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梆子作为山东省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在山东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其激昂高亢的唱腔、朴实的舞台效果和包容兼并的故事主题风格等艺术特色愈发受到艺术界的重视。但受传承人性别限制、艺术风格与豫剧相近、地方剧团数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山东梆子的受众市场与其包涵的艺术价值仍不相匹配。从政策指导扶持,以内容推广形式,构建人才体系等方面着手,是推动山东梆子更好发展的可行之道。
【关键词】山东梆子;现状;发展;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J211.22 【文献标识码】A
一、山东梆子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起源
山东的戏曲活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梆子戏作为其中一个特色戏曲形式,从起源和衍化都带有独特性。从时间上看,起源于明清时代的“诸腔竞胜”时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从来源上看属于“舶来品”。根据清代乾隆年间的《秦云撷英小谱》《歧路灯》等记载,梆子戏最早兴起于山陕一代,后经河南传入山东。齐如山《中国戏剧源于西北》一文中说:“……梆子腔……来源于陕西的秦腔,如山西的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的梆子腔、老梆子,山东的曹州梆子、青州梆子等等。”可以说,山东梆子是外地戏曲的种子在山东地区生根发芽后,经历了兴衰交替的发展演变过程,结出的艺术之花。
(二)特点
从音乐本体的角度来看,山东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充满力量感和感染力,这与山东梆子的特定的戏剧题材内容不无关系。题材上,以宏大的历史题材为主。如《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中共收录山东梆子41部,可大致分为“征北英雄戏”“侠义英雄戏”“包公戏”和其他。其中有24部位英雄题材戏剧,超过半数。其中又以北方边境军民抵抗外敌的征北英雄题材,如《董家岭》《辕门斩子》《杨宗保探地穴》《天门阵》《破洪州》《八郎探母》等,以及侠义英雄题材的有14部。此外,侠义英雄形象在山东梆子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题材主要需要通过特定的表现形式来诠释,内容形式要相得益彰。
(三)发展过程
自传入山东并发展成为固定的地方剧种后,山东子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跌宕起伏和兴衰交替。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一是蓬勃发展期。自明清两代传入伊始,山东梆子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从后续发展上看,流传至山东各地后经历了蓬勃发展期,曾流行于小半个山东,并在鲁西南地区出现汶上大曹班、定陶大兴班、巨野大姚班等专业班社;与当地戏曲和方言等结合后,衍化出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平调、东路梆子等风格各异的梆子腔戏剧种;二是徘徊摸索期。新时代特别是建国初期,在国家“戏曲改革”导向的指引下,山东戏剧工作组对包括山东梆子在内的26种地方剧种、2054个剧目进行搜集、整理和汇编。山东梆子也得以有一次全面深刻的“自省”。但也正是在相同时期,即上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豫剧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四大地方性剧种之一。与此同时,山东梆子却因自身定位和传承人以及班社人才的流失问题,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徘徊摸索,陷入发展的低谷期;三是复苏繁荣期。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2008年,山东梆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涌现,更多的艺术人才为传承这一地方剧种贡献聪明才智。
二、山东梆子在发展中出现过的几个问题
上文提到,山东梆子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中既有蓬勃繁荣,称之为“齐鲁有饮水处皆唱梆子”也不为过;也有“珍珠蒙尘”的沉寂暗淡期。究其原因,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对自身艺术形式的定位不够清晰。因为其“舶来品”身份,加之与豫剧不解的渊源,在上世纪50年代豫剧兴盛后,山东梆子急于与姊妹剧种缩小差距,导致走了弯路乃至错路。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如何对待豫剧的态度上。有些地区梆子社班在传承和表演山东梆子时,经历了完全模仿豫剧和完全摒弃豫剧的两个极端,致使丧失剧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传统精髓曲牌越来越少。
二是在沿袭传统还是推陈出新上摇摆不定。加上自身发展的弱势,以及1986年山东省梆子剧团解散这一客观原因,山东梆子在上世纪末更加一蹶不振。随着非遗的保护工作和2013年“十艺节”在山东举办,近年来,《古城女人》《两狼山》《圣水河的月亮》等一批山东梆子大戏相继涌现,部分剧目参加了中国艺术节,荣获文华奖,一度沉寂的山东梆子,又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三是代表性剧团变动的影响。建国初期,很多山东梆子转改为豫剧团。越靠近河南地界的山东梆子越容易被添加豫剧的味道,原汁原味的梆子戏生存空间受到挤压。1986年,山东省梆子剧团解散,代表性大家愈发难以出现。仅剩的少数山东梆子班社只能依托频繁的演出维持生活,探索新表演形式或曲目的动力受到制约,进一步迟滞了梆子的发展,使得本来就逐渐走向凋敝的山东梆子更加一蹶不振。
三、对山东梆子的传承的几点思考
艺术形式随着时代变迁发展。流行音乐表现形式受时代影响至关重要。汉代百戏、元杂剧等都曾在山东地区流行。你方唱罢我登场。
要想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山东梆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入手。
一是以学术研究推升山东梆子受关注度。关于山东梆子的研究热度一如山东梆子的发展历史脉络,也经历了变化。就掌握的已有研究成果看,国内关于山东梆子的研究在质和量上都有大幅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不仅关心对梆子音乐本体的理论思考,也愈发重视有对梆子表演的实践指导。关于山东梆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山东梆子的介绍性文章,如代表性曲目、主要艺术风格、题材特点等。但也可以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界学者在关注山东梆子的现状,在思考如何将山东梆子更好地发扬传承下去。这种研究越多,山东梆子所蕴含的艺术特质就会越来越多被发掘出来,也更加有助于帮助山东梆子从现代音乐理论照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
二是借助内容推广形式。上文提到,梆子戏题材大部分以英雄题材为主,反映了戍边卫国将领的英雄事迹以及主持正义的“包青天”形象,这些在中华民族的道德认同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容易引发受众共鸣。如果将山东梆子中描绘的故事以教材、图书等形式整理呈现,既可以满足年长受众对山东梆子的鉴赏需求,还有助于借此加强对青少年受众的爱国和道德教育,能在不同年龄段受众之间搭建共同话题的桥梁,势必更有助于山东梆子这一艺术形式的推广和发展。
三是丰富拓展山东梆子艺术表演形式。山东梆子的题材类型相对集中,且存在衍生现象。如在征北英雄系列多以杨家将故事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向其他人物角色延伸,形成“呼家将”等题材。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提升题材内容的连贯性,总留有续情等待下回分解,但存在的坏处是如何把握受众耐心程度,以及满足受众对前一部剧目的心理预期。在同系列的题材中,内容容易重复。如包公题材中的《下陈州》《铡美案》等剧目中的包拯出场总有鬼神相助,结局也往往以案情水落石出,开心圆满为主。忽略了“文似看山不喜平”新奇性。只有在形式兼收并蓄,学习借鉴其他剧种发展中好的做法;在内容上保留打造经典,不断创造新的题材,最终才能实现既能独树一帜,又不闭门造车的良性发展。
四是提供表演平台加大推介力度。借助当前国家保护和发展地方戏剧的良好环境,以及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进一步将山东梆子介绍给民众,培养固定的山东梆子“戏迷”“票友”。依托山东梆子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演的人才队伍,合理分工。在理论研究和实地演出方面双管齐下。借助省市电视台各种艺术平台,以及民间风俗仪式中戏剧表演等机会,加大对山东梆子的推介力度,为山东梆子提供舞台。
作者简介:靳歌(1994—),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