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丁焕娟 吕玲(通讯作者)
(青岛市立医院消化内一科 山东 青岛 266000)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有不良饮食习惯、十二指肠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等,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腹部胀痛和食欲不振等,很多患者在夜间发病。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方式进行治疗,但为提升其效果,需要配合护理措施。因此,本次主要分析慢性胃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对照组56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23岁~62岁,平均(45.2±6.1)岁;观察组56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21岁~60岁,平均(43.8±5.7)岁。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收集姓名、病情、年龄等基本资料,并从服药、生活习惯等方面实施护理指导。
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护理。第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临床上表现出的一些症状以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同时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对此护理人员可以提供一些与慢性胃炎相关的资料,让患者有时间时可以仔细阅读,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1]。还应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注意劳逸结合,强化肠道蠕动功能,改善新陈代谢。此外,还应告知患者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忌烟酒等。第二,饮食护理。主要指导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避免外来细菌伤害胃黏膜;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保证其清洁度。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减轻肠胃压力;进食过程中要细嚼慢咽,促进肠道消化和吸收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佳,并且保证营养和热量充足。第三,心理护理。慢性胃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且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发作时的腹痛较为严重,多数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2]。这时需要护理人员耐心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给予安慰,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同时,从家庭和社会方面给予患者支持,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提升其归属感,使患者能够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即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及满意度。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慢性胃炎的引发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一个是消化液对人体的侵袭作用提升,病程长,并且容易反复发作。如果人们的情绪不佳,胃肠道气血运行不畅,也有可能诱发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会加重,发展发到消化性溃疡程度,如果长期接受治疗,或是治疗依从性较差,甚至会发展成胃癌,危及生命[3]。同时,慢性胃炎患者普遍患病时间较长,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焦虑好担忧等心理,而消化系统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导致其运动功能失常,胃分泌细胞功能异常,最终影响到胃的排空和消化功能;并且不良情绪还会影响内脏的疼痛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在为慢性胃炎患者提供治疗的同时,也要提供科学性强、合理性强的护理措施。
系统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患者的心理、疼痛、饮食、服药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升护理效果。此外,有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并且促使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进一步优化临床治疗效果[4]。
临床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治疗,有效控制和缓解患者病情。配合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