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在我国刑事政策中,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基本都是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进行处理。同时,对于未成年人在是否具备违法性认识的情况下,对于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也会相应的不同。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分析,研究违法性认识理论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从是否构成犯罪故意的角度来进行论述。最后,对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中如何认定未成年人具备违法性认识进行了一个总结与归纳。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违法性认识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
在我国刑事政策中,始终以宽严结合的方式进行实施,针对刑事犯罪态度非常猖狂的作用下,我国以严厉打击的态度来处理刑事犯罪事件,并大力实施打击的力度。然而, 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而言,我国采取宽松结合的刑事政策,实施对未成年人“教化、感化、挽救”的方针手段,并始终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未成年人采取“教育、感化、挽救”,是我国一直以来始终坚持的意向刑事政策。对于未成年犯的处理与惩罚,我国的刑法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同时为了响应“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我国颁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主要内容是针对预防、矫正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提出了一些措施,着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展现出刑事政策索要传达的精神。此外,还有许多的司法对刑事政策进行了解释、细化,有效指导司法的实践活动。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出现有效的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并对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关于违法性认识的理论及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影响
第一,否定说。这一说法认为犯罪故意的成立与违法性的认识并没有关联。对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只要行为人能够认识到危害的社会性,其犯罪行为则属于行为人的主观意识。因此,犯罪是否成立不应该以行为人是否违法进行判定。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中,有些学者把未成年人是否具备违法性认识作为立论的依据,并在刑法中指出相关条文对行为人进行规定,有:若行为人在指导会危害社会的情况下,依然希望、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便对该行为判定为故意犯罪。由此可见,犯罪故意的成立是不会以是否具备违法性认识作为成立的条件。
第二,肯定说。这一说法认为个人行为的发生是由个人主观意识决定,而法律只是起到规范人行为标准的作用。通常所说的知法犯法,表现的就是行为人对法律存在一定的敌意,而国家则可以对这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因此,对于“不知者不为罪”这一理论,是存在很深厚的观念基础。
第三,折中说。这一说法是针对在没有全面的违法性认识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减轻、免去刑事责任,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有些学者在受到国外刑法理论知识的影响下,认为违法性认识错误不能减轻、避免刑事责任。相反在对违法性认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减轻刑事责任。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行为人缺乏违法性认识的情况下,则不会影响到犯罪故意的成立,但是如果行为人是缺乏自身行为是否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认识,则可以排除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犯罪。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违法性认识的认定
首先,在自然犯、刑事犯中, 未成年人只要对犯罪行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则可以推定出未成年人是具备违法性认识,如果未成年人对阻止违法行为发生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则不能把未成年人规定为具备违法性认识。而这一认定的依据是,当自然犯和刑事犯完全清楚认识事件构成要素的情况下,行为人只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则通常都会把行为人认定为具备违法性认识。
其次,从法定犯、行政犯的角度来看,未成年人一旦可以全面的认识到犯罪的事实,则可以推定行为人具备违法性认识。从犯罪形式来看,在法定犯、行政犯中,不能充分看到未成年人对事实的认识与违法性认识之间的关联。但是从实际的考察来看,未成年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否被国家法律所允许,大多数的未成年人沒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最后,在犯罪行为发生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对于自身不具备违法性认识提出的辩护里哟,司法人员要严格的进行审查,必须通过查证将辩护理由一一落实到位。在这以过程中,可以把未成年人认定为不具备违法性认识,从而不构成犯罪故意的成立。此外,对于未成年人不具备违法性认识是否存在认定过失,也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果存在认定过失,则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刑事责任追究,如果不存在认定过失,且在法律中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规定,则可以不用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文峰.对未成年人能否适用无期徒刑[J].法律适用,2000(7).
[2]谭志君,胡元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理念[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1).
作者简介:
孙敏华(1996~ ),女,汉族,海南海口人,本科,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