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 刘国江 尹才芳
(宜宾骨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肢体肿胀为临床骨科骨折患者病程早期常见症状,若未及时有效予以治疗,可明显增加感染、骨髓炎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1-2]。中医认为,本病的治疗重点在于消肿生肌、止痛敛创。本次针对所选病例,采用中药贴敷与桃红四物汤加减方案治疗,预后理想,现总结如下。
选择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2~54岁,平均(38.97±5.16)岁;病程1~9h,平均(4.82±5.24)h。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4~53岁,平均(38.93±5.18)岁;病程1~7h,平均(4.87±5.22)h。组间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对照组:采用西药方案治疗,即取20%甘露醇250mL静注,每日1次;观察组:采用中药贴敷与桃红四物汤加减联用方案治疗。中药贴敷:取马鞭草、大黄、牛膝、白及、乳香等药物适量,于黄酒中加入,充分调和,制成膏状,于骨折区域均匀涂抹,每日1次。同时取桃红四物汤口服,组方:茯苓10g,桃仁12g,泽泻10g,红花12g,川芎15g赤芍15g,熟地黄15g。每日1剂,煎取汁液300ml,早晚分服。两组均以7d为1疗程。
(1)对比两组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即应用VAS量表评估,以0~10分为评估范围,分值越低,疼痛缓解越理想。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早期肢体肿胀总有效率比较 [n(%)]
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经评估无差异(P>0.05),治疗后,评分值均有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07.12±2.2 42.1 2±0.43对照组507.01±2.423.96±1.2 7 P>0.05<0.05
中医认为,临床在对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治疗时,需重视“标本兼治”,以消肿生肌、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本次观察组应用中药贴敷与桃红四物汤加减联用方案,中药贴敷药膏中,牛膝可利水、补肾、通经;大黄可通经逐瘀;白及可祛腐生新;马鞭草活血化瘀、消肿生肌、止痛敛创;经贴敷形式给药,药物可直达病所,促使药理作用更充分发挥。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组方核心,并可兼顾行气、养血。红花、桃仁可化瘀活血;赤芍可补血、养血和营;川芎可调畅气血、活血行气。诸药共用,共起化瘀生新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此药方可发挥调节免疫功能、抗炎、补充微量元素等作用。两种方案联用,可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的增强。
综上,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应用中药贴敷与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