教学生活的理想信念

课堂教学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教学相长”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真诚,蕴涵了深刻,表达了丰富,彰显了生命;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包含“德、知、能”的“教学做”和“知行合一”的丰富意蕴。当教学工作拥有卓越的成效和鲜活的生命灵魂,则能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体味成功与感受幸福。通过对教学工作进行审视沉思,可梳理升华出如下几点感悟:

对于师生而言,低效劣质的教学生活带来的是困苦而非幸福。师生共同体要实现幸福的教育生活,可坚守如下几方面基本精神:其一,教育教学生态圈整体须涵括“真善美”。“如果学校生活本身是令人压抑的、枯燥无味的、充满了对人的不信任和不尊重,那么,即使目标再好,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1]。其二,在整个教育领域里,师生智慧相互浸润,涌现民主、和谐、关怀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体对自身生命进行自组织性的完善,并在与外部自然、社会世界的和谐关系中让有“真爱”、有“情理”的生活细水长流。幸福教学生活的旅途在何方?不外乎师生共同体以本真生命建构的良好的教学生态圈,即创造理想课堂环境和开辟高效优质的教学流途。

二、幸福教学生活的实践道路

幸福教学生活不是悬置于观念空间中的设想,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需要教学活动参与主体以实际行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幸福。这一实践道路内在包括理想课堂的建构、主体性的教学过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一)以绿色生机的理想课堂夯实教学场域

生机盎然的理想课堂描绘了师生共同体幸福教学生活的蓝图,散发着生命活力,洋溢着身心愉悦,激荡着理性冷思,充满着生活智慧。概言之,“幸福的理想课堂飘扬着人的旗帜”,充满了温情与仁爱、信任与希望。师生共同体置身理想课堂,并在不断拓展丰富的过程中走向幸福生活。

首先,理想课堂致力于学生走向幸福生活。使学生的精神愉悦、身心和谐;使学生生发好奇心和创造力;使学生对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满憧憬并为之努力。因此,“理想课堂要改善师生在课堂中与文本、他人、自我的对话关系;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需要,营造温馨、民主、尊重的氛围;让师生彼此接纳、享受关怀”[2]。通过满足学生自我认同与积极成长需要,形成共生共长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成为幸福润泽的成长地。

其次,理想课堂致力于教师体悟幸福生活。确切而言,“课前教师期望进教室;课中教师能机智地应答教育事件,能创造性地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课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审美体验”[3]。事实上,教师不是“单向度”的人,即沉湎于现实生活中的迷醉者,而是理想生活的“创生者”,即通过质疑、批判和超越现实过一种幸福生活,理想课堂生态场域的价值就在于教师能置身其中不断改善教学生活状态。

再次,理想课堂致力于动态性的协同演化。其一,让幸福经由“此在”流向“未在”,从而在流途上实现连贯统合;其二,让幸福融入身心实现与超越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其三,让幸福活跃在师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差异共生中。课堂的协同演化是师生共同体平等性生命涌现的“表演台”。

总之,“理想的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观照意義世界和感悟生命之美的场所”[4]。如同“潘多拉之盒”,充满了无尽的诱惑而难以祛魅,无尽的纷繁、迷茫、矛盾与简单、希望、协调自然而发。因此,“构筑理想的课堂,就是通过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课堂”。

(二)教学过程跳动着积极自主的发展脉搏

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当下师生彼此对话的过程,更是经由师生对话,唤起个体向着幸福生活奔跑的开放性过程,由此开拓教学空间,澄清教学价值。“教学不仅需要师生向对方敞开,而且需要师生共同转向更高的事物,以激励个体对真善美的内在欲求”[6]。教学不仅是为了获得某一技能、未来生存所需的饭碗与粮食,更是学校培养“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健全人”的根本途径。

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事业心与责任感及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回味咀嚼,在教学过程中以六七名学生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对分翻转课堂,先后尝试借助“对分易和雨课堂”APP平台,通过“自主、合作及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课前梳理知识与课中分享交流活动,难免有青涩、有胆怯、有生疏、有遗漏、有逃避、有敷衍,但更有自信、有个性、有张扬、有活力、有准备、有齐心、有创意。其实,只有向成长的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自主能动的意识和能力才会得到切实激发与培养。在实际教学曲谱中,自觉自主意识与能力的激发与提升是一贯低沉绵延的主旋律,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需要将“教育就是服务”观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关涉生命与生活的课程内容,把握住教学时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吸收对其一生有用的本真知识,让学生自主自抉地达到“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多地体验温暖与幸福,更多地感受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

(三)教学方法弥漫着灵动多样的创生气息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开放生成的,并不意味着毫无逻辑和章法。教学有具体方法可以遵循,但进入实际教学情境之中,应该搁置预设的方法,我们不是为方法而教,而是为了教学活动过程本身。这一实际教学流程包括:研读教材内容,搜集资源信息,揣摩学生心理,观摩教师教学,撰写教学方案,等等。方案中预设教学方法、手段,但是对自我而言,方案与教学的关系就是在“调适”与“创生”之间灵活地舞蹈。

实际上,教师在实施具体教学行为之前要预先思考并形成书面形式的“教谁”“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学”及“如何评估效应”等教学案。无论是在设计思路中还是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必然是灵活多样的,尤其对于“喜新厌旧”与“无聊透顶”的悠闲看客,更要避免教学模式的固定化,因此,“因时间、因场所、因对象、因事件”的随机应变就是必不可少的主打曲风。比如,在当前“众媒”与“互联网+教育”及趋势使然的“智能+教育”的情境中,“翻转课堂”“对分课堂”“MOOCs”“虚拟现实教学”“人工智能教学”“自媒体在线学习”等都有着以往课堂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在互联网虚拟与增强网络与现实生活的交融中,师生应走出安于現状的温水区,更要避免“设施条件落后”的借口,唯有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方能在高新科技喷涌的潮流中寻求新奇浪漫的幸福。

(四)教学评价闪耀着多元合理的人性色彩

高效教学应具有效果,有了效果方能讲效益。当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和信赖,相互之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共生关系,从而认可并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风格、惯式,才有可能开辟硕果丰收的农林田园。

教学目标、内容及模式的“合理合情”追求优先于教学手段的有效性选择,体现了高效优质的教学价值取向。衡量教学的效益一定要有“大视野”及“大境界”的“大局观”,一定要充满绿色盎然的“人文”底蕴。当学生恰当适宜地参与教学活动,应进一步探讨教学效率。“智力与非智力”的协同创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础保障,要实现教学的高效优质,需要如下教育教学途径:第一,要把握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基元,即具有广泛迁移性的、创造生成性的知识,有意无意地向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去靠、去贴、去勾连。第二,努力营造并积极捕捉“愤”“悱”的教学时机,也就是机智地利用好学生学习的“敏感期”“关键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同样,过犹亦不及;第三,坚持教学效果“价值”与“事实”的综合性判断,即过程与结果的一体化。评价的旨归在于创新意识的激发,创造型人格的生成与确立。

幸福的教学生活必然展现出教育精神,释放出教育气息,营造出教育氛围,点拨出教育光芒,践行出教育道路……以春风化雨融入每个鲜活的生命世界,促进师生在“生命实践”过程中“日日新、又日新、做新人”。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让生命更美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

[2]陈大伟.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3]肖秋花.理想课堂——师生的幸福修习场[J].基础教育课程,2014(9).

[4]肖川.洋溢着生命温暖的课堂[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16-17.

[5]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3.

[6]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67.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幸福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