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阵没去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了,2008年8月中旬趁着去德国拜罗伊特乐剧节之便,顺道去那儿住了6天,看了四场歌剧及一出话剧,计为莫扎特的《唐乔瓦尼》跟《魔笛》,威尔第的《奥赛罗》,巴托克的《蓝胡子的城堡》,以及美国剧作家琼·狄迪恩( Jloan Didion)编写的独角戏TheYear of Magical Thinking,姑且译为《整年独思》。
萨尔茨堡到底是萨尔茨堡,这个举世闻名的夏季音乐节自指挥家卡拉扬在半世纪前接手承办以来,一直是世上顶尖的看戏聆乐所在。古典音乐界的泰斗人物每年来此献艺,维也纳爱乐每年在此演奏,柏林爱乐也经常参与,它的歌剧制作更是乐迷戏迷争相购票的对象。近年来德国话剧名导尤金·弗林姆(JurgenFlimm)接任艺术总监后,话剧节目也更精彩丰富。欧美的富豪及全球的乐迷都把此处当作消夏的去处及社交的场合,因此也抬高了票价。2008年的歌剧票虽高达350欧元,叫座的剧目依然一票难求。开演前及中场休息时的冠盖云集珠光宝气,仍是此处跟其他音乐节、戏剧节大不相同的“景观”。
这个夏天最热门的节目当然是安娜·奈瑞贝科( AnnaNetrebko)跟羅兰多维拉宗(RolandoVil[azon)合作的法文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et Juliette)了。这两位当今歌剧舞台上最走红的金童玉女,不知迷倒多少戏迷乐迷:尤其是色艺双全而身材一流的安娜·奈瑞贝科,更是百年难遇的尤物型歌星,风头之健,直追当年玛丽亚,卡拉斯( MariaCallas)的全盛时期。她2007年在萨尔茨堡演出的《茶花女》(也是与罗兰多-维拉宗合演),黑市票价之高,可谓惊人,听说还有富豪甘愿以地中海私人别墅度假作为交换,争取两张座券。可惜,这位小姐在春天宣布怀孕,退出此次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但这出歌剧仍然抢手,我在萨尔茨堡时,还见不少人排队等候退票呢。
我们在8月10日看了《奥赛罗》,13日看了《魔笛》,都是大剧场演出,也都是此番的新制作。这两出歌剧都是大阵容,由维也纳爱乐演奏,维也纳国家歌剧团合唱队助演,名指挥家里卡尔多穆蒂( Riccardo Muti)亲自指挥。音乐方面举世一流自无话说,演唱阵容虽乏顶尖明星,水平也相当高。制作方面,都有相当新奇耐看的布景、灯光、服装及导演构思也都相当完美,反映了当代欧洲舞台比较正面的创作才华。
我很高兴萨尔茨堡的歌剧演出终于有了德英两种语言的字幕,总算跟其他主要歌剧院接上轨——除了“死硬派”的拜罗伊特。《奥赛罗》的演出除了这项令我惊喜的要素外,另有一项其他歌剧演出所没有的亮点,就是幕启时乐声马上同步响起,台上的活动及随后的歌唱也就立即展开,根本没有通常歌剧演出的“前奏”。而每幕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时,亦是大幕完全关闭、灯光完全熄灭之处,与穆蒂神奇的指挥棒配合得严丝合缝,真是漂亮极了。全剧只有一个中场休息,而非传统的两个,也是歌剧院难见的现象。
《奥赛罗》是威尔第73岁时的作品,距离《阿依达》的首演已有15年,听说老人家花了五年时间再三推敲,又花三年才写出此剧的乐谱,而我个人在听这出歌剧时,总觉得它远不及莎翁的原著,也不如威尔第壮年时期的作品,想是这位歌剧奇才有些江郎才尽吧。平素每看《奥赛罗》都想睡觉,这次倒是全神贯注,一方面是因为饰演伊阿古的卡洛斯·阿尔瓦雷茨( Ca rlos Alva rez)唱得特别好,另一方面是英国导演斯蒂芬·兰里奇( StephenLangridge)跟他的设计团队将此剧的视觉效果搞得非常“活”:变化多端却又掌握分寸,其中每遇情感激动的场面,舞台的倾斜玻璃地板就会无声分裂,仅这一效果就值得我这个专业导演再三玩味。
可是,两天后看的“魔笛>,更有令人激赏的舞台效果呈现。这出莫扎特歌剧我已看过好几次,每次都看得呵欠连天,但这次却让我聚精会神地看到谢幕,也推翻我以往的看法,就是“莫扎特任何一出歌剧我都愿导,就是不想碰《魔笛》。”此次的新制作由中东导演皮埃尔·奥迪( Pierre Audi)领军,布景服装灯光设计都有独到之处。全剧以童话手法作故事铺陈的根据——彩鸟推车,岩石自移,恶龙被英雄的玩具枪射死,神仙坐着玩具飞机随时在空中照拂该受保护的人们。人面鸟身的帕帕基诺身上一根羽毛都没有,却穿着一身与他个性相符的小丑服装。浪漫的场面衬着一轮闪闪发亮的弯月,魔宫的信徒们打扮成日本歌舞伎中的“镜狮子”,发威时也甩舞着他们长长的“狮鬃”。总之,童话故事及东方戏剧的手法,不但为这出有时相当沉闷的歌剧平添不少奇趣,也解决了许多一般演出势将面临的技术困难。剧中夜之女王初次上场时的舞台效果,以及剧末“水火同济”的场面,都是令人激赏的亮点。
相比之下,同样大阵仗的《唐乔瓦尼》演出,就让我摇头叹息了。这出歌剧也由维也纳爱乐伴奏,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合唱团助演,但因导演构思过分独特,也采用并不讨好的“维也纳版本”,演出效果很不理想,谢幕时指挥贝尔特兰德-比利( Bertrandde Billy)还遭到不少观众无情的嘘声。这出戏是近年萨尔茨堡重要的新系列,由同一导演同一制作团队推出三出莫扎特与剧作家达蓬特合作的名剧,分别为2006“莫扎特年”的《费加罗的婚礼》,2008年的《唐乔瓦尼》,以及2009年的《女人皆如此》(《女人心》)。《费加罗》是好是坏,我没看过不知道,但由于女主角曾是非常走红的安娜奈瑞贝科,相信一定叫好叫座。此次的《唐乔瓦尼》受到如此差的观众反应,加上之后的《女人皆如此》并无顶尖歌手加盟,我真为那出新戏隐隐担忧呢l
德国导演克劳斯·古特( Glaus Guth)其实极有才华,我分别在2004年、2006年在拜罗伊特看过两次由他执导的《漂泊的荷兰人》,他那卓尔不群的导演构思令我非常拜服,但在这出莫扎特歌剧里,我觉得他却有些走火入魔了。
古特导演想要呈现的,就是情圣唐乔瓦尼生命中的最后三小时。他在序幕哑剧中让我们看到男主角与老贵族决斗,把对方枪杀,自己也受了枪伤,但在垂亡之际仍不改旧习,连续勾引数名美女,而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就是老贵族的阴魂向他索命、让他陷入地狱,歌剧也演到此处作结。这样的结局删除了通常版本的最后六人大合唱,部分观众分明不满。其实,当年此剧1787年在布拉格首演后,不到半年又在维也纳第二次上演,莫扎特为该剧加写了三个唱段,也做了些删除及唱腔搬移,这个版本删除了最后的六重唱,听说也是莫扎特的意愿,而名家若马勒者,也喜欢这个“维也纳版本”。今日绝大多数的演出,都是兼容“布拉格版本”及“维也纳版本”,唱段增多了,也保存了最后的六重唱:可是8月11日晚的观众,却对这个处理大表不满。
其实这份不满,一半也由于导演构思过分牵强。全剧都在阴暗的森林里进行,有些场景还合适,另外一些却说不过去。汽车开上舞台,就让人觉得为何这车要在半夜开进森林,它在密林中又怎样调头等等。突兀之处其实远不止这两点,譬如说,受了严重枪伤的唐乔瓦尼,为何不去立即治伤,反而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森林里游荡,更不要说是否有精力连续跟两三个美女成其好事了。
演唱方面,男主角克里斯托弗·马尔特曼( Christopher Maltman)成绩平平,演他仆人的男中音埃尔文·施罗特( Erwin Schrott)却抢尽风头,获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可能也因为他是安娜·奈瑞贝科当时的男友,他们也有了爱情结晶。饰演唐娜埃尔薇拉的德国女高音多萝西娅罗施曼( DorotheaRoschmann)是整个演出中表演最优异的,谢幕时得到当晚唯一的喝彩。
此行最意外的收获,就是8月14日晚欣赏的《蓝胡子的城堡》了。这出由贝拉·巴托克作曲的作品,算是20世纪冷门歌剧,音乐怪异,人物只有两个,演出时间又短,我去剧院时做好了度过一个冗长夜晚的打算。谁知一进大剧院,看见全场满座加上电视转播,乐池内挤满一百三四十人的乐队,外加舞台侧边的大钢琴,这阵容真的在歌剧院中从没见过。仔细一看节目单,方知这是维也纳爱乐跟本地的莫扎特学院乐团的合作演奏,外加维也纳国家歌剧团的合唱队,他们将在《蓝胡子》演出之前加演非常难得看到的《世俗康塔塔》(Cantata profana),也是巴托克的作品。
8点准时开演,两个乐团合奏的效果只能用“汹涌澎湃”四字描述,音色极其丰郁,绝不是一般交响乐所能比拟:我平素对20世纪音乐有种先天的抗拒,经过这场演奏,才算茅塞顿开,让我领略到佳作的妙谛了。
幕启之际,又使我大吃一惊,原来布景设计师丹尼尔·里希特( Daniel Richter)营造了一个漂亮得难以形容的场景。一大片充满整个镜框舞台的百彩景片,上面留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圆孔方洞,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的至少80位歌手全将脸孔伸出这些孔洞,充满表情地演唱,他们的合唱与乐池里的乐韵合成一阵极为动听的“音幕”,我想平常小说诗歌里形容的“天籁”,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世俗康塔塔》是出清唱剧,仅有两位独唱,由男中音饰演的父亲及由男高音饰演的儿子,剧情简单而富寓意。父亲是猎户,叫他九个壮健的儿子出去打猎,结果儿子渡过小溪就变成九头雄鹿。父亲久等儿子不归,带上猎枪前去找寻,发现儿子已经变形。父亲叫儿子赶快随他回家,儿子却说,回不了家啦,我们身体太大,挤不进你那茅屋;我们的利角会伤人毁物:我们无法享受母亲烹煮的食物啦,只会吃那林边的青草,喝那溪畔的涧水:总之,我们已经变成鹿啦,回不了家……
接下来的《蓝胡子的城堡》也只有两个歌手,卢森堡籍的低男中音安德烈·荣格( Andre Jung)及美国籍的次女高音米歇尔·迪扬( Michel[e deYoung)。此剧也由上述两大乐团伴奏,但声势就远不及《世俗康塔塔》了。这出现代歌剧及清唱剧之前,其实还有一首纯乐队的曲子Vier Orchesterstucke,也是巴托克的作品。我们在谢幕时随着全体观众热烈鼓掌,心中只有一份感激,感激这两百多位一流的台前艺术家及不知多少的幕后人物,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晚难忘的演藝飨宴。这个演出整夏仅有三场,我们能够赶上首演夜,岂非幸甚?
创建自1920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2008年的夏季演出季在36天里14个场所共演出202台节目,观众计有25 385万人次,总收入约2520万欧元,是音乐节创办截止到2008年以来,除了2006年的“莫扎特250周年”演出季外,票房收入最高的一年。观众来自68个国家及地区,这群观众为萨尔茨堡这座小城带来1.13亿欧元的直接消费,以及1.15亿欧元的间接消费,因此对奥地利及萨尔茨堡的总共经济效益是可观的约2.2亿欧元。较诸它接受的1300万欧元政府补助,这个音乐节是否“物有所值”,任何明理人士都可得见。2008年也是过世的名指挥卡拉扬的百岁诞辰,他在世之时,长年经营这个音乐节,毕生在萨尔兹堡指挥过337场音乐会及歌剧演出,此地人士对他的怀念,也是可想而知的。
结语:拙著《优雅的时光:达人聆赏华格纳乐剧22年全记录》两年前在上海《歌剧》开始连载,到了今年6月终将结束。两年多来,全书的95%能在中国大陆最具权威的歌剧月刊刊载,除了难得的机缘外,更是莫大的光荣。我这个专业导演及戏剧教授,看歌剧仅属业余爱好,但也能从一流的制作里学到舞台搬演的门道:这些连载篇幅里,读者不难看出,我的写作焦点乃在导演构思及制作技巧,跟一般音乐专业的评论,就大有出入了。
这些万里“取经”的消闲,其实所费不赀。十访拜罗伊特的旅程几乎全属欧洲月佘的音乐戏剧之旅,每次总要花费可观的款项。这些支出在华人大款看来不足为奇,但对一位教授来说,却是非常豪华阔绰的。内子没有华服宝饰,但在文化熏陶上,却比一般女性要充实。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歌剧》杂志的游之主编,以及两位责任编辑,没有她们的“慧眼发掘”,这些文章图片是无法跟大陆同好见面的。希望天假余年,我这83老翁还有机会为《歌剧》撰文,报道世界一流的演出。
杨世彭
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