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强
摘 要:初中物理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看待初中物理教学,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文章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指出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进物理科学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復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1;G63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1-0029-0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发展他们的物理思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看学生能否获得比较高的考试分数。这种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无疑会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降低他们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使物理成为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科。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进一步改变课堂教学策略,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记忆很多的物理公式、定理,面对这些专业、枯燥的知识,他们会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而且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部分物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采取高压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简单,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他们接触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比较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会发现很多的物理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学问题。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记录相关的物理现象。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相关现象,发展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分组,去发现相关物理现象,寻找生活中需要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分享、讨论、概括、总结,让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围绕声音产生的原因、人感觉声音的原理等教学目标,让学生去聆听窗外鸟的叫声或者钢琴、二胡等乐器演奏产生的声音,去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真正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手拉弹橡皮筋,感觉橡皮筋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的认知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使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产生“原来如此”的心灵体验,进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学生探究、师生互动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初中物理知识从本质上看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但实际上这也是很多自然科学门类产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进行常规教材知识传授的同时,让学生接触一些符合他们认知基础、知识基础的物理学科前沿知识,使他们了解相关领域发展的最新状况。这样,学生通过了解物理学科前沿知识,能认识到物理学科的不断进步离不开物理学家们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探索创新,在内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物理教师在引入物理学科前沿知识的时候,应该注意和所要教授的物理知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现有知识进行补充、更新、扩展等。这样,引入的前沿性物理学科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光年”这一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光年”是一个距离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晚上天空中有星星的时候去寻找相关的星座,并告诉他们测算该星座距离地球有多远的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具有专业性,而且会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让学生产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家国情怀。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来发现的。而实验并不一定成功,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学会重复实验,使其在实验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逐步向理论中的物理知识靠近,从而培养其不怕失败、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物理知识来自理想的实验条件,而现实中这些理想的实验条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具备的。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实际状况,鼓励学生在不利的条件下进行物理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放眼未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教师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引进物理科学前沿知识,让学生不断进行实验与探究,进而构建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姚美霞.探索精神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物理,2015(22).
[2]施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2016(14).
[3]冯岳翔.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之“八个重要”[J].中学物理,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