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天泉先生在笙的发展和改革中是中国笙界的第一人,不仅在笙独奏曲创作方面有所造诣,更是把笙这件传统而古老的吹管类乐器带上了独奏舞台。在音乐教育事业上为中国民族音乐笙演奏方面培养出大量的优秀演奏员,并且结合演奏经验撰写了很多至今都在使用的笙演奏教学教材。
【关键词】胡天泉;笙;《凤凰展翅》
【中图分类号】J632.12 【文献标识码】A
胡天泉先生是我国少数的享受国家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文艺将军”,胡天泉是我国国家一级演奏员、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笙演奏首席及艺术总监、山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等,获得众多荣誉。享有中国笙界第一人盛誉的胡天泉,在笙的发展道路上是一个功不可没的人物,在这个里程碑式的道路上也是丰功伟业。他的艺术成就涉及到笙独奏乐曲的创作、簧片的改进、笙演奏技巧的创新等方面,为我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无法替代的重要贡献。
胡天泉的一生将近七十年都在从事笙的演奏与教育工作。他一生都在为笙的发展而努力,胡天泉先生不仅将自己的演奏技术推向了巅峰,而且通过自己的演奏经验在笙的演奏技法上作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与突破,创作了不计其数的的优秀笙独奏、合奏作品。胡天泉先生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事业,并且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1953年,公安军文工团发现了19岁的胡天泉的精湛演奏并使他参军来到首都北京,并登上了人民的艺术舞台。在部队,胡天泉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也不再为了生存而担忧烦恼,胡天泉先生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他所热爱的民族音乐中去。1956年,胡天泉先生专职演奏笙,开始了他全新的艺术人生。
在胡天泉演奏笙开始于他13岁的时候,发现笙距今虽然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当时时代战乱以及当时的劳动生产力落后以及传统笙的音域狭窄,只有17管13簧的传统笙,一直到了建国初期,传统笙也是一直被用作合奏、伴奏,在独奏曲方面虽也有独奏曲,但是局限性特别大。于是,胡天泉先生与他的挚友也是当时乐队的指挥著名作曲家董洪德先生,在北京民族乐器厂的协助下,成功的地改革了这件传统的乐器。将传统笙原来的17管13簧改进成17管17簧,大大增加了传统笙的音域和表现力。并且在之后的不久时间,胡天泉先生找到了著名的作曲家董洪德先生共同创作了当时第一首表现新中国成立喜悦的笙独奏曲《凤凰展翅》,传统笙不再是作为伴奏乐器登上舞台,而是重新登上了独奏舞台。《凤凰展翅》的问世,在当时的笙界乃至整个文艺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正如同这首独奏曲的名字一样,自由自在,展翅翱翔。
《凤凰展翅》这首笙独奏曲的问世,标志着笙无在指法、技巧、旋律线条等方面都有了一个突破性的改革发展,也使得笙未来的教育事业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另外,两位共同创作的笙独奏曲《芦笙舞曲》也同时获得优异成绩。《芦笙舞曲》是描写阿细青年在月下轻歌曼舞的美好画面。这两首笙曲,一首是传统笙的变革,也是传统笙无论从演奏还是教学方面的突破;第二首《芦笙舞曲》使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芦笙更加系统地走上舞台。
年轻的胡天泉先生满载荣誉回来,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但胡天泉先生并没有因此殊荣而自满,而是戒骄戒躁,将笙的演奏与创作更加系统化发扬光大。时至今日,胡天泉先生仍以满腔的热血与激情投身于笙的演奏与教学事业中。他说:“大师是别人命名的,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演奏员。”这种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更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
纵观胡天泉先生笙艺术的发展之路,胡天泉在几十年的学习与创作中体会到要用创作、乐器改革、演奏技巧三结合的方法,即创作促进乐器改革和演奏技巧的提高。他还发展创造了超音、拂音、顿嘟等三十余种独具特色的演奏技巧。这些演奏技法不仅丰富了笙的表现力,而且更为后来的笙演奏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胡天泉先生在遵循传统和音、和弦的配法规律的同时,灵活运用并加入了三度、六度和音来替代传统和音。长期魔鬼般的训练演奏和大胆的开拓创新精神使得胡天泉先生的演奏风格形成了“刚柔相济、声情并茂、刻意求精”的演奏特点。
胡天泉先生与同时代的器乐演奏家一样,受到了当时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演奏作品的风格和曲调大多受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影响较深。例如,生活在黑土地上的笙演奏家唐富先生长期生活在东北,东北人以游牧、围猎为生,形成了东北人豪爽豁达的性格,所以唐富先生所创作的笙独奏曲大多具有浓郁的东北民间音乐的色彩,风格大气豪放;相反的,著名笙演奏家雷建功先生出生在江苏省,工作在南京市,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受到昆曲评弹的熏陶,所创作的笙曲如《太湖渔歌》《饮泉招鹤》都是描绘江南婉转唯美的音乐画面;而生活在山东的胡天泉先生,受到家乡的民歌、柳子戏和吕剧的影响,创作出的《挂红灯》《出水莲》等都尽显齐鲁大地的本色。
笙是一件吹奏乐器,胡天泉先生在演奏的时候,气息的控制驾驭自如,只有将气息的控制在感情的控制之下,才能达到内在的运用自如。因此,在他的演奏中,之所以将乐曲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离不开自如的气息运用。在演奏情绪激昂的曲子的时候,他的演奏气势磅礴,颗粒性十足。如《石油贊歌》,将石油工人夜以继日工作的冲劲和力量通过演奏表现犹如身在其中。当然,也有细腻柔美的一面,如在《南海渔歌》中,胡天泉的演奏将美丽的西沙群岛上,渔民们辛勤劳作,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和谐景象,通过抑扬顿挫的气息控制与把握达到恬静、圆润的音乐呈现。
不仅如此,胡天泉在笙的演奏技法方面也做了特别多的贡献。如《凤凰展翅》中的呼舌,就是胡天泉先生在一次去动物园观察孔雀,并在刷牙漱口中联想到用同样的方法运用到笙中,惟妙惟肖的模仿凤凰展翅,这就是后来笙中独有的演奏技法——呼舌。演奏呼舌的时候需要注意喉部肌肉一定要放松,并将舌头尽量向后缩,用气息带动舌头快速前后抽动。三吐音的运用也是胡天泉先生借鉴弹拨乐器所独创的演奏技法。吐音是笙演奏非常基础的演奏技法,三吐音也是在单吐音和双吐音的组合基础上形成的。如:《草原骑兵》中三吐的运用不仅能很好地模仿马蹄声的鲜明节奏型,更是通过三吐音的使用将骑兵的情绪紧张,英勇向前的情绪表达得惟妙惟肖。
除此之外,胡天泉除了是一位笙演奏家,还是一位笙教育家。几十年来,他的学生遍及海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人人皆知的笙演奏家。如优秀的的笙演奏家李光陆、雷建功等。音乐即是这样,需要创新,更需要传承,创新需要我们开阔视野,结合中外古今。传承更需要演奏者在对传统保留优秀的地方之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现在,胡天泉虽然年过花甲,但仍有着不懈努力和对笙艺术研究的赤诚之心。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凭着自己不懈努力的追求,使自己的笙演奏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光辉的一页。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乐坛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易琴.胡天泉笙演奏风格研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0.
作者简介:陈鹏瑞(1994—),男,沈阳音乐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笙演奏。荣获第五届中韩民族音乐交流金奖;2009年“校长杯”青少年组金奖;2012年“金石杯”专业组金奖;2015年辽宁省民族器乐大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