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千梅
摘要:高等院校规模扩大以及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的同时,高校计财处的工作量相应也在增大,而人力资源配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充,导致高校“报账难”一直是许多高校力求解决的难点和热点,且报账人和财务人员之间也有众多的矛盾。本文将对报账难的现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报账难 报账现状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高校计财处是按照国家财税法律制度,对学校实施财务管理职能的部门。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该部门对外要遵守税务局、财政厅、教育厅等机构的规章制度,对内为学校各个二级机关、教辅部门师生服务的同时,承担着控制学校财务风险的职能。近几年,由于高校教育、科研经费规模不断扩大,计财处单据业务量日益增加,传统的报账模式已經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高等院校的财务处理需求,“报账难”已成为许多高校力求解决的难点。为使高校发展跟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本文对高校“报账难”问题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高校报账现状介绍
(一)高校报账模式的弊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报账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场审核现在报账,另外一种就是先大量收单后审核。在采用现场报账方式下,如业务复杂或报账人携带单据量较大,财务人员将花费大量时间审核,导致报账老师排队等候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报账进度。在先收单累积审核方式下,由于单据会存在各种不符合财务规定的问题,导致报账人需反复到现场处理,有时甚至浪费很多时间。
(二)报账单据量与报账人群全年波动较大,呈现明显不均衡趋势。报账单据量会在每周和每年周期性波动较大,在每周星期一由于签字手续未完善等原因,人流较小,周二周三人流较集中。从全年角度比较,在开学和下半年接近年末时,由于假期单据累积、项目使用特点、业务性质等原因导致单据量较大,师生排队等候时间较长。
(三)报账人群与财务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与矛盾。基于财务工作性质和各自利益出发点,报账人员与财务人员矛盾冲突一直存在,随着学校师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有蔓延的趋势。
(四)报账单据量大,财务审核人员紧缺,导致报账效率低下。高校财务人员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多,加上工作环境嘈杂,严重影响报账的速度,致使报账效率低,经常性加班已成为常态。
(五)财务人员随时要进行知识更新。信息技术发展,传统的核算会计已经向管理会计过渡,为更好的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进步。
二、高校财务“报账难”成因分析
(一)高校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多,但各职能部门缺乏对项目预算的合理编制。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下,国家财政和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规模不断壮大,同时学校师生数量逐渐增多,使高等院校自身收入增加。在学校经费大幅提升的条件下,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的列支范围、列支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在编制项目各科目预算时,少数职能部门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凭以往经验申报预算计划,未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精细预测和分析,导致预算不合理,进而影响次年经费预算。
(二)财务人员配比严重不足,导致报账效率很低。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财务人力资源相对全校教职工比例严重偏低。已有报道指出,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财务人员占全校教职员工的比例尚未达到1.5%,最高仅为2%。人员配置不足,导致许多高校财务人员都在负重前行,严重影响报账效率。
(三)报账人员工作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工作量大的同时效率也严重受影响。前台报账人员,不仅负责为全校师生单据的收取和审核,而且还要应付窗口及电话等大量的咨询、查账人员,大厅人员络绎不绝,环境嘈杂,影响工作人员单据审核的准确率及效率。
(四)国家政策的变更。近年来,政府管理体制不断改革与创新,也为健全地方税制,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财税制度改革。为更好的适应制度改革和建立科学而合理的会计核算体系,2019年高校进行了会计制度的变革,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与此同时,财务人员也要随着制度的改革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相关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此外,为减少和规避财务风险,财务人员依据新制度,在报账审核过程中严格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真实性。
(五)报账人员财税知识匮乏,在报账过程中配合度较差。在每一次政策、制度有较大变化时,计财处都会对全校师生展开业务培训。学校老师由于工作繁忙而时间无法安排或者部分老师不够重视,认为报账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不配合参加培训,导致报账时受到障碍。双方沟通出现障碍时,报账老师不理解配合,甚至有个别老师态度恶劣,认为财务人员做事死板、故意刁难,自己的科研经费按照自己的意愿报销,从而双方出现矛盾冲突。
(六)报账人群和报账单据数量量全年严重不均衡。由于寒暑假影响、项目经费使用时间限制、教师出差或培训期间较长、教师课程繁重、职能部门年未有关业务需求等原因,导致报账人流全年甚至每周周期性分布不均匀。单据数量在每周工作日首尾两天(周一和五)较少,而工作日中间三天(周二、周三及周四)较集中。在全年中,开学或者年末单据量较大,排队等候时间过长。
(七)财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其工作量不能有效合理的配比。在实际高校工作中,财务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尚未与工作性质和工作量挂钩,加上财务人员长期在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上班,与此同时还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鼓励,最终导致工作积极性较差。
三、高校“报账难”解决办法
(一)全年或周期性招收或增加报账人员。导致高校前台“报账难”的原因主要因为报账人员配置不足,随着高校规模壮大,学校经费投入加大,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而前台报账人员数量没有同比例配置。针对报账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应随着业务量的变化相应增加报账人员人数,改善大厅环境,提高报账效率。可在常规的报账人数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财务人员轮岗培训,在年终报账量很大的情况向内部调部分人员到前台参与报账,以缩短单据处理时间并提高报账效率。
(二)配备财务助理。除了财务部门外,各二级学院和各教辅部门可增加科研财务助理一岗位,可全职可兼职,可财会人员亦可非财会人员,可老师也可学生,根据各部门具体情况灵活增加此岗位。科研助理对负责的院系单据统一收取,预先审核,再统一交至计财处。对存在不符合财务规定的单据,报账财务人员可以直接联系财务处理,由财务助理统一解决,防止部分老师因为工作繁忙或出差不能及时处理单据而影响资金到达时间。
(三)定期展开报账培训。由于学校人流较大,流动性也较高,新进教师不熟悉报账流程,在报账时临时咨询前台财务人员,不仅影响报账老师报账时间,而且影响报账人员工作效率。计财处定期展开培训,方便新进教师及前期因为工作未参加培训的老师参加培训,也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信息化财务交流平台,加强其使用的频率和效率。财务部门可通过构建信息交流平台(QQ群、微信群或者网站),有效的进行财务制度的宣传以及具体报账指南供报账人员下载学习:同时通过此平台也为问题咨询与解答提供便利,从而利于促进报账人员和财务人员关系的和谐,提升报账效率。
(五)引进新型报账模式,充分将互联网以及机器人结合在现代报账模式中。目前,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高效性的现代模式就是“互联网+”,它综合众多信息化技术和功能,在财务报账中实现了“互联网+报账预约+无等候+无现金+票据物流+信息查询+短信通知”全程信息化管理方式,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报账模式。新型的财务机器人能够完成“收单、审核、制单、复核、出纳支钱”一体化,完全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报账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机器人”报账将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充分利信息化手段,将有效缓解“报账难”现状。
以上建议措施,均要求报账人员与财务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只有双方能够互相体谅、互相配合同时借助第三方手段才能真正的提高报账效率、改善报账双方关系,防范财务风险,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各学校也应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提高报账效率,构建和谐的内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