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学之本质强教育之人文

2019-08-21 10:45王剑刘云强刘英丁士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文精神

王剑 刘云强 刘英 丁士华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网络型、创业型、企业型大学不断涌现,关于大学的界定日渐模糊,通过分析大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比国内外大学的根本职能,阐明大学的本质在于育人。文章探究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兴衰交替过程,指出科学教育衍生的“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造成了人文危机。关注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首在思想先行,重在课程建设,贵在培养方案)可使现代大学在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环境下健康前行。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本质;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112-03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源头,在向各个国家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時间、空间及文化的差异而导致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大学有不同的认识,不同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大学体系,甚至同一民族之间也存在各异的大学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大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且越来越多的学院升格为大学,致使人们对大学本质的认识及大学与非大学之间的界定越发模糊[1]。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一、大学发展历程中探寻大学本质

1.历史发展中大学的演变。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文明,在传承中世纪大学精神的基础上衍生出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意大利大学、培养绅士的英国大学、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洪堡式德国大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多元化大学[2]。亚洲地区的大学作为舶来品,形式上继承着欧洲大学的体系和沿用着美国多元化的模式。现代大学究竟该怎样认识?概括起来,既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关,也和个体的知识水平、社会阶层及价值取向有关[3]。在继承了中世纪大学传统的国家,大学受到社会的尊重及法律的严格保护,大学有着清晰的界定,不是什么样的教育机构都可以称为大学。美国受20世纪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把欧洲传统大学模式与新的大学理念相结合而衍生出许多世界一流大学。欧美以外地区因受佛教、道教的影响,或受犹太教、伊斯兰教的感染,或被儒家文化所熏陶,不同的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明深深扎根于国家千百年,因此外来文明较难融入。

2.现代大学的发展现状。大学自出现以来就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素有“象牙塔”之称[4]。二战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使大学成为“生活必需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成为大学发展的主旋律,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比例明显有所下降,鲜有大师级人物产生;学术研究成为获取名利的终南捷径,学术泡沫越吹越大,最终造成学术腐败。如鱼得水是人与环境相处的最佳状态,然而身在校园的学生却有一种“鱼不知水”的迷茫,对“大学是什么”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为什么要上大学”以及“自身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也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现如今是一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以科技为推动力的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由此衍生的“创业型”大学已站在了时代前列。与此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型”大学的衍生提供了发展平台,一些企业从大学教育中看到了商机,创立了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型”大学,传统大学在社会环境引导下逐渐趋于功利化。

3.明晰大学的本质。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曾提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徐显明教授任山东大学校长时曾提出:大学之大,在于大德、大学问、大爱和大师,大学之学,在于学生、学者和学府[5];拉什达尔(Hastings Rashdall)认为:15世纪的欧洲大学都有着相似的发展趋势,即民族化和国家化,大学和政府达成了一定的默契[6]。结合众学者对大学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学的本质。大学首先要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民族的发展为己任;其次,大学作为学府,是学术发展的风向标,代表着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应当守护古典大学所遗留下来的教育哲学理念,保证其纯洁性,不随波逐流,不随外界环境所改变;同时,大学应具有大学问,肩负起作为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精神文化引领者的职责。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把培养人才置于最突出、最重要、最根本的位置,这是大学的本质所在,也正是其存在的第一要义。

二、基于大学本质分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1.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与科学。19世纪中叶之前,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西方国家的大学也一直致力于探索真理和完善人格[7]。近代史上发生的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人们越来越推崇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和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增加,科学教育的意义日渐凸显并掩盖了人文教育的光辉。科学教育的初衷是征服大自然,提高社会生产力;人文教育旨在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和塑造理想人格。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开始审视科学的伦理性,讨论科学教育的价值,使长时间游离于教育边缘的人文教育重回视线。这与我国自古就有的“道器之争”颇为相似。何顺进[8]以中国传统的道器关系为坐标,在探索文化力与现代大学建设中显示:“道器相长”时期,南开大学从名不见经传的“严氏家馆”发展成名声斐然的国内一流大学;“器消道长”时期,西南联大仅存在了八年,却成为中国大学教育史上的丰碑;“道消器长”时期,学者数量剧增,但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匮乏,其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教育的“本末倒置”。

2.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的边缘化。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很多国家在倾斜资源发展科技,在教育改革中拔高科学教育的地位,造成众多大学出现“科技挂帅,人文靠边”的现象。现代大学的“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之于人文教育就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科学主义”快速成为教育界思潮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人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这种影响强调潜移默化,具有内隐性。(2)在“实用主义”的驱使下,高校树立起“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提高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实现高校就业率的稳定增长,造成了“高校产业化生产,人才订单式输出”的局面,人文教育被选择性地弱化或忽视。(3)教育中出现的“功利主义”颠覆了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学而优则仕”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地位、金钱等成为教育的原动力。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要和谐发展。教育是知识与精神的完美契合,精神是教育的核心,知识是教育的载体。科学致力于讲真求实,培养科学精神。人文讲求人性中的善、美,提倡人性的提升。科学之于教育更多在于体现传授知识和技能,人文则是教育灵魂的体现,人文精神贯穿于人的一生。科学教育为人文教育奠基,人文教育为科学教育指明方向,这样才能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由之路,否则培养出的只能是科学的“空心之人”和空谈人文的“浮萍之人”,均违背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理念。

三、强化人文教育,回归大学本真

现代大学教育需回归教育本真,即培养全面的人,高等教育才能健康发展,因此现代大学需强化人文教育,传承人文精神。

1.强化人文教育首在思想先行。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某一狭隘领域专才的产业化培养和订单式人才输出,而是培养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精神的全面的人才。加强人文教育已在高等教育中达成共识,而实现人文教育的强化则需思想先行。首先,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生活学习中的人文关怀以及日常实践中的人文感受均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唤醒自身的人文精神,自觉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提升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认识到仅仅受到科学教育是不够的,应努力成为全面的人才。其次,作为真正贯彻人文教育的教师,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同时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复兴人文教育不仅是现代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人才质量的战略选择。最后,顶层设计者从宏观层面设计和落实人文教育的发展,为其提供远景指南。

2.强化人文教育重在课程建设。高校加强人文课程建设是打破学科壁垒的有效途径。(1)构建广博的人文课程体系,包含人文社科类、文学艺术类、人生与哲学类、心理健康类等,通过个性化的人文课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拓展人文知识的广度。(2)加强人文教育在科学教育中的渗透。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也没有纯粹的科学教育,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使“科学教育人文化”;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体会科学中蕴含的美。(3)加强课堂内外的人文教育。增设人文课程的开课比例,精选出有特色的人文课程作为各学科的必修课,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人文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人文节目表演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影响力。

3.强化人文教育贵在培养方案。要走出人文教育的困境,需从大局出发调控人文课程的阶段比例,构筑人文课程的授课机制及独立的考核机制。(1)合理调控人文课程学分的阶段比例。在人文课程总学分不变的基础上将人文课程分配到各个学期,促使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确保塑造学生人文精神不断线。(2)建立“人文教师为主,专业教师为辅”的全方位人文教育授课机制。在各学科教师的带动下,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学习的抵制情绪会大幅降低,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立德树人的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3)构建“知、情、意、行”的人文考核机制。“知”,学生的道德观以及判断事物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情”,学生对社会行为产生判断时内心的情感;“意”,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矛盾及支配社会的行为;“行”,对事物的内在认识和感情所产生行为的外在体现。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逐层加深,最终使人文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丁·特罗.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J].大学教育科學,2009,(3):5-24.

[2]王建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9.

[3]张洁.世界大学发展史浅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与科学版),2009,(26):41-43.

[4]侯丽君.大学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1-55.

[5]徐显明.徐显明妙论大学之“大”[N].齐鲁晚报,2010-11-28(A03).

[6]Rashdall,H.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in the Middle Ages.(Vol.1) [M].Oxford,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581.

[7]于康平.人文教育:概念辨析、历史发展及现实切入点[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1-43.

[8]何顺进,刘国新.大学文化力审视及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8.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人文精神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的新思考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