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的高校“民汉学生共同体”构建探索与实践

2019-08-20 08:14王多兵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政教育

王多兵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各大高校学习,为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课题。本文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构建高校“民汉学生共同体”,帮助民族学生走出民族学生小团体,融入高校集体大家庭,实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既要“管得住”又能“管得好”。

[关键词] 思政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汉学生共同体;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7-0048-02

一 高校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和干部的摇篮,正确的管理方式小而言之关乎学校的稳定发展,大而言之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学生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如今境内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利用宗教、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和分化,这将是高校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将要长期面临的特殊挑战,高校师生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警惕和有力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民族学生既要“管得住”又能“管得好”,是新时期对思政工作队伍提出的新课题。

二 高校民族学生中的“小团体”现象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民族自治区,普遍信仰同一种宗教,民族认同及归属感在他们心中已根深蒂固。他们受原生成长环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深刻,在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明显差异,进入大学后更喜欢和本民族的学生聚集活動,形成较为单一、固定的活动群体。不愿意主动与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沟通,也不愿意主动参与高校的各项活动,缺乏积极融入高校大环境的意识。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由于接触少、互相不了解、差异感明显,因此双方都比较难融入对方的生活、交际圈中,长此以往会造成班级或学校的小分裂、不团结,这就形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与本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小团体”现象。

三 高校民族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现存问题包括物质上帮助多、理想信念教育少,求稳考虑多、积极应对考虑少,短期关心多、长期发展考虑少。如何在汉族学生居绝大多数的环境中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许多高校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对于新时期高校民族学生管理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难点等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索切实改进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建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既要管得住,又能管得好”的管理目标,使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协调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四 思想上引领,学业上帮扶,生活上关心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指导和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学校要定期、有计划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讲座和学习报告会,通过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增强爱国情怀和国家归属感、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

通过持之以恒的民族团结教育,系统的开展国情、国史、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主题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爱护,不断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意识,防止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暴力恐怖主义等“三股势力”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入侵。

依托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办公室、专职辅导员等专门负责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力量,定期开展主题座谈会、谈心谈话会、故事分享会,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苗头,针对性处理发生的各类问题,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看待和处理问题,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少数民族学生达到非法目的。

二是学习学业帮扶。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民族语言问题、基础教育水平薄弱等因素影响,在以汉族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内,普遍存在学习学业困难问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学习学业帮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学校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制定专门的帮扶制度,适当降低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要求,缓解他们的学习和毕业压力。在此基础上,组织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学习学业经验交流会,同时加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交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辅导和个性化的一对一学业帮扶,通过常态化、制度化帮扶,不断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三是生活上关心关怀。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习惯和汉族学生差异较大,需要给予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上特殊的关心关怀。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践行,从制度上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增强民汉学生之间的了解认识,增进感情,加强团结。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设置专门的帮助渠道,通过临时困难补助、专项资助计划、费用定向减免、勤工助学岗等方式减轻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压力,解除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融入到校园生活中,防止被边缘化,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饮食上,加强对清真食堂建设管理,为有饮食禁忌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良好、健康、卫生、舒心的就餐条件和环境,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方方面面的关心关怀。

五 依托第二课堂,构建高校“民汉学生共同体”

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构建高校“民汉学生共同体”。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整合传统课堂之外的各类教学资源,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体系中,通过第二课堂平台建设,使民汉学生能够有充分沟通、交流、合作的机会,从而促使民族学生逐步淡化并走出“民族学生小团体”,进而构建高校“民汉学生共同体”。

六 幫助少数民族学生走出民族学生小团体,融入高校集体大家庭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走出民族学生小团体,融入高校集体大家庭。第二课堂对于民族大学生信念、品德、情商、人格的塑造、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以及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信仰等综合素质的锻造有重要作用。作为与第一课堂相互补充而又相对独立的育人平台,通过第二课堂的建设和实施,促进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促进民汉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为各民族团结发展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民族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既要管得住,又能管得好的目标,帮助民族学生走出民族学生小团体,最终融入高校集体大家庭。

一是构建理论,树立第二课堂教育理念。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打破“民族学生小团体”,本课题树立基于第二课堂教育的“民汉学生共同体”理念,依托第二课堂促进民汉学生交流与共融。

二是细化管理,构建第二课堂组织体系。构建第二课堂组织体系,组织各大育人主体,通过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等多方资源的互联互通互补,形成全员全程全域协同育人的民族学生管理机制。

三是创新思路,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主要内容包括主题教育活动、科研创新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网络素质教育等。

四是循序渐进,优化第二课堂实施路径。第二课堂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主体协同、过程协同、方法协同,构建合理分工、密切合作、资源互补的协调机制,细化目标管理体系,完善全员育人责任体系,形成目标明确、职责清晰、运转顺畅的工作体系。

五是长效施策,健全第二课堂评估体系。评估第二课堂对民族学生价值观形成、习惯养成、道德素养提升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贡献。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形成学生、教师、第三方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评价体系。解决好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时容易、长期难,一阵容易、长效难”的问题。

六是丰富内涵,拓展第二课堂内涵建设。不断凝练并丰富第二课堂内容、组织、实施、评估等建设要素,不断完善并拓展第二课堂与民汉学生共同体的契合度。

本文通过树立教育理念、构建组织体系、丰富活动形式、优化实施路径、健全评估体系、拓展内涵建设等多个方面,构建基于第二课堂的“民汉学生共同体”。通过思想上引领、学习上帮扶、生活上关心,细化民族学生管理;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和成长平台,培养民族大学生的信念素养、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为民汉大学生提供充分沟通、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民汉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学生走出“民族学生小团体”、促进构建“民汉学生共同体”,融入高校集体大家庭,实现民族学生管理“既要管得住,又能管得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郝根彦, 陈冬华. 地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11).

[2]刘钰, 邓宇.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8).

[3]王云.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J].成才之路,2018(2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政教育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