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艳君 王金榜 河北省中医院 主任医师
说起关节,就是指骨与骨之间的连结。像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由于其活动范围大,在医学上被称为活动关节。而像人体胸前,由三块骨头组成的胸骨,则是不能活动的,因此被称为不活动关节。
此外,还有一类骨与骨的连结,由于其活动范围比较小,因此被称为少动关节。
本文主要介绍的腰椎间盘就属于少动关节,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关节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部的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发生变薄、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椎体的周围、椎管内),刺激和压迫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马尾神经从而产生腰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发病人群多为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男性多见。其中,肥胖人群,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和长期从事久坐、久立工作者,他们经常处在潮湿或寒冷环境情况下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内因:由于肝肾不足,筋骨不健,导致腰椎间盘退化,因弹性下降而致脆性增加。
外因:慢性劳损、急性外伤和风寒湿等外邪的侵袭而发病。
中医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临床辨证首辨虚实,再将病因病机与经络辨证相结合,务求病证结合,辨证论治。
从虚实来看本病的主症为腰或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的放射样、电击样、烧灼样疼痛。
实证:起病急骤,痛势剧烈,痛处固定,拒按。
虚证:起病缓慢,痛势隐隐,喜揉按,伴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脉沉细。
从经络辨证分析疼痛以下肢后侧为主的归足太阳经型,疼痛以下肢外侧为主的属足少阳经型。
从病因病机来看,血瘀证主要为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舌质紫暗,脉弦紧或涩;寒湿证表现为腰腿冷痛重着,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湿热证是腰部疼痛,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肝肾亏虚者,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时,腰部疼痛剧烈,注意体位选择,或给予脱水抗炎冲击疗法以及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注射制剂静脉滴注,亦可采用针刺治疗,多选腰痛穴、委中穴、承山穴、大肠俞穴等以缓解局部疼痛。待疼痛缓解后,可以选择调督理筋针法实现治病求本的目的。此外,还需要重视腰椎的养生保健,实现防治结合的最佳效果。
“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传承人高玉瑃教授总结临床经验,通过调和督脉,理筋通络使经脉通畅、气血旺盛,令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变为“通则不痛”“荣则不痛”,从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的疼痛症状。
急则治标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急性剧烈难忍的疼痛,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腰扭伤的急救方法相同,立即让病人卧硬板床休息,以解除体重、肌肉和外来负荷对椎间盘的压力。卧床的体位不受限制,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以能够缓解病人的疼痛为原则。但不得坐起和站立,如果有护腰的话就先给予腰围保护,然后转送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如果能取俯卧位,腹部适当垫枕较好(肥胖人除外);如果仰卧位时,双膝关节下方放置软枕头,可能会减轻疼痛。
缓则治本
约九成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得到有效的缓解和临床治愈,非手术治疗主要适应于以下人群。
1.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
2.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
3.没有进行性肌无力下降者。
4.没有马尾综合征征象者。
高玉瑃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会通过针刺督脉的腰阳关穴、命门穴、八脉交会穴之后溪穴调和督脉,通过针刺腰夹脊穴、八髎穴及膀胱经之肾俞穴、大肠俞穴以理筋通络。八髎穴自古以来便是治疗腰痛的要穴。后溪穴与督脉相通,亦有通督止痛之用。
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疼痛部位,予以患者相应的配穴,以梳理、调畅经络,起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也多辅以电针、艾灸、刺络放血、拔罐及其他针灸疗法,如针刀疗法、运动针法、穴位注射、耳针等。并常采用腰椎牵引(三维持续、间断和阶梯式牵引等)、各种理疗、正骨按摩、离子导入、微波透药、中药熏蒸等辅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注意事项
减少腰椎负重,加强腰椎保护和腰背部功能锻炼。
常常做引体向上。
循序渐进,坚持练习腰背肌五点支撑法、四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拱桥式锻炼)、一点支撑法(飞燕式锻炼)。
增加腰背肌力量和腰部稳定性。
拉宽腰椎间隙,减轻椎间盘正压,增加盘内负压,防止髓核突出,促使髓核还纳。
改善椎体内外平衡。
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