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肿瘤先调心

2019-08-21 09:39沈波涌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7期
关键词:绝症医护人员病情

沈波涌

确诊肿瘤后,患者往往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态,导致身心失衡,严重者甚至影响正常的食欲和睡眠,导致其他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绝大多数患者都逃不开四种心理。

四种负面心理

否认与怀疑心理

一旦确诊为癌症,患者就怀疑是不是医院搞错了,不愿也不敢相信,常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反复到各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但结果往往不能如其所愿。

否认与怀疑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适当的否认有利于减轻疾病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但长期的隐忍、忽略或反方向的病急乱投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恐惧与愤怒心理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癌症是“绝症”,常有恐慌、愤怒、悲哀、抱怨等态度。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部分患者拒绝治疗或迁怒家人和医护人员,甚至出现冲动的过激行为。这是因为内心有多不安,外在就有多紧张。

焦虑与抑郁心理

确诊之前的怀疑、确诊之后的病情变化、对预后不良的恐惧和治疗结果的悲观都可能成为患者焦虑的原因。

病情的恶化、癌痛的折磨,以及化疗、放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患者常常产生“生不如死”的念头,心情忧郁、悲观、消沉和绝望,感到被所有人抛弃。

如果这种求助无门的感觉长期持续,就会转化为对前途未卜的焦虑和反复自我否定的抑郁。

处于这一时期的患者还常常对外界事物十分敏感,认为别人在背后谈论自己的病情,会迫不及待地打听询问或追根问底,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十分敏感,生活中的微小刺激都会对部分患者的情绪造成打击而出现痛哭、悲伤等情绪方面的发泄。

妥协与依赖心理

当不得已承认自己患癌时,患者可能由愤怒转为妥协,不再怨天尤人,顺从地配合治疗,同时也会对医护人员和亲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但也容易忽视自己的主觀能动性。

打赢“心理战”

肿瘤并不可怕,患者要注意自我心理的调节,争做“抗癌斗士”。

正确认识肿瘤:癌症并非绝症。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癌症定义为慢性疾病,它的康复需要一个过程,肿瘤造成的后果并不完全比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等严重。

勇于面对现实,树立坚定信念:如果患者丧失了斗争的信念,精神被打垮,那么即使是有希望治愈的疾病,最终也会无药可救。

调整心态,适时释放负面情绪:心理负担可以向家人或医务人员倾诉,以得到有益的帮助和劝慰,同时改变生活环境,旅游、冥想、放松疗法对走出抑郁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融入社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气功、太极等运动,听音乐、练琴棋书画、种花养鸟等,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促进康复。

优化个性,稳定心理:多了解“癌寿星”的生活经验,不断为自己加油打气,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每个患者应持有的有力武器。

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治疗过程中,患者去感受亲人朋友的关爱、支持、陪伴的温暖,有利于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绝症医护人员病情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流行百年的“绝症”即将被消除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THE FAREWELL
遗嘱
听诊器
黄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