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主体在危机应对过程中与媒体良性互动的路径探索

2019-08-22 09:53张宁蓉
卷宗 2019年19期
关键词:危机公众政府

张宁蓉

摘 要:在服务公众、改善治理、提高效率等方面,政府与媒体并不存在迥异的方向,其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本文在论述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的时代背景上分析两者互动失调的影响因素,然后对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实现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良性互动

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一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焦点,在非常情况下甚至能左右政局发展。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传播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共力量,政府公共管理必须借助这力量去实现。

1 与媒体良性互动的时代要求

如何成功地应对各种危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社会面对危机时,新闻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愈加突现。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大卫·格根认为,“新闻界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它只是一种力量,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从政府公共关系管理所走过的历史进程看,媒体都发挥着实践工具的作用。

习总书记明确指示,“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需准确把握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着力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敢战敢胜、善作善成。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变革正以全面、深入、科学、规范的特征开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变革正是适应时代要求,打通职能、科学合并、捋顺关系,从“管得了”变为“管得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纳入了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多元交互共治。政府在治理机制中具备主导性和开放性,通过“综合借力”实现与媒体、公众互动促进社会对管理的广泛认同,增强治理能力,加强法治政府、阳光政府、有为政府、服务政府建设,营造国际一流的政务环境。

“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是全媒体时代对政府的要求。真正睿智的政府会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环境,积极主动和媒体互动是重要的政治素养。

2 影响与媒体互动的因素

1)管理者角色定位偏差。有些管理主体惯性地将媒体视为一个“部门”,常出现沟通不畅甚至对峙。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担心负面事件的报道炒得沸沸扬扬就阻挠采访、隐瞒真相,两者处于控制与依附的关系。

2)媒体定位偏移。媒体是联系政府与公众信息的桥梁和交流平台,应把政府的想法和信息、公众意愿和信息进行传播和解释,构建起政府与公众双向沟通和信息对称的和谐关系。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媒体要么一味迎合,要么不顾公共利益制造新闻、制造神话加剧了政府对媒介的防备;也有“投公众所好”为根本原则而不客观报道,直接影响着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3)机制不健全。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不健全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失真、变形,政府具有掌控权,媒体被动的接受信息碎片,危机事件公布的内容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以及新闻发言制度不健全。

3 与媒体良性互动的对策和建议

在公共危机应对的过程中,媒介起着中介与载体的作用,媒介与管理主体的互动关系既有相互依赖的一面,又有博弈的一面。政府依靠媒体传递自己的声音,实现引导舆论;媒体依靠政府获取信息来源完成自身的专业报道。面临公共危机,政府与媒体积极互动,将政府管理行为的有效性与媒介的社会影响结合起来从而化解风险。

3.1 高度重视网络媒体,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1)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一是积极参与网络媒体,畅通危机信息交流共享的渠道。媒体作为危机信息处理的减压阀和社会心理的指示器。具有舆论导向、信息沟通、稳定社会的正面功能。政府主动配合密切沟通,媒体发挥专业优势,灵活地设置议题,引导媒体传播、报道主流舆论。二要利用网络优势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借助网上对话、聊天、跟帖等形式和手段,及时开展有效的引导工作,用正面声音引导舆论导向,用事实真相回应媒体关注,用权威信息稳定媒体情绪。三是在维护与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上开拓和发展新的媒体关系,最终把媒體纳入危机管理系统,当应对危机时,媒体能发挥“风向标”的作用,主动向大众媒体和社会公众发布政府信息,表达政府的立场观点,宣传政策法规和政府决策,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揭穿、粉碎社会谣言和“小道消息”,确保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四要认真研究新型媒体的特点与作用,进行开发利用,借助其先进的信息传播与处理功能,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引导、交流和有效管控的新机制,使管理主体能够掌握新型媒体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和主阵地,从而实现政府、大众媒体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

2)提高危机事件中应对媒体的能力。成立专门的舆情监测、预警、处置机构平台;建立舆情突发应急机制、新闻发布机制、舆情引导机制,早发现、早研判,早引导;对收集到涉及范围内的舆情危机事件及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掌控舆情信息发展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及时进行舆情快报上报;加大网络监测室人员监控力度,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减少各类网络炒作事件的发生。

3)提高应对记者、应对采访的能力。做到以下几点:(1)真诚面对。坚持与媒体打交道的铁律,即“别人说不如自己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明天说不如今天说,说一次不如天天说”,抢占网络媒体话语制高点。(2)杜绝拖延。突发事件发生时主动向媒体发布事件的真相,积极回应媒体的采访要求,密切关注舆论。(3)消除官本位思想。一些管理主体面对媒体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跟媒体平等交流,不轻视、敌视不怒对。(4)掌握语言分寸。面对媒体不说官话、套话、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遵循“前后一致”、遵循主动原则、遵循表达有度,打造诚信政府、阳光政府的形象。

3.2 提高媒体素养和创造健康媒介氛围

1)媒体理性对待公共危机。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独特的社会公共资源和重要的社会力量,更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信息平台。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媒体的理性是保证其公信力的基础。媒体特别是大众媒体不能在公共危机事件中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盲目地质疑一切,全方位客观地看待问题,不随波逐流,不对他人实施网络暴力宣泄情绪,不误导受众干扰政府正常工作。在各种矛盾面前,需要更客观更公正更理性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客观报道事实,杜绝倾向性报道,不发煽动性、情绪化、倾向性非常明显的文章,中立对待每一个新闻。能提得出、提得好可贵的建设性意见为党和政府分忧,推动事物向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矛盾化解的积极方向发展。

2)媒体应坚守社会责任和行业道德。无论何种媒体,都应该有优良的行业道德和集体尊严。“社会责任感是新闻媒体职业活动的基础,是新闻媒体得以存在的依据”,新闻媒体无论怎样报道事件,始终无法脱离“社会”,所以新闻媒体坚守社会责任是一种天然的正当性。特别是大众媒体肩负更重大的社会责任,这需要媒体利用好手中的话语权和公信力,认真倾听民众声音,了解掌握社会舆论信息、社情民意、公众的需求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自我的力量和作用,引导、帮助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政府的决策行为、管理措施和各项政策;吸引、组织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和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讨论和民主决策。特别在重大的公共事务和民生问题的决策方面,高度关注,甄别分析,把有价值的、理性的建议和意见,作为政府决策和施政的重要参考。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政府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做法将大大增加行政效率,降低政府决策的失误和决策成本。

传媒时代的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中,政府及其官员都要有强烈的媒体协同意识,将媒体作为实现良治的渠道和力量,主动加以维护、沟通和运用。两者关系实现从依附控制、配合管理到互动协作的转变。在危机事件通过积极有效的互动,树立政府良好形象、促进社会治理和谐。

参考文献

[1]曾祥利,蒋花.公共危机中舆论“扩大效应”的成国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233.

[2]叶皓.从被动应付走向积极应对试论当前政府和媒体关系的变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01):46-54.

猜你喜欢
危机公众政府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危机”中的自信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