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雪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灵山岛中学)
在当代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运用反例,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在实际中,学生从正面思考一些问题时,很容易遇到各种障碍,如果从反面进行借鉴性学习,就会获得不一样的效果。将反例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指引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地探索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极大帮助。实践表明,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取反例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反例教学的尝试。
初中数学教学中,反例是强化数学基础知识讲解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学生深刻记忆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途径,很多学生在学习某一项新的数学定理、概念时,经常会死记硬背其内容,并没有对公式、定理的适用范围、具体应用进行充分考虑,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反例来强化基础知识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基础内容。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时,其判定方法是“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边及其夹角相互对应相同,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在实际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对判定条件中的“夹角”有深刻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将“夹角”改成“一边的对角”,然后让学生自己做题,思考结果如何。学生根据改变后的条件进行证明,就会发现将判定方法中的“夹角”转变成“一边的对角”以后,两个三角形和明显不是全等三角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学生还会意识到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只有“边角边”的原因,而没有“边边角”的原因,加深了学生对“夹角”的认知。
对于初中数学,有一部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的引导学生从正面对知识进行探索,学生经常会感觉难以理解,或者对知识内容模糊不清,这时教师可以适时的配合反例,从而获取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公式等理论知识很容易被学生搞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易混知识,构建适宜的反例,帮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感知应用数学知识,同时也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无理数与有理数”的相关概念时,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各组学生探究“两个无理数的和或差肯定是无理数”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有的学生表示是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还有的学生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就可以举出反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得出结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无理数的和或者差是有理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两个有理数的和或差是否是有理数?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就会对无理数、有理数的概念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理数、无理数的相互关系的认知。
初中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连贯性,很多时候上一个结论就是下一个规律的基础,同时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性、条理性,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正确的找到答案。初中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反例引导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便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的利用反例来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并促进学生思维缜密性的形成。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反例应用的合理性,因为初中生本身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思维还存在局限,所以教师在引入反例时要充分考虑到反例本身的可行性。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反例与推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缜密思维。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自然数,n2-3n+7都是质数”这一问题时,教师在课堂上指引学生从反例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将数值带入式中,如从n=0开始计算,当学生计算到n=6时,就会发现n2-3n+7不是质数。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对于自然数,n2-n+11都是质数”学生通过反例举证,就可以得出当n=11时,命题是错误的。在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反例的引入,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并引导学生加以改正,同时反例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补充知识体系,能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极大帮助。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反例来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理解,这样可以带给学生很深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感知数学知识。例如: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具有形象、直观、说服力强等优势,很容易被学生认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反例的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应用数学知识,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可以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