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觉觉”和“睡觉”的对比分析

2019-08-18 15:23喻锦王兴书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叠词

喻锦 王兴书

摘要:“睡觉”是现代汉语常用词,“困觉觉”是黔江方言词,两词都指睡觉,但在语音、语义、构词法、句法等方面也有差异。本文用语言学的方法对“困觉觉”和“睡觉”两词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二者相容性语义特征和区别性语义特征,二者尤为接近。通过对“困觉觉”和“睡觉”使用情况分析,发现“困觉觉”一词主要在小孩这个群体中使用,而睡觉相对很正式。

关键词:困觉觉;睡觉;叠词

考察现代汉语,可以发现“困觉”一词多用于口语和南方方言中。本文从汉语史角度考察“困觉”一词的成词时间及其语义变化与形式发展。

一、“困”、“睡”、“觉”之义

“困”本义不是“困”,但在使用过程中,“困”的“门槛”义逐渐消失,衍生出了病困、穷困、阻碍、围困、困难、穷尽、窘迫、物资贫乏、疲惫、疲惫想睡、睡等义。

《说文解字·见部》:“觉,痞也。从见,学省声。一曰发也。”[1]吴道勤认为“觉”的词义由“睡醒”向“睡眠单位”和“睡眠状态”的演化始于中唐以后,其特点是将“觉”置于“睡”或“眠”前后,并在“觉”前加数词计数。“睡觉”表示睡眠义在唐五代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困”与“觉”组合为“困觉”表示“睡”义出现的比较晚,就调查而言,较早使用的文献是明代的《金瓶梅》。“困觉觉”一词则出现在重庆黔江方言中。

二、“睡觉”与“困觉觉”的构词方式

使用词素以叠用的方式构成一个新内容统一起来的形式,造成不同于词素原词的新词。从释义可以看出,睡觉是由两个词素合成的一个词,且在原词义的基础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以并列形式重叠起来的创造新词的重叠造词,就词素意义来说,也可以叫做变义重叠造词。这种变义是在结构中发生变化,时常在重叠之后语音也与之相应的在构词时改变语音。这种叠词的使用在语音和语义上都有一定的变化。

(一)“觉”在词汇中的语音特点

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读法,睡觉即[?uei51?iau51],但是当“困”和“觉”组合成叠词时,“觉”字的读音在“困觉觉”一词中,“觉”的读音发生了变化,不读[?iau51],而读[kau51]。在黔江方言“困觉觉”一词中,“觉”保留了古音,这种保留语音的重叠造词,不是词素在造词时语音发生变化,但如果离开这个结构相应的读音和变义都随之消失,叠词的使用广泛,如:

1.对小蜜说:吃饭饭,睡觉觉。

2.经过这一下折腾,大家连说句话的兴趣都没有,睡觉了。

3.薛明剑心想:又是一个大题目,说开去,今夜就别想困觉了。

“困觉觉”的结构方式,是ABB式,由两个双音节成分的组合。叠词的运用可以增进语感的繁复凭借的是借声音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和谐的双音节单位构成叠词ABB式,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语气,语音改变更整齐、和谐,更具稳定感,既可以充分地表达作者的内在心境,也使语言的形式和声音的节奏富于变化。

(二)两词的结构变化

王力先生指出:“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这可以从两方面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第二,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

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叠词的产生,“困觉觉”一词是由“困”+“觉”组合成“困觉”一词,再加上“觉”,最终形成了“困觉觉”这样一个叠词的形式。

在汉语发展史上,动词发生的历时更替最多。“睡觉”类语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更替亦更加明显。“困”与“睡觉”类语词的组合亦是如此。这说明这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个语素位置不固定,为临时性组合,其意义是两个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同时,“困觉觉”一词充分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提高了字音复叠所具有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困”、“睡”、“觉”的语法特征

一般用于陈述状态,如:“好困”;“困吗?”“困。”

“睡吗?”“睡。”“困了吗?”等情况。如果在交谈过程中,意为“瞌睡来了吗?”或者晚上人在屋外与屋里的人交谈时问,意为“睡了吗?”

睡觉,书面,正式,使用很广泛。困觉觉,口语化,在黔江方言中经常使用。玩笑、戲谑意味浓烈。一般针对小孩这个群体,或者是大人开玩笑,表现出小孩子气时使用,所以,这个词是一个非正式的口语,而“睡觉”一词则是正式的书面语,不带有玩笑色彩。

在黔江方言中的“困觉觉”保留了“睡”义,使用范围明显更加广泛,常见的形式为“困觉觉”;三个同义词临时组合“困觉觉”,是因为在黔江方言中表达“睡觉”之义时用“困”字,很少用“睡”,所以组合时自然而就是“困觉觉”。“困觉觉”一词在口语中的长期使用,从词的结构上来说,与对“睡觉”的结构可能有关,比如结构的模仿有关;另外,现代汉语中“困觉”与“睡觉”有一个相持阶段,也就是两个词同时被人们使用,只是在方言交流中多使用“困觉”或“困觉觉”,在普通话与书面语交流中多用“睡觉”一词。

四、“困觉觉”产生的原因

叠词的使用历史悠久,在黔江方言中,“困觉觉”一词是以双音节动词词组AB式为基式的ABB式叠词,最终的“AB+B”类型通过重叠后一音节B构成叠动词词组。这样的叠词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因为黔江是一个方言区,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民在特定的地域中具有很强的创造力,语言形式富于变化,词汇形式多样。另外,汉语词汇的再生性致使词语结构多变,人们智慧的利用词的结构变化表达更为丰富的意义。

五、“困觉觉”与“睡觉”折射的心理文化

黔江方言中,这种叠词的使用不是语言的陌生化,而是情感表达的更加细腻化,使人们在表达情感时更加强烈,反映了人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细腻的内心独白。

“困觉觉”这样的叠词使用是人们在表达意愿和情感时使用的一种造词方式,同时也能使该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稳定感大概是人们对视听形式的一种普遍的要求,这也是“困觉觉”和“睡觉觉”一词不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哄婴孩睡觉时,会对小孩说:“困觉觉”。而且会不断重复这句话。叠词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让人们说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强调人们在说这个词时的情感。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同时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使用叠词时就像音乐一样一直萦绕在孩童的耳边,有助于小孩能快速的入睡,不哭闹,达到了“睡觉”一词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综上,“睡觉”与“困觉觉”都表达“睡觉”之义,但是在使用时具有具体的情感意义,使用时会受到交谈对象和语言环境的影响。睡觉是比较正式的用语,“困觉觉”一般对小孩使用,或者对于关系较为亲昵的两个人使用;在使用时,情感丰富、细腻。由此可见,由于结构的变化和方言词的使用,不仅语音上有差异,还会有诸多不同。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76.

[2]詹卫东,郭锐,谌贻荣·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网址: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2003.

[3]孙常叙.汉语词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29.

猜你喜欢
叠词
让叠词走进学生习作
浅谈中国古诗词曲中叠词的翻译
——以许渊冲所译诗词为例
叠词的妙用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的”字叠词招聘会
“逮”叠词
可爱的叠词
让叠词走进句子
让叠词走进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