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茂述,廖秋菊(通信作者)
厦门市第五医院 (福建厦门 361101)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是指骨性面神经管内面神经发生炎症反应造成面部表情肌瘫痪,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则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研究报道,物理疗法能促进面部肌肉恢复并可修复神经损伤,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安全性与时效性均较高[1]。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频脉冲电治疗重度面神经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面神经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试验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11~72岁,平均(35.69±11.24)岁;病程1~13 d,平均(4.86±3.01)d。对照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12~74岁,平均(35.73±11.18)岁;病程1~15 d,平均(4.92±3.1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2]。纳入标准:经检查符合《神经病学》中重度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受凉等既往病史;临床表现为讲话漏风、口角歪斜与流涎症状;眼裂变大且口角下垂;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中枢性面瘫引起的面神经麻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腮腺炎;局部肿瘤;恶性肿瘤;出血倾向;乳突炎;置入心脏起搏器;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既往存在严重晕针病史;继发性面瘫;凝血功能或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精神障碍;病历资料不全。
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片100 mg,1次/d;口服泼尼松片10 mg/次,3次/d,后期根据病情缓解程度减少药量至口服2次/d,10 mg/次;肌内注射100 mg维生素B1,1次/d;肌内注射甲钴胺0.5 mg,1次/d[3]。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指导患者取侧卧位,清理面部皮肤后保持面瘫侧朝上,开启电源后在双颊面神经分支支配区域粘贴4个理疗电极片,以中频脉冲电刺激为基点刺激患侧面部,以患者可承受的肌肉收缩作为基点选择治疗强度,20 min/次,1次/d;治疗期间观察肤色变化,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加强度,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需停止治疗[4]。
治疗持续时间均为10 d。
(1)参考House-Brackn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量表评估面神经功能,评分越高说明治疗效果越好[5]。(2)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采取10 cm标尺表示不同层次疼痛程度,评分越低疼痛越轻。(3)疗效判定:显效,不适症状消失,面部外观与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面部功能基本恢复,后期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无效,与上述条件不相符且面部功能未改善[6]。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4)统计烫伤、恶心呕吐与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前两组面神经功能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35、0.1703,P>0.05);治疗后试验组面神经功能较对照组高,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551、8.8774,P<0.05)。见表1。
表1 面神经功能与疼痛阈值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试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8750,aP<0.05
试验组发生烫伤1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对照组发生烫伤3例,恶心呕吐4例,头晕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试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25,P<0.05)。
面部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患者表现为颜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口角歪斜或流涎等,诱导因素是疱疹病毒引起面部神经损伤,身体发生神经水肿对神经骨骼通路产生压迫,营养面神经毛细血管发生痉挛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缺血,若治疗不及时则影响生命质量。临床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微循环,但长期用药极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影响最终治疗效果。
有研究报道,中频脉冲电能提高重度面神经炎患者临床疗效,其属于新型的微机与数控技术,内含多程序处方能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作用至患病部位,具有操作简便或安全性高等优势,刺激神经肌肉使其兴奋性提高,改善面部瘫痪程度或局部神经血液循环,加强氧代谢并减轻炎症反应,有效修复受损神经组织,较小强度电刺激能促进肌纤维收缩,增加血液新陈代谢,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并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利用神经反射机制极易发生激发反射情况,将患者生理功能调整至合理范围,优化身体免疫防御技能,缓解炎症反应并消除水肿,松解痉挛且恢复神经肌肉功能。电刺激肌肉收缩并对面部表情肌实施锻炼,加快神经传导,同时治疗期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频率与强度调整至合理范围,便于促进肌肉的收缩,改善神经肌肉血液循环并促进淋巴回流,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因此,给予该病症患者中频脉冲电治疗能改善预后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7]。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面神经功能与疼痛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面神经功能较对照组高,疼痛阈值较对照组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与丘宝等[8]报道相似。
综上所述,对重度面神经炎患者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