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风
摘 要:听障生后进生分为听障学习后进生、听障思想品质后进生、听障学习和思想品质双重后进生。针对三种听障后进生的特点,教师要合理分析听障后进生的成因,区分他们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转化策略来促进他们的提升。
关键词:听障后进生;转化;策略
特殊教育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层度的发展,注重因材施教为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就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是学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因此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做好每个学生的教育和思想工作,促进每个学生的正常发展。笔者的学校是一所以听障学生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大约有150人,听障后进生存在一定比例。
由于听障生存在心理方面、听觉方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后进生。因此,对于转化后进生顯得尤为重要。要合理分析听障后进生的成因,区分他们的类型,采用不同的转化策略来促进他们的提升。
一、听障后进生的类型分析
后进生分为(一)学习后进生:表现为学习懒散,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抱着一种讨厌甚至恐惧的心理更有自尊心强、甚至有点畸形,精力充沛、专门做坏事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二)思想品质后进生:表现为逃课、打架、说粗话、脏话、破坏班级的学习氛围,不听从教师的教导。(三)学习成绩与思想品质双重后进生:表现为活泼好动、思想行为带有明显的情绪性,知识较贫乏、破坏性强、法律意识淡薄等。对于听障后进生的转换,我们要对症下药,关键是感化,目的是转化。
二、听障后进生的转化措施
(一)对于听障学习后进生。对于听障学习后进生,如果只采取单一地对他们进行知识传授,给他们补课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有抵触心理。只有针对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才有真正有效的策略,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听障学习后进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错误百出,信心低下。为此他们常常抄袭他人作业,蒙混过关,甚至采用罢写的态度。对于这类后进生,我采用以下措施。
1.挖掘闪光点,树立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即便是后进生他们仍有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了他们自身的特长,给予充分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充分的发挥。以前接班的时候,班级里有一位从普校回流的学生,刚开始融入时沉默寡言,上课不认真听讲,常常开小差,考试也不尽如人意。我不断的暗暗观察,常常在上课的时候不经意叫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地表扬她。渐渐地,她上课越来越认真,越来越自信了,笑容也越来越多了,后来我又发现她所有的事物都摆放地整整齐齐,班级里一些书籍、作业本的整理摆放也全部交给了她摆放监督,在同学面前越来越有“面子”了,不仅成绩提升了,班级荣誉感也增强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听障学习后进生的闪光点,多给后进生一些鼓励,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会使他们取得良好的成绩。
2.启发自觉学习,培养良好习惯。我们的听障孩子由于自身的缺陷,他们对学习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如果我们能让这些听障后进生正确意识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时,就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能使他们表现出坚强的学习意志力,促使他们努力学习。
老师要不断地诱导,使他们在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上,把学习与自己的理想目标联系起来。学校里每学期通过正面宣扬一些优秀学生,宣讲他们的优秀事例,同时设定一定的激励政策,部分听障学困生也会耳濡目染,从而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了,学习才会有动力,这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的过程显得相当重要,要注重正确的引导方法,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的促使他们提高。
3.明确动机强度,设立奖励机制。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作业强度比较简单、作业难度低时,学习动机强度可达到最佳水平。对于听障学习后进生的教育,应遵循这个规律,可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动机。记得三年级那会,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这个女生学习基础差,数学反应慢,但只要她举手,我就不怕她影响我的课堂时间,给她充分的时间思索,当她获得了正确的答案,不管再基础的问题,我都给予她充分的表扬。有一次课堂演算时,她能毫无偏差的演算时,我停下课,叫全班同学一起表扬她。她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对于听障学困生的教育,先设置最佳学习动机强度,然后再慢慢提升学习任务难度,同时也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最终将学生的最适学习动机强度慢慢提高。
(二)对于听障思想品质后进生。即受不良环境影响,学生经常违反校纪校规,公然打架斗殴,逃课,甚至违法犯罪的学生。思想品质后进生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辨别能力差。他们分不清好与坏,是与非。他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为一点小事而犯下大错。在行动之后,也没有觉得后悔,觉得这点小事不算什么,从而一错再错最终酿成大错。比如:将帮同学打架、偷东西等恶习视为本领。对于转化这类学生:
1.营造暖心氛围,用爱感化。这类后进生比较普遍性的问题是得到的温暖关怀太少,所以他们经常做坏事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同学和老师对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从而把教师和他们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后进生拒绝与教师沟通。因此,教师要和这类后进生建立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班级里有一个孩子从语训班转来,性格很孤僻,不喜欢和同学交流,别人和他说话爱理不理,喜欢欺负别人。得知这个情况后,我经常找他谈心,和他做朋友,了解他内心的精彩世界,慢慢让他自己打开心扉,学会心平气和地和同学交流,不要通过“欺负”的方式去交朋友。从事特教工作以来,我深深体会到和听障后进生建立感情很难,他们往往比普通的听障学生戒备心理逆反心理更强,将自己紧紧包裹着不轻易敞开。所以要对思想缺乏关爱的后进生要用爱来包裹他们融化他们,在教育那些孤僻的后进生过程中,要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小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维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多多与他们谈心。
2.树造榜样典型,带头进步。学习上有榜样,有优秀。思想品德上同样也有一些很优秀的学生,学校里每学期都会评选一些优秀品德学生,比如优秀值日干部、优秀贡献奖等,将他们的优秀事例在晨会上、大屏幕上宣扬、显示,并给予三项竞赛加分。设立一个个榜样典型,后进生看到他们所受到的表扬激励,往往也会大受鼓舞,开始跟着这些优秀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学校里的优秀贡献奖基本都颁给了这些思想进步很大的后进生,得到奖励后,这些学生还会号召自己底下的“后进生”一起,整个校风也跟着提高了。
3.设立评价机制,严格要求。对后进生要设置一定的评价机制,不能一味的纵容,要有一定的要求。如班上有一个学生,脾气比较暴躁,只要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发火。然后我根据他爱吃爱玩的特点,对他提出要求,每天允许他发火2次,多一次扣除5角的零食费,当然如果有进步的话也给与适当的奖励。经过多次的努力,该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设置机制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如果不执行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并要求学生一定要达到该要求,不达到要求,不给予奖励。同时教师要摸准这些思想品质后进生的“脉门”,找准强化物,才会一击有效。
4.建立赏罚制度,有奖有惩。对于后进生,我们教师不能抱着一种排斥的心理,而忽略了对他们的奖励。本校在评分规则里也适当加入了赏罚制度,明确规定哪些事情可以得到奖励,哪些事情做了会惩罚,逐渐培养学生尤其是思想品质后进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破坏行为。同时当我们的后进生捡了垃圾,老师也可以多加表扬,说一句你真棒。一句简短的话,或许能激励着后进生的行为。同时在惩罚的时候,绝不能是优等生而加以袒护,教师要一视同仁。这样转化后进生才能有效。
5.家校紧密联系,形成合力
后进生教育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多举措并行,形成合力,才能后效地促进后进生的思想上的转化。首先要做到以听障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主体作用,用真诚、平等的心态与他们交流,能让学生把心里话都倾诉给老师,成为学生的倾听者。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摸清学生思想,可以把各类预发事件抑制于摇篮里。 听障学生往往比较敏感,而后进生尤甚,他们因为自身的缺陷,往往内心很自卑,及其脆弱,一件小事也会导致他们走向极端道路。通过了解本校学生发现,大部分家庭都有两个孩子,独生子女比较少。而往往二胎家庭中,出现后进生的概率会比较高,家长往往会把重心偏向于第二个正常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就任他自由发展,不给予关心,学生往往心里会不平衡,表现出心理的逆反、抵触,通过一些不当的行为去吸引老师家长的注意关心。这样的例子学校里不止一例,各位班主任老师就要尤为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同时也要与家长多沟通, 多了解情况,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家访等渠道,及时了解反馈学生信息,这样才能及时正确引导后进生。家校的紧密配合,会加快后进生的转化。
(三)对于听障学习和思想品质双重后进生。除却单方面的后进生,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和思想品质的双重落后,针对这类学生,教师要采取将听障学习后进生转化策略与听障思想品质后进生转化策略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成长过程中的诱因,对症下药。
总之,听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項艰难、持久的工作,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特殊教育工作者都能用爱心哺育他们,能用信心浇灌他们,能用恒心去滋养他们,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让他们能与健全人一样同等的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程刚.《教育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12).
[2]莎娜.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习后进生的转化[J].语文学刊,2013(135-136).
[3]赵仁来.低年级听障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杂志,2016(5).
[4]卢小陶,张登山.浅谈后进生转化教育的途径[J].学周刊,2016(28).
[5]陈生,马剑侠.新编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