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词义依赖语境,语境制约词义。英汉翻译时,利用语境所指,使原文中词的多义与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一性,依据原文特定语境表达需创造译文特殊的表达形式,利用语境消除含糊,通过语境确定词义的内涵。借助语境的补衬作用,可以获得语言的正确意思。
【关键词】词义;语境;理解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独立的词义往往具有多义性,翻译语句时,在词典中找到合适的释意,才能正确理解语句表达的语义。但词典不能包含所有词在所有场合的确切含义,翻译者进行翻译时往往不能在词典中查到,需要使用者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得出其引申意义。语境通过语言环境产生词的新含义,语言现象离不开语境,离开语境就难以确定语言片段的结构与意义。词义依赖语境,进行英汉翻译时,离开特定的语境不能正确理解语义,因此,本文从词义理解的角度论述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一、结合语境理解词义的意义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沟通工具,对于语言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词典的意义。英国翻译家Peter认为,语境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国内学者张美芳认为,语言的意义通常要根据语境确定,因此,语言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语境指语言使用的环境,是语用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最初由波兰人类学家Malinowski在20年代提出。英国语言学家Firth认为,语境由言内语境及言外语境构成,情境语境指语言交际的场合,文化语境指语言基本源泉的文化现实。国内语言学家曹文学将语境分为小语境与大语境,语言离不开语境。
英语有谚:“No context,no text,”明确指出了语义的理解必须结合上下文。波兰学者Malinowski认为语境是决定词义的位移因素;英国语言学家Firth指出,词语用在新的语境中是一个新词;说明词义随上下文语境变化;我国语言学家张志公提出,必须将语言与其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单独分析语言片段难以确定其结构意义。
翻译是将另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交际活动。我国学者王宗炎指出,翻译的难点是了解原文词义,了解原文词义的难点是词义难以界定,词义随语境变化。翻译从对原文的理解开始,理解原文始于词义的理解,因此,对原文正确理解是准确表达的基础。
二、词义理解与语境翻译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何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意义与用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运用语境理论阐释词语的语法意义,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词语,使其能恰当地使用词语表达思想。了解语境的功能对词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语言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汉语词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实词有与概念联系的理性意义,有一些附着理性意义的附加意义,必须对其分解,将词的理性意义分解为若干义项说明,如何明确词的具体义项需依据语境的制约作用,在语境的制约下显示出具体的单一的意义。
培养学习者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正确理解词义是听说读写的关键基础。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不同于母語词义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掌握词语意义与用法,教学中需选用使用频率高且具有普遍意义的词语进行教学。 汉语词义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每个词的意义是综合系统,实词具有与概念相关的理性意义,及系列的附加意义,附加意义主要包括评价义、搭配义等。
(二)非语言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非语言语境指话语发生语言外的语境,如社会背景、具体事件等,非语言语境可分为情境语境与语体风格语境。情境语境是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的,包括交际参与者、时间、地点等。情境语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词语的意义,可用于解释词语的语体义与色彩义。
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对跨文化交际非常重要。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利用通过文化比较,找出文化意义不同的词语,如英语的dog与汉语的狗概念意义相同,英语中可说You are a lucky dog,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会使听者别扭,需要向学生说明狗在汉民心中的地位。
语体是一种语言因素,从总体上影响使用者的遣词造句,因交际的目的、内容等因素对语言材料选择有很大的制约作用,针对不同的因素应选择不同的语言材料表达。在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根据交际场合需要选择恰当语体表达的能力。
三、语境对词义理解的影响
(一)语境使原文多义词明确
翻译的过程可分为理解与表达两个阶段,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词义的辨析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分析工作,如air兼有多种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会发生变化。The room is stuffy,we want some fresh air. I dont like his arrogant air.Air my shirt and brush my coat.再如credit在学校中可表示“学分”,在银行业务中可表示“信用”,在商业中可表示“赊账”。多义词与同音同形异义词可能使用同一词汇表达产生歧义,如She cannot bear children,此处的bear可指“生育”或“忍受”。再如,He reach the bank,bank有“银行”与“河岸”两个不同的意思,如何确定其词义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因此,词语脱离语境不可明确其所指,句子脱离语境会使表达的意义产生歧义。
(二)特定语境表达创造译文特殊的表达形式
语言实践中,经常遇到在具体的句子中,一个词往往摆脱了词语词典的释意而产生新的含义,如按词典释意翻译会使译文生硬晦涩,或造成误解。如counterpart,在一般词典中有副本、对应物等释意,如生硬地以其释意翻译某些特殊句子则会使人难以理解。例It has no counterpart in the word意为举世无双。
英语与汉语中都有不同词性色彩的词汇,如褒义词valiant、noble、heroic,贬义词notorious、mean,通常原文褒义词译文也用褒义词表达,但一些特殊词语如ambitions、scheme等,褒贬词性不定,一些词语一般用作贬义,偶尔用作褒义,需要根据词的搭配与上下文语境判断。如a handful of为中性词,但在a handful of rioters中,用作贬义。Modest一般用于褒义,但在特殊语境中指贬义,如He is being modest,Invasion 通常用于贬义,有时用作中性词,如an Eastern invasion of Western markets。
(三)利用语境消除词义的含糊
英语中一些词语词义概念笼统,语境的作用是利用上下文消除含糊。如Dickens deserved all this attention —as a writer,此处man 指作家相对的普通人。The dictum that the style is the man is well known,文如其人。
又如,Immigration officials will ask to see your papers,Paper的基本词义为“纸”,此处的意思为“证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词义具体,She read a paper at a medical conference on results of her research,此處的Paper意为“论文”。
又如,only in that town can you find any person who is good Christian,a good wife or husband,此处的good词义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能生硬地按原意翻译,必须根据具体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
很多句子的关键词词义笼统,对此类词语的翻译必须在一定的语境内使其具体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四)借助语境的补衬作用获取词义的准确意思
语境因素的时间地点对语言的表达理解有语用的补衬与制约作用。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场合表达会具有不同的意义。如Jane married John last autumn,说话的时间在春夏季,因为简是去年秋天嫁给约翰的。又如the meeting will begin at 8 oclock,如词句话在下午说则应译为,会议将于晚上八点开始。
很多情况下语义与特定的地点有密切的关系,如Attention在候机室指“注意”!在练兵场指“立正”!又如fire一词在不同场合有“开火”的含义。
四、结语
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脱离语境孤立教授词汇,导致学生机械记忆单词,词义的表达依赖语境。正确理解词义是翻译的前提,译者判断原文词义时必须从语境出发,综合考虑多义的语言单位与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把握原文的词义。
参考文献:
[1]龚正红.词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实践与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8(18):98-99.
[2]孙丽丽.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8.
作者简介:郝晓俊(1979-),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