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君 施晓楠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3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将组织能力作为重点,全进一步突出政治功能,将企业、乡村、学校等作为宣传阵地,全面开展党的主张、决定的宣传工作,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具有极强战斗力的基层堡垒。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确定了方向,保证了各项党建工作开展的指向性、有效性。在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于新时代的新特点,提出了组织力的概念,并将组织力的提升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目标与核心任务。组织力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特定目标、明确任务的引导下,各级单位对于党路线、方针以及政策的宣传能力,以及发动群众的能力、自我监督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执行能力等,一种合力的集中体现。组织力涵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的各个方面,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主要途径,因而逐步成为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内容。
从过往经验来看,一个政党组织力对于基层组织建设能力有着直接作用,同时还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公众以及党员自身的归属感、认同感。基于这种认知,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组织力建设提到首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但是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政治功能有所弱化、“四风问题” 较为突出、工作本领有待加强、管党治党仍存在宽松软领导体制不畅、党员干部素质不高、设置方式相对滞后等方面。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存在类似问题。2017年6月16日,中央巡视组公布对14 所中管高校党委开展专项巡视的反馈情况,14所中管高校党委也都被指出“党的领导弱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党委领导作用发挥层层递减”等类似问题。有学者也提出了高等院校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提升还面临着党内政治生活“虚化理论学习重形式轻实质,学习不深不透;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没有深入贯彻落实,例如高校党支部没有能够将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对于思想建设的认识度不高,存在价值观弱化的情况,甚至对部分党员难以实现有效管理。
这些问题由于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断弱化,在宣传党的各项战略决策,执行党的决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不足,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基于这种认知,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不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以此为基础,提升战斗力,增强群众、党员对于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管。现阶段,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开展环节,仍旧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忽视了客观规律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僵化的工作方式难以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导致效果不强,党组织影响力有限。
品牌是在营销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用以将产品与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并带来新价值的一种媒介。 品牌是一种商业用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承载的含义也越来越丰富。若将品牌理念引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通过品牌建设来引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从而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进一步提升,不失为一项创新之举。
1.开展品牌建设是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内在要求。以品牌思路来开展各项党建工作,例如通过打造党建品牌,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学生、教师的吸引力,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品牌建设,无形之中,增强了党建工作的目的性、方向性以及指向性,使整个高校党建工作逐步呈现出体系化的发展态势,促进党建工作质效的全面提升。
2.开展品牌建设是激发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功能载体。在党建品牌打造环节,通过品牌建设使得党员与群众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党员的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影响力,带动力显著提升。无形之中,加强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开展品牌建设是提升内生发展力的力量源泉。党建工作品牌凝聚着先进的理念、开拓的思路、成功的做法,代表着党建工作的先进性、创新性和指导性。通过品牌创建的带动作用,积极挖掘、培育一批作用发挥明显的先进基层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激勵和带动更多的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进本地区高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4.开展品牌建设是扩展高校党建影响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造新亮点,形成优良的无形资产,从而在整个社会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力,就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采取一系列措施,一环紧接一环,通过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方能使品牌战略发挥应有的成效。具体而言,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品牌建设实践路径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强调政治功能,实现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以及理论水平,不断增强政治站位,从整体层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党建工作,同时坚定自身的理想与信念,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全面发挥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
2.围绕职责职能,提升覆盖力。开展品牌建设,提升组织力,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围绕职责职能来开展,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实际,将高校肩负的教育、教学以及科研工作,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将业务工作作为党建的重要方面,二者同时规划、部署,逐步形成一种双向互动,在促进党建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提升了业务工作开展的实际水平。
3.创新品牌项目,提升创造力。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要因地制宜,根据相关工作的内容,结合过往经验,形成品牌党建的基本框架,同时在框架内,对党建方法、党建内容、党建评价标准进行梳理,从而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确保各项党建工作落实到位,品牌得以树立、推广,全面发挥出品牌创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强化党组织的模范作用,稳步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4.建立反馈机制,推进品牌建设。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是保障高校党建项目品牌化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机制能及时发现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准确调整和完善党建项目,提升党建水平,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品牌化工作更好地发展。如果党建项目做得好,服务对象满意度高,就应该及时总结经验规律,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宣传,起到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如果党建项目反馈结果不尽人意,就要收集师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原因、认真研究、及时改进。
5.开展口碑管理,推广项目品牌。品牌建设成不成功,组织力有没有提升,关键看是否形成了影响力,是否形成了口碑效应,是否能让高校师生们自发性传播和带动党建品牌建设。如何开展口碑管理,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一项重要课题。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通过开展与师生的全面互动,给予师生充分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们对品牌全面认识和了解的同时,也会对品牌产生良好的观感,形成了口碑,从而对品牌产生极大的存在感和责任感,进而自愿自发的对品牌进行一系列的传播和宣传,实现口碑效应,推进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織力进一步提升。
江家城,寇清杰.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解析、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J].党政研究,2019(4):21-22.
李晓璐.基于组织力提升的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研究[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5(2):22.
祁贵国.让品牌建设成为基层党建的有力抓手[J].人民论坛,2019,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