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风雅与江南韵味

2019-08-21 02:14钱小龙
北方音乐 2019年12期
关键词:沪剧戏曲艺术

钱小龙

【摘要】戏曲艺术作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瑰宝,从京剧、昆曲、越剧等为人熟知的戏剧曲类到地方戏剧艺术,都受到了国家的大力保护和发展。沪剧作为上海当地的剧种,近年来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上海作为我国较早开放的大都市之一,其在文化上呈现出极大的多元性和创新性。沪剧是融合了花鼓戏、海派文化及江南丝竹音乐的戏曲艺术,想要了解沪剧音乐特征就要从其伴奏中的“丝竹之音”谈起。本文将从沪剧的发展史及其伴奏音乐风格分析出发,探索沪剧风雅背后缭绕的江南韵味。

【关键词】戏曲艺术;沪剧;海派文化;江南丝竹;申胡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民众对于民族艺术传统溯源和保护工作也达到了高潮。戏曲艺术作为地方音乐、语言及伦理文化的艺术体现形式,以其较高的艺术性和民俗性获得了国家的关注。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式,戏剧艺术涵盖了服化道、剧本、舞美以及器乐等多个艺术实践层面,并体现着浓厚的时代精神和地方文化记忆,因此具有着非凡的多元化文化价值。

沪剧作为上海及海派文化的艺术代表,其在上海地方戏剧艺术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沪剧艺术起源于花鼓戏,又在发展中融汇了浓重的地区文化,承载着上海人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其走向成熟的百来年中,诞生了《芦荡火种》《挑山女人》等多部优秀剧目,伴奏乐队形制也从“对子戏”时期的胡琴、鼓板和小锣各一副演化到具有成熟体系的沪剧丝竹乐队。因此,从其艺术特性来看,沪剧音乐具有着江南丝竹音乐的艺术特色,又带有上海开放的城市特征,是研究我国传统音乐发展的生动案例。本文将基于当下的研究热点趋势,以沪剧伴奏为切入点,梳理沪剧与江南丝竹乐的关系,评鉴沪剧风雅与江南韵味的艺术碰撞。

一、沪剧的发展与江南丝竹的融合

“江南丝竹”是起源和流传于江浙一带的一种传统丝竹乐形式,由丝弦乐器及吹管乐器,例如竹笛、二胡、琵琶、笙、箫等组成,其乐队编制较小,约三至七人不等,除作合奏乐以外,其还对江浙地方戏剧配乐风格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且均体现出了不同的艺术特色,例如黄梅戏擅长运用竹笛,昆曲善用“南派曲笛”“江南洞箫”,而沪剧则更多用二胡(申胡)作为主奏乐器,彰显戏剧情感。各曲种对于丝竹乐运用的差异性与其自身故事风格、唱腔风格和发展历史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要理解沪剧的“江南韵味”首先要从沪剧的发展史说起。

在上海还未发展的时期,黄浦江沿岸流传着田头山歌——“东乡调”,沪剧便脱胎于此。在这一起源阶段,其与江南丝竹并无联系。至十八世纪末,基于这一村野小调,体现乡村生活的、以说唱念白结合民间歌舞的“花鼓戏”逐渐成型,从“对子戏”起源,运用二胡、竹笛、云板进行伴奏。在花鼓戏传播过程中,其与江浙各地特色相结合,又产生了不同的地方剧种,并最终在江浙村镇中蔓延开来,沪剧前身——“滩簧”便起源于此。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滩簧传入上海城市,并与舞台艺术、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加上上海开埠,文化多元性、高雅性不断提升,以“昆曲”为灵感的艺术家们逐渐完善这一曲种,并将其易名为“申曲”。同时,辛亥革命后,江南丝竹乐也在上海地区广受欢迎,民间乐团“清音班”走上了大众娱乐舞台。在这两个艺术形式大力发展的阶段,以“江南丝竹”为特征的伴奏风格才开始与沪剧这一曲种相互融合。随着大众审美的变化,沪剧的唱腔开始发生转变,江南丝竹的传统旋律模式,例如《紫竹调》、行街、三六等进入了沪剧曲目中,使得其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音乐特色。

二、沪剧音乐在伴奏中的艺术表现——以主胡(申胡)为主例分析

(一)沪剧中以“主胡引导”的伴奏形式特征

由于受到江南丝竹音乐及乐队编制的影响,沪剧传统曲目具有着绵远流长、曲音婉转的音乐特色,且多使用支声复调伴奏技法,也较少使用打击乐及念白,而更偏好于长腔长板。虽因时代变化,其曲目和人物个性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短弓的使用率明显提高,例如,在刻画英雄人物时,伴奏常用短弓体现人物气概。但无论如何,以二胡为主奏乐器的艺术特性一直保留了下来。因此,主胡(申胡)作为呈现曲目风格的乐器,其在沪剧伴奏中的运用可谓达到了极致,在弓法、指法、滑奏技巧等方面都传承了丝竹乐的独特韵味。主胡不仅是乐队演奏的“领头人”,而且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演员的唱作表现,因此,主胡在沪剧演出中的作用也被称为“保调托腔”,即指在演奏过程中,其对于旋律、节奏的把控以及演员唱腔、情感的控制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主胡在“保调”中起到的作用

“保调”指代的是主伴奏乐器在戏曲演奏中对演唱者及乐队成员在节奏、音准、强弱拍的音乐表现力等方面的控制。由于我国传统音乐及曲艺善用散板的特性,在演出过程中对于伴奏和演员演唱节奏的把控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一旦伴奏与演员脱节,戏曲演出就会呈现杂乱无序的听感。主胡需在表演中与演员配合紧密,依照其对唱段旋律、情感、唱腔等的处理进行磨合、调控,这是保证戏曲演出成功的基石。由于沪剧在曲目风格、现代化演变、节奏型等方面的多样性,沪剧伴奏不仅要有传统江南丝竹乐中长板过门的绵长优雅,更要把握新沪剧艺术中对于“短弓”“切分弓”的创作运用。恰到好处的“保调”处理,不仅可以让演唱者流利完整地完成唱段,更可以极大地提高演出的音乐整体性和情感效果。

(三)主胡及丝竹乐队在“托腔”中起到的作用

主胡“托腔”在沪剧演出中的地位更是无可替代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胡“挥头”在演唱者起调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领头作用,其一般通过结合长弓、滑音等演奏技法,将乐队和演奏者的大致节奏速度、演唱音准以及唱段情感铺垫起来,以确保演唱者更好地进入唱段情绪。其次,沪剧运用的支声复调伴奏技法使得“包腔”成了主胡的另一大职责,其一般通过加花等演奏技巧,演出不同于唱段旋律的支线伴奏旋律,以丰富戏曲听觉上的立体性、层次性,在沪剧善用的“长腔长板”中尤为突出。“包腔”可以较好地修饰演唱者在唱念技法上的演出失误,确保整体听感良好。最后,主胡和丝竹乐伴奏在唱段进行中还有着“垫”和“托牢”的重要职能。由于沪剧常用散板,其唱腔、演唱速度兼具不確定性和节奏型特征,这一“乱中有序”的音乐特性更需要伴奏乐队与演唱者紧密配合。“垫”和“托牢”就在这一环节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乐队不仅可以帮助演员在长音、长腔演唱中避免单一音高的枯燥性,利用颤音、揉弦等展现器乐演奏特色,又可很好地掩饰演员气口,确保音乐的绵延韵味。

三、结语

沪剧艺术作为上海地区的艺术文化瑰宝,其体现着江南丝竹音乐的深厚历史,又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对于艺术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沪剧艺术的发展背景、海派文化的风雅以及传统江南丝竹伴奏的音乐特性理解是传承这一艺术文化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元素。只有保留了这三大艺术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融汇当代元素,才能确保沪剧艺术灵魂在当下的艺术市场环境中熠熠生辉并长久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曹凌燕.民俗学视野下的沪剧研究[J].艺术百家,2013(z2):345-349,338.

[2]张佳林.沪剧主胡演奏技艺[J].戏剧之家,2016(1):25-26.

[3]宋寿胜,解军.近代以来上海沪剧演出场所变迁[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5):18-25.

[4]留生.从三本专著看”江南丝竹”的学术研究[J].黄钟,2017(4):142-149.

[5]倪淑萍.简论江南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音乐探索,2018(1):59-64.

猜你喜欢
沪剧戏曲艺术
上海举办校园沪剧大赛
浅析琼剧艺术的发展
戏曲艺术生存之我见
演戏就像凉水泡茶慢慢浓
舞台灯光在戏曲艺术中的意义
浅谈广西地方戏曲如何继承和发展
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黑土评剧迎来希望的春天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论戏曲舞台时空的特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