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主问题式阅读教学,助力初中生文体意识

2019-08-19 06:04罗丽丽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体意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罗丽丽

【摘要】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初中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文体意识是比较薄弱的,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体意识的强调也多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是很少强调。殊不知,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文本的情境,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问题式;阅读教学;文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标和教材中的文体意识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虽然没有对培养文体意识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却多处体现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在总目标第四阶段7—9年级中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看似按主题内容编排,可各单元课文的选用还是有很强的文体意识的。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为例:第一单元为新闻单元,包含了消息、人物特写和通讯,本单元还要求学习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第二单元为人物传记单元;第三单元由三篇写景散文的文言文及五首律诗组成;第四单元为散文单元,有叙事散文,有托物言志散文,有哲理散文,有抒情散文;第五单元为说明文单元;第六单元则融议论文、寓言故事、人物传记的文言文及各类诗歌体裁于一体。

二、如何通过主问题式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增强文体意识,做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呢?单纯地讲授文体知识,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单纯的文体介绍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其一,因为初中相对小学而言,要掌握的知识骤增,不仅科目多,而且各科的知识点多,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咀嚼、消化,是不容易对这些文体有清晰的印象的。其二,因为单纯的讲授比较抽象,学生对抽象的概念不易记,也不易理解,就更别谈能自觉理解、熟练掌握和有独特感受了。因此,必须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强化文体意识,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文体,并形成阅读时的文体意识。

实践证明,通过实践、讨论得来的知识要比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理解得透,掌握得牢。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学习的权威,教师在对语文教材文本阅读教学过程采用“主问题”式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思考,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文体。

根据文体特点及教材编排,灵活选择最具文体特点的课文,運用主问题式探究培养文体意识。

例如,要让学生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深刻的认识,在八年级上讲到散文单元时(我把第二单元第一篇《藤野先生》放到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上),我上《藤野先生》一课,用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围绕“散文的形散表现在哪里”,第二课时让学生围绕“课文的‘神是什么”。学生通过探究,会发现,这篇散文所写的事件很多,但这些事件都与所表达的中心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正面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外,或交代缘由,或正面烘托,或反面衬托,都是为了赞颂藤野先生的热忱无私、严谨治学、无狭隘的民族偏见等美好品质,是“我”的老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的一个。这样,就比较形象地让学生明白散文和其他一般记叙文的区别,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能比较明晰散文的阅读目的及方法。

新闻这一体裁,在初中八年级上专门安排一个单元,这既体现了课标中教材编写建议中所提及的“教材选文要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又体现教材编著者认为初中生应对新闻这一体裁有明晰的认识。在上新闻单元第一课之前,对新闻的常识系统介绍是必要的,了解新闻的六要素、结构的五部分、语言的三大特点等,让学生通过学习有一个整体认识。但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则必须在学习完第一课“新闻两则”之后,在有一定的新闻结构和语言意识的基础之上,学习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可以通过“看新闻标题,你认为这则新闻应会写哪些内容”这一主问题,学生学习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度。有了这些认识,学生就基本掌握了新闻这一文体。

三、增强文体意识的主问题设计要有三点意识

余映潮老师在《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中谈到主问题设计的技巧时提出,主问题设计应当“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精选内容,实现教学重点”“有利于精致地显现课文文本的特点、要点、重点”,这些提法中的“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重点”“文体的特点”等关键词无不紧紧联系着文本体例,或者说,这些要点都必须由文本的体裁来决定。也就是说,学习说明文单元就要按学习说明文要点来教,要教说明顺序,要教说明方法,要教说明语言;学习议论文单元就按学习议论文的要点来教,要教议论文三要素,要教论据类型,要教论证方法,还要提论证方式;小说单元就按学习小说的要点来教,要分析典型人物形象,要概括故事情节,要品析环境描写用意……所有这些的前提,是教师自身要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对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文体及其特点了然于胸,才能设置出有效的主问题。因此,主问题的设置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问题的设置,要有全局意识

古语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事先做好计划或准备,必须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对语文教材编排的意图,对单元课文的设置等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通晓初中阶段应掌握哪些文体,哪些文体只要了解就可以了,比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哪些文体要能学以致用,比如记叙文、议论文和新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科学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准备。了解课标要求,明确初中阶段对学生文体认识方面的总方向;研究每册语文教材的编排,了解编者对初中语文课标理念的解读,熟悉每册语文教材侧重的文体教学重点;了解单元课文安排特点,明白编者选择课文的深意,辨析单元内文体的共性与个性。总之,教师对哪个阶段学生要掌握哪种文体应做到心中有数。

(二)主问题的设置,要有学生意识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任何过程和方法,最终都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一宗旨服务。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主问题也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设置。要充分了解现阶段学生已储备的文体知识及其掌握的程度,要了解某一文体有多少学生熟悉有多少学生是不熟悉的,要清楚哪些文体可以通过教师传授掌握,哪些文体应该利用教材并以主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强化。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把握文体知识教学和文体意识培养的程度,哪些文体是初中生一定要学习并掌握的,那就应该用主问题的阅读教学加以强化;哪些文体是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掌握,其他同学了解即可的,那就没必要用主问题的阅读教学花费近一节课来让小部分同学掌握。

(三)主问题的设置,要有教材意识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完成语文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语文教师只有对教材深入研究,才能深入解读编者的宏观设计和细节处理的良苦用心。而我们有些一线教师,特别是还没有什么经验的教师,往往是按部就班地一篇篇课文教,按教学参考书,按别人写的教案,依样画葫芦地教,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特的解读。其实,只要认真研读教材就会发现,每册语文教材都有其侧重训练的文体。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安排,根据文体特点,或选择利用单元第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重点文体的认识;或利用单元中间的课文,对本单元文体进一步加深印象;或利用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对本单元重点文体进行归纳,强化学生对这一文体的特点的了解。

猜你喜欢
文体意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基于文体意识的小学语文绘本教学
“文体意识”的觉醒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不妨多点文体意识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