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群 韦倩 伍文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270
医药购销腐败是医疗卫生领域腐败的重灾区。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药收支分开管理、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零差率销售等众多政策,但是医药购销腐败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或根本解决,甚至近些年来腐败案件频发。葛兰素史克跨国腐败案、福建漳州医疗腐败窝案[1]、湖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案等等,暴露出医药购销腐败在某种程度或一些环节上甚至已经成为了令人束手无策的“顽疾恶瘤”。如何防范医药购销腐败,维护医院和医务人员形象,营造尊医重卫良好社会风气,成为医院重要且紧迫的问题。
按照现行的药品管理政策和制度规定,药品从生产到患者手中大约需要经过以下环节:药品生产——药品定价——药品招投标——医生开处方——患者购药。剖析医药购销各流程和环节,不难看到腐败的本质和根源。
(一)药品生产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需要政府审批与准入方能进行。生产药品的厂家,需要生产许可证;生产的每一种药品,需要药品批文。有些厂家为了减少投入、追求更高利润,不惜以利益诱惑、腐蚀官员,以绕过准入条件或绕过相应的实验检测和临床实验,获取审批通过从而进入市场。审批权也沦为了某些人待价而沽的“商品”。
因为腐败,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曾公开吐槽药物审批乱象:七八千种药,却批出十八九万个药号;一种药有几十个号,同样的药品药价相差十几倍[2]。
(二)药品定价
销售一种普通、代替品多、不具竞争优势的药品,并要实现获利,是很困难的。必然需要把药价定高,在销售中多让利才能实现。为此百计千方给药品定高价已经成为某些药厂的“看家本领”。为此一些藥品生产企业不惜或是不得不采取“商业贿赂”的办法来实现(成本不超过2.5元的某药,往往实际上药厂向物价部门申报的价格是每瓶68元)。再有就是利用政策制度漏洞,通过申报新药实现自主定价。2015年以前国产新药申报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15年总申报数量达到2976个,但大部分是二类到五类的各种仿制药,有些甚至是改剂型、换包装、加点成份等改头换面的所谓“新药”。“新药”的零售价多为生产成本的10倍,甚至20倍。
2013年爆出的葛兰素史克事件,英国最大制药公司15元的药品来华零售207元,更是一个跨国药企的行贿丑案,进一步将药价推向了虚高。
(三)药品招投标
按现行规定,药厂不能直接向医院或用药单位进行药品销售,医院用药必须通过招标公司进行药品集中采购。先是药厂委托投标公司向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公司投标。投标公司会从中分取中标药品价格约8%的利润;招标成功后,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公司还要向药厂收取交易额约5‰的提成,取走药品价格大约1%的利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施行20余年,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制药企业曾公开表示: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不可能实现降价目的,不能减轻病人的医药费用负担,也不可能解决医生的合理用药问题[3]。
湖北省卫生管理中心正、副主任,负责代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招标公司处长、副处长[4],几大医院负责药品采购的药事部主任、副主任等70余名涉及收受贿赂的人员,暴露出了地方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面的一连串问题。
(四)医生开处方
药品进入医院到医生开出药品处方需要经过几个环节:临床科室——药剂科——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领导——药剂科——医生。临床科室根据药事委员会确定的中标药品采购目录申请购买新药,提出采购计划;药剂科负责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及用药计划,并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管理;药事委员会对拟购药品进行审定,确定采购目录;所有环节报医院分管领导签字执行;药剂科按照通过审核的药品目录采购药品;医生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开具处方。
曝光的医药购销腐败案件显示:为了使药品顺利进入医院,药厂需要联系医院领导,确保药品进入药事委员会;为顺利通过药事会,药厂要花不等的费用;向药剂科主任行贿,以保证药品使用顺畅;给予有处方权的医生回扣,以“激励”医生使用自己的药。而药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回扣的高低,高药价给医院用药带来更大诱惑力:举个例子,售价15元的药品,回扣获利3.75元;而售价30元的药品,回扣获利则是7.5元。
药品回扣盛行,参与者众多,“查一个带出一窝”,涉及医院领导、科室主任、医生、统计人员、会计等等。2010 年,珠海市 9 家公立医院药剂科科长(主任)被“一锅端”,全部为涉及医药商业贿赂犯罪案件;2013年爆出的福建漳州医疗腐败案,市、县、区一个行政地级市的73家医院“无一幸免”, 1088名医生(占了九成)、113名行政管理人员涉案。
(五)患者购药
在医药购销腐败利益链上,唯一不涉及的恐怕只有患者了。众多的利益相关方共同瓜分患者的医药费用,而患者只有被动承受的份。
(一)认识医药购销腐败久治不止的根源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关乎人的健康甚至生死。生病才需用药,不生病无需用药,生了病必须用药;生什么病,用什么药,彼此之间不能替代;药品使用得当可以治病,使用不当治不好病,甚至危害生命。医学和药理不仅非常复杂,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绝大部分患者对医药信息不了解,医药的使用和选择权都依赖于医生。鉴于医生看病开药的权威性,无论是从医院取药还是从药房買药,如果医生缺乏自律,“药品处方费”都比较难控制。
(二)加大药品市场监管力度
当前的药品市场,低端生产和同质化生产严重,原本没达到准入条件、不具备足够财力物力和人才储备的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靠商业贿赂非法占领市场,将市场搅乱,导致药厂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的仿制药泛滥,甚至假药劣药充斥市场,药品生产企业不能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进行产品研发,形成“劣币驱逐良币” 的不良现象,市场机制失灵[5]。为此,政府应该加大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一是严格药厂市场准入,淘汰落后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汇聚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严格规范药品审批,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鼓励医药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三是严格规范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打击行贿受贿,使价格形成规范、透明。
四是规范药品流通市场,打击挂靠经营、商业贿赂,营造合理规范、公平竞争的流通环境。
(三)强化医务人员内部制约与监督
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
首先要全面考虑到可能产生的腐败行为,针对各环节的腐败行为给予相应的约束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和预防腐败发生的可能。要加强临床用药管理,保障药事管理公开透明;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处方点评和审查制度,规范合理用药。
其次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对药品使用信息的查询、审批管理,开展药品使用动态管理和监测,通过电子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异常就医配药预警、提示全过程监管,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加大药品价格等信息公开,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广泛接受患者和群众监督等。
(四)加大对医药购销腐败的惩处力度
医药购销腐败的群体性特征明显,在“法不责众”的制度氛围下,很多医院及医务人员对“药品回扣”习以为常,甚至有恃无恐。我国行政法与刑法在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行贿的界定上存在重合,在执法过程中也常常存在“以罚代刑”现象。这些都是医药购销腐败泛滥、查而不绝、罚而复发、久治不止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情形下,反腐败就应当对腐败行为施以严刑重罚。严刑重罚可以提高腐败成本,降低腐败动机,威慑来者,使其不敢腐败,是反腐败强有力的措施。
(五)对医务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在强调惩罚震慑“铁的纪律”规制的同时,更应注重“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要通过强化宣传教育,把廉洁文化建设在良好的医学道德和风尚之中。良好的医学道德和风尚是牢筑广大医务人员拒腐防变职业道德防线的基础,意义重大。要广泛宣传教育医学“健康所系” “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崇高职责和使命,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尊医重卫良好社会风气。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合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和技术价值。医疗行业是个知识密集、高风险的行业,医生的收入不能体现其劳务和技术价值也是导致医药购销腐败的重要原因。要改革医务人员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正确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激励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1]李海军,王番宁.医药购销腐败的成因与防范[J].经营与管理,2015(5):28-29.
[2]甘泉,董建国.新华时评:铲除“关门审批”这个药品腐败之源[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5-01/03/content_2799559.htm,2015.01.03.
[3]刘武.药品招标演变新腐败 集中招投标制度何去何从[EB/OL].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30805/111116346949.shtml,2013-08-05.
[4]何溪滢.谈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对药品价格的影响[J].中国政府采购,2011(125):77-80.
[5]谢旭辉.广东省医药购销的腐败预防[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