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9-08-18 07:19李瑞瑞
新一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李瑞瑞

摘 要:这些年来,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心理方面的原因,因此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乡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详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乡村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一、引言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符合社会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态度。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心理人格还不成熟,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不得不预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少,特别是在农村乡村小学,乡村小学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变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本身的特殊性,在其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和价值。

二、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乡村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一)、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的影响力

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首先,教师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自然会影响学生,当然教师还是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比如说快乐,在心理学中,快乐是能够学习的,怎样让自己快乐也是一种能力。教师要认识到传播积极情绪的重要性,能接受的事物就接受,不能接受的就要学会转化,转化就是转变自己的观念,转念之间,就会遇到更多的幸福,教师幸福了,也会促进学生的幸福,这一点在乡村教师的心理资本建设中尤为重要。其次,教师要创建宽松民主的课堂,与学生平等的交流,积极营造"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的学习氛围,这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最后,心理学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期望,就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心理状态和人生发展。

(二)、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浸润渗透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学习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心有千千结"的心理暖身技术中开始,十几个学生一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记住自己的左右都是谁,然后手松开走,老师喊"停",学生站定,找到自己的左右站的同学,拉起手,结成一个复杂的结。学生不松開手,可以通过各种尝试,恢复成手拉手的圆圈。在这个心理技术活动中,学生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气馁,不放弃,积极思考,积极改变,才会走出困境,人生的挫折也是这样,只有积极战胜困难,未来才会无限精彩。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可以让学生在闭上眼睛,具体感受黑暗,具体感受爱的熏陶与爱的教育,以及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熏陶中学习这种顽强的精神。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体验感悟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成长规律和班级建设的需要,让每个学生亲自参与。在学完了种子的梦是什么时,可以让学生学习"扬帆梦想--目标的确立",作为课后拓展,采用的就是韦志中教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的内容,学生们全情参与,积极投入。这个主题是以讲故事开始的,故事内容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名叫比塞而的村庄,在被发现之前,比塞而村的人世世代代从未走出沙漠,仅靠一方绿洲生活,直到1926年,英国的孩子发现以后,他发现这儿的人不认识北斗七星,没有方向的他们,只凭感觉永远走不出沙漠,后来有一个青年,在晚上向着北斗星走,青年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走出了沙漠,那位青年成了比赛而村的开拓者,人们为青年塑造了一个铜像,底座上刻着一句话"新生活从确定方向开始"。故事讲完后,引导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学生能从中悟出实现梦想的办法是化整为零,先从每节课开始,从每一天开始,向着梦想前进。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从学习的态度,主动性,接受知识的能力和人际关系几个发面为自己制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乡间的小路也有沁人的芳香,乡村小学的明天也会更灿烂,因为学生们有梦想,相信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他们定会不遗余力。

(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适时引导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套,而是灵活运用,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结合实例,恰当引导,如小语教材中《小英雄雨来》一文主要体现了雨来的聪明才智,教师可结合雨来当时身处的环境、面对的人物,抓住描写他们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使学生油然而生钦佩之情,向小英雄雨来学习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勇敢机智的心理品质,从而受到教育。在课堂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讨论较多的问题,或者有疑惑的问题,是教师引导的的好时机,同时也是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时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完全代替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既增强了语文学科的魅力,又贴近学生的心理,更是乡村小学生爱的呼唤,是乡村教师爱的奉献。

参考文献:赵月,黄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31(5):112-11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