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综述及展望

2019-08-22 10:02张烈琴陈长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年8期
关键词:空间文化研究

张烈琴,陈长瑶,b

(云南师范大学 a.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b.泛亚商学院,云南 昆明650092)

1 引言

城市文化空间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组成的代表人类城市文化生活实践的空间

载体,对社会发展起着维持、强化和重构作用,同时也是文化诉求展现与表达的舞台。由于地域特点、历史文化、人群习惯、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城市文化空间研究复杂多样,基于其形成与发展模式,以及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要求,城市文化空间理论与实证研究亟需深入开展。

城市空间建设与区域发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城市文化空间作为城市物质、精神和制度空间的载体,常常缺乏有效的维护和建构规范,城市文化空间文脉缺失与断裂带来的城市问题越来越突出,但相应研究尚停留在城市规划、城市文化传承、城市文化空间的特征分类等方面,实证研究涉及的区域有限,现有研究对城市文化空间的演变机制、空间配置、重构优化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对城市文化空间的提出发展、重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从“城市—文化—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角度提出城市文化空间研究发展的展望,以期为未来的城市文化空间研究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2 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的文献资料概况

关于城市文化空间的研究,笔者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在中国知网中以“城市文化空间、城市文化、文化空间”为关键词进行中文核心期刊检索2018年12月之前的文献,得到条目1257条,其中最早一条文献检索条目出现在1991年,与“城市文化空间”相关的条目有95条,与“城市文化”有关的条目76条,与“地方文化、历史街区、文化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条目约162条,与“文化空间、城市空间、公共空间、公共文化空间”相关的条目约900条。其中,硕士论文153篇、博士论文47篇,占学科分类最多的是城乡规划与市政方向83篇、城市经济方向81篇。

导出以上与关键词查询的“城市文化空间”相关的文献,得到有效文献1236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输出软件,将频次5以上的关键词成图在Timeline视图中,从中分析可见对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的大体状况(图1)。1991年,关于城市文化空间的研究首先起步于文化空间研究,从2003年开始城市文化、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文化空间、文化价值、城市空间等研究集中发展,到2013年文化遗产、文化创意、文化景观、文化机构、城市更新等研究主题密集发展。目前,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的文化人类学、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生态、空间结构布局等相关研究主题相互协调、与时俱进发展。

图1 1991—2018年城市文化空间关键词时间研究脉络

图2 城市文化空间研究关键词直现网络

图3 CNKI1991—2018年城市文化空间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

在CiteSpace软件中的Toggle line shape输出城市文化空间研究关键词直现网络(图2)可见,目前研究中的城市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城市、文化机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遗产、空间生产、城市更新这8个关键词与城市文化空间直接联系。在中国知网中对图1所选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得到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3)。由图3可知,与城市文化空间研究最密切的关键词依次是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城市文化、非物质遗产、传统文化、城市空间等。而国内以“城市文化空间”为主题的专著鲜见,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中仅有两本,一本为刘合林的《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利用——构建文化城市的新路径》,该专著对城市文化与文化城市的研究进展做了详尽综述,并以南京文化城市为实证研究对文化城市的理论探索做了系统阐述,探讨了文化城市的城市文化战略;另一本为周烨的《城市文化空间与“齿轮效应”》,通过研究温哥华城市的发展规划与文化实践,总结剖析了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提出了协同驱动城市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齿轮效应”,是指导城市转型与发展的重要的理论与实证借鉴。

3 国内城市文化空间研究重点内容

国内学术界及有关学者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大规模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近20年时间,研究涉及生成、类型、特征、地位、功能、作用,评价、思考、启示,演变、构建、设计,以及相关案例时的空演变和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等多个方面,涉及学科从文化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延伸到文学、历史学、美学、哲学等。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本文选取理论发展、特征类型、机理演变、优化重构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3.1 城市文化空间理论发展研究

城市文化与文化空间研究与时俱进、协调发展,学者们对城市文化空间研究逐渐丰富和深入。文学界1995年提出了文化空间的开拓[1],之后从文学作品的再次商品化与消费化视角研究了文化空间的拓展[2]。武廷海基于城市规划学,研究了城市文化空间物质环境的内部蕴涵与意义[3];吴良镛分别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区分了城市文化的分类与其相应的作用[4];张锦秋指出,城市形成与建设过程中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就是城市文化[5],它们集中构成了城市文化空间;陈虹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空间”的定义,得出“文化空间”属于人类学概念,并具体体现为文化—时空的一体化[6];刘杨、徐泽认为城市文化空间属于公共场所,起着记载传播、生产消费文化的功能作用[7];申啸晗认为城市文化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润滑剂”,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引擎[8]。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含义最终认定方面,秦朗、王承旭认为城市文化空间属于一个历史文化场所,具备被大众居民普遍认同、参与的性质[9];张学昌认为合理对待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权利,关乎世界城市化与我国城镇化的方向、质量乃至历史命运[10]。基于城市文化空间视角的各类研究也顺势兴起,如博物馆创新管理[11],旅游机制研究[12]等。

3.2 城市文化空间的特征类型研究

国内学术界及其相关学者根据时间、功能、尺度、形态、属性、构成、表现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及视角,对城市文化空间的特征、类型等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相关文献的依据、分类标准、具体类型见表1。

表1 城市文化空间研究文献与依据、分类标准及具体类型

注:根据相关文献整理[7,13-22]。

3.3 城市文化空间的机理演变研究

国内学者多基于地理学视角对城市文化空间演变机理进行研究。丁凤鸣实证研究了南通城市文化空间的演变形态,指出其演变过程的实质是城市文化的整合,可概括为“秀外”和“慧中”的关系[23];邓克敌通过对内涵、空间等方面的界定,研究此时期昆明城市文化的类型、特征,分析了昆明现当代城市文化形成演变的情况,评价了城市文化传承的意义[24];吴茜婷结合云山屯“文化空间”时空变迁的社会发展条件,具体研究了其文化空间的保护措施,补充完善了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设计和管理的理论依据[25];刘润等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都市文化空间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认为关注城市文化空间对配置的文化空间资源与政策,促进城市文化发展与建设意义重大[26];王钧、李星明分别探讨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空间和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演化机理[27,28]。部分学者的研究还关注了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与阅读的文化空间,以及作家本身创作空间的文化性研究,这既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课题,也是对城市文化空间时空演变的多方向研究,如评述《孟姜女传说》的文化空间[29],解读丁玲小说创作中女性创作的文化空间[30],研究《白鹿原》中缔结的社会文化空间关系[31]等。

3.4 城市文化空间的优化重构研究

近年来,关于城市文化空间的优化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实证研究等方面,以重塑文化空间为目标,探讨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空间转向[32],具体如武术文化空间的功能[33]、侗族鼓楼的文化空间内涵[34],以及历史文化村镇、名城、古城保护规划的文化空间保护与再生研究[35-37],还有基于地方感理论的景观文化空间优化[38]。此外,胡亮才从城市文化的空间建构角度探究了城市文化空间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动因之间的关系[39],城市文化空间构建分为实体文化空间构建和心理文化空间构建[40],诸如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空间格局及其重构[41],苏州沧浪亭文化空间的建构、解构与重构[42],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州早茶文化空间建构[43]。王琛芳基于文化消费视角,研究了城市文化空间布局的结构与内容组织层面,据此提出文化空间建设要求,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19];胡惠林提出城市文化空间构建的非城市化文化建构,从外部性和内部性两种形态出发构建了不同形态的城市文化空间与精神心理[20]。关于文化空间的优化重构、解构与建构涉及的研究众多,研究取点特别,有助于形成对比研究,丰富研究体系。

4 国内城市文化空间研究评述

城市文化空间在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不尽相同,研究重点、方向时间差异性较大。学者们重点关注区域城市文化定位,丰富了城市文化资源、文化内涵演化的时空整体性,研究城市“文化空间”的演化机理,开拓、重构、解构与建构,空间转向,特征功能内涵,保护传承再生与优化,文学作品产生的文化空间分析。即注重了单向度上的文化走向研究,而没有对城市文化空间理论、跨学科研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部分研究重点缺乏深度。

4.1 理论发展研究:轻理论、重实证

国内对城市文化空间的认知,最初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20],侧重于对城市文化空间分类的梳理,面对文化商品化、经济化趋势,这一认知难免有局限。城市文化空间在时空变化上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不论是物质空间还是非物质文化空间,只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地区历史见证印记,以及现代文明浸化的场所都是值得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空间。然而,涉及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几乎没有。近年来随着文化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作用,国内研究越来越多涉及对城市文化社会空间时空演变形态、演变机理、结构功能的研究,以及生态保护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空间发展实证研究,特别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和部分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区域或是历史文化浓厚,或是现代化新兴城市,但对大多数经济、文化资源一般性大众城市的文化空间发展研究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社会软实力的提升和区域的统筹发展。

4.2 特征类型研究:轻内涵、重形式

基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视角成果虽然较多,研究理论和对象相对丰富多样,但特征类型研究的跨学科融合不够深入,研究成果偏重各学科的自身理论,且多特性研究,重在梳理,仍以传统视角为主,就空间而论,对城市文化空间的特征类型认知不够明确,特别是将公共文化场所、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空间等狭义地全部理解为城市文化空间,只是在形式上区分,文化空间内涵的深入研究不足。城市文化空间特征类型研究具有特殊性,虽然有学者们将其单向度地拿出来进行研究,但只是表明城市空间文化特征分类研究需要与时俱进地细化剖析,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不仅需要这样的细化,更需要在内涵、传承与更新上对城市文化空间整体上进行展望与把握。

4.3 演变机理研究:轻系统、重局部

城市文化空间演变机理研究对“城市—文化—空间”互动统一关系的理解肤浅[44],系统性研究缺乏统一共识,对其演变和特征揭示不够全面,从地理、经济、生态、政策、历史等单方面进行思考,忽视了“人”在文化创造传承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及其引发城市文化空间变迁、“文化—人—地域环境”之间的关联性[45],对文化本身形成、发展的地理、历史、社会因素的关注程度不够,以至于难以从时空角度反映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综合效应机制。随着经济与文化关系互动的进一步深入,城市文化空间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催生了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的新方向和新任务,如宽泛包容的城市与乡村、现实与虚拟的文化空间比较研究,以及旅游、移民、留学等跨区域人类活动对城市文化空间变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亟需以地理学“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综合多种学科地对城市文化空间进行系统性研究。

4.4 优化重构研究:轻建设、重规划

城市文化空间优化重构研究更多是注重在以实体空间为基础上的空间建构,而对精神、制度文化空间研究方面有所欠缺,甚至是关注严重不足[46]。研究重视城市文化机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艺术装置等具体的实体文化场所,忽视了区域文化联系、整体文化氛围、政府的文化管理服务等虚拟文化空间研究。优化措施倚重规划对策,但建设却着眼于当下的短期效益,轻视长远持续效益,导致城市文化空间优化调整、整合重构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应对措施缺乏,这些综合影响了城市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5 城市文化空间研究展望

当前城市文化空间面临着城市空间蔓延、文脉断裂、环境污染、过度商业化、城市文化底蕴不足、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较低、发展创新观念不强、文化人才缺乏、文化品牌与影响力有限、文化交流程度等复杂多样的内外部环境,虽然目前已有研究对城市文化空间时空演变机制、特征类型、优化重构等的内容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但对其演变机理的关联性、文化与社会人居环境的协调研究、人地关系演化规律、区域文化特殊性等缺乏系统性研究,在协调城市发展问题与优化城市文化空间上仍需持续进行研究。未来城市文化空间研究应从地理学研究出发,厘清“城市—文化—空间”动力关系系统,重点关注人、地、人地关系及其使用过程、演变机制、发展效应与优化建构等方面,分别完善以下方向研究,以指导城市文化传承与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新兴城市文化空间规划与建设、现代文明文化融合与发展,促进城市社会文化与城市空间和谐发展,形成城市文化空间地理学科系统研究体系。

5.1 城市文化空间理论与动力关系系统研究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内核,空间则是城市存在的载体和场所依赖,城市、文化、空间之间的互动关联系统是城市文化空间建构与反建构的基本对象(图4)。城市文化空间建构与反建构需要协调文化资源现状、城市形象需求和空间要素承载能力的顺应关系,也要处理好城市文脉传承与更新、文化存在的资源与社会意义、空间发展的影响与依赖等反向关系。在文化资源禀赋尺度,结合历史传承资源与现代文明资源,活跃创新城市文化资源积累,增强城市文化空间持久存在的底蕴与生命力,在城市发展尺度,利用自身文化价值资源与文化经济发展成果,形成自身城市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形象,打造特色文化时尚,并加强培养懂文化、懂营销、懂管理的复合型专业性文化创作、策划、管理、经营人才,在空间建设尺度,秉持以人为本与自然同在的文化空间繁荣理念,融合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保护城市文脉,尊重自然、尊重人情,营造城市文化空间生活生产氛围,传承物质与精神以及生态文化空间。只有重视城市文化空间多学科理论融合研究,厘清“城市—文化—空间”相互关系,城市文化空间才能从根源起实现长足发展。

图4 城市、文化、空间关系系统

5.2 城市文化空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研究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扩张、居住区位条件等发展环境的变化,城市文化空间逐渐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演变,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角度出发,辨证看待“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研究城市文化空间的资源要素结构、社会需求、空间布局、功能价值及其关系,构建文化—空间的内在联系。从“人”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文化空间应有的“人文关怀”;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出发,注重人居环境,人的多样性文化需求特征与变化,文化利益主体人群的要求与价值;从“地”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态环境,资源价值、再生的可能性、承载力、地域内涵、时空演变特征、发展规律与趋势,着眼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下城市文化空间的特征形象与功能结构、互动影响及时空演变机理、优化重构与发展效应,形成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效应与优化重构相适应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理论实证研究体系(图5),致力于城市文化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

5.3 城市文化空间变化的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

城市文化空间形成与发展虽然各具特色,但通过对比研究,不仅能找出城市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特征,还能发现城市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总结城市文化空间演进规律找寻更充分的理论依据。立足城市文化禀赋条件与文化资源积累,以及城市经济与城市文化发展现状和社会人居环境的文化要求的基础上,应综合多学科研究视角,从多地域、多尺度、多类型、多特征的实证案例出发,对当前城市文化空间形态与发展路径进行归纳与总结提炼,比较传统历史文化深厚城市与新兴城市文化内涵的共性与个性,提出符合国情社会区域的城市文化空间研究范式。从城市文化空间承载实体(如文化广场、歌(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学校、旅游景点等公共建设型城市文化空间,以及城市特色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空间虚拟载体介入(如城市历史文脉、现存文态、文化形象、口头或技艺传承性特色文化资源)出发,分类型、分尺度、分区域、分特征、分民族、分特色研究其在城市文化空间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分析城市文化空间所缔结的社会结构、经济环境、民族关系、节庆民俗、文化氛围,以及新兴文化空间、传统文化空间的共生、融合与差异冲突关系,探讨城市文化空间深入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与优化路径,建立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作用—过程—机理研究体系。

图5 城市文化空间系统研究体系

5.4 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效应与优化路径研究

首先,城市文化空间从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弥补过去城市空间研究多集中在经济、生态、政治、政策等方面,以城市文化空间的物质和精神为研究对象,综合城市文化空间的时空变化影响因子、功能—结构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规划,避免规划方针产生局限性和片面性,力求“多规合一、全面分析”,有利于完善城市空间建设功能分区。

其次,城市—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研究将渐成体系,会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终极目标,城市发展的多要素研究将得到广泛重视,其深度和广度应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城市文化空间软实力的发展潜力、管理引导、交流要素将大大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研究需求。

第三,从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加强城市文化空间与其他各类空间的关系,探讨城市文化空间引发的城市空间博弈、融合,以及相关就业结构、居住地域、人口结构、人居环境等具体变动,分析城市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下的“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应,以文化的社会价值为前提,探索区域城市文化变迁、植入、再生、输出的适应情景,从文化的传承理念、凝聚力、辐射力、氛围感、文化—生态机制、经济价值、社会效应等方面探讨维护城市文化空间、提升城市文化空间质量的路径与方式,特别是研究城市空间如何被文化再加工以适应现代消费文化。

最后,进一步提高新经济、新环境时代下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自强性”文化内涵,兼顾各方利益需求,统一体现城市文化空间效率与公平的辨证思维,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与形象的民族性和开放性,回归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理性与规范性,协调平衡城市文化空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空间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