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史贝贝 王珣
[摘 要]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信息化时代教师必备知识框架,其中学科内容知识、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及三者的融合知识是衡量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教学技能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分析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模拟授课视频,从多角度探索首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水平。统计发现,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表现出关注新课标要求、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熟练掌握教学设计等优势,但还存在对学科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创新教学能力较弱等实际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实现学科知识融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创新技能训练,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关键词] 教学技能; 材料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王帆(1976—),女,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841239123 @qq.com。
一、引 言
在信息技術教育的发展进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是建设卓越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培养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思维、适应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未来教师,才能从容面对未来数字化土著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面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使命,需要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培养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人才,全面引领教育硕士培养的改革发展。
二、赛事概况与回顾
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是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性竞赛,关注全日制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读研究生的教学技能,为各培养院校提供展示成果和沟通交流的平台。大赛旨在激发学生创新融合学科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潜能,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与学以致用的综合教学技能。通过对参赛选手表现的统计分析,不仅能提升后续比赛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全国范围内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探讨,同时,也能深化本次大赛的意义,促使赛事成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要抓手。
大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选手在大赛平台上提交教案文字稿和10分钟模拟授课视频,吸引了全国60所高校的465名选手参与。组委会以好中选优、适当考虑院校分布为原则,聘请高校专家和一线教学名师组建网评专家库,采用双向匿名方式对初赛材料进行评审,最终推荐160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选手以模拟授课和课件设计两个单项角逐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比例为10%,二等奖的比例为20%,三等奖的比例为30%。
对进入决赛的选手所在地区进行统计,发现地域分布很不均衡,最终获奖比例和层次上存在明显差异,如图1所示。从人数分布来看,无论是参赛还是获奖,华东地区都首屈一指,参赛选手人数相对较少的是西南、西北地区,获奖选手人数相对较少的是华北、西南、西北地区。这种人数分布的不均衡与全国的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分布数量有关,华东地区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点数量上明显高于西南、西北地区。从获奖比例来看,华中地区的参赛选手获奖比例最高,约为73.3%,华南地区次之,约为70.8%,华北地区的参赛选手获奖比例最低,约为31.6%。从获奖比例高低可以看出,华中地区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水平相对比较稳定,华北地区68.4%的参赛选手未获奖,其教学技能水平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从获奖的水平层次来看,华东地区参赛选手的一等奖人数最多,其他地区的三等奖获奖人数较多,如华南和华中地区,说明华东地区参赛选手的综合教学技能在质量上往往优于其他地区的选手,这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纵观整个赛程,参赛学校、师生以及多位专家评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赛事选题具有前沿性、专业性、公正性等优点,为共同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整体教学技能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暴露出参赛选手学科基础知识不牢、信息技术应用不灵活等现代教育技术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些共性问题,打破区域壁垒凸显各培养单位优势,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培养的协同发展。
三、分析框架及数据来源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素养已逐渐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背景的职前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价值。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发展理念[1]。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2]。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也将“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作为培养卓越教师的重要改革任务[3]。但目前技术对于教学而言还停留在工具层面的简单应用,如何利用技术来支撑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摆脱以技术应用为本的思想,还需在未来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加以重视[4]。
教师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其运用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法进行整合的能力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5]。量化分析与评估教师在教学中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Mishra和Koehler于2005年首次提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6]。一般来说,TPACK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TPACK中的七个元素,分别是TK、PK、CK、PCK、TCK、TPK与TPCK,它们分别代表的含义是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与整合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的知识;第二种是TPACK中三个核心要素(TK、PK与CK)相互融合形成的知识。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在教学设计的时候综合考虑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三个核心要素所必备的知识[7]。
教师TPACK水平的测量通常融合三个核心要素[8]。很多研究者利用该框架来衡量数字时代教师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水平[9]。TPACK的水平也能客观反映出教师的知识建构过程[10]。因此,本研究以TPACK中的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知识三个核心维度为出发点,如图2所示,分析大赛参赛选手在教学过程中的CK、TCK、PK、PCK、TK与TPK,由此洞察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水平。具体数据来源包含:初赛的465位和最终进入决赛的160位参赛选手的参赛资料(教学设计方案、模拟授课视频)。其中,教学设计是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情和教材,创新设计教学过程,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拟授课的依据是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应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体现选手的信息技术教学基本功。另外,对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评价均采用五点量表法,由具有专业技能的57位研究者进行评价,经SPSS对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克隆巴赫系数为0.94,表明评价结果的数据质量较好。对参赛选手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等数据进行量化,不但能体现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技能发展情况,而且能反映现代教育技術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四、初赛选手TPACK结构分析
(一)学科内容知识(CK)
学科内容知识(CK)是指教师教授学科内容中的概念、理论、方法和规则等知识,以及教师能够理解所教学科的课程指导纲要、课程标准和所教学科的教材内容及编排的知识。
参赛选手在初赛中的教学内容选题来源主要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该标准将课程结构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11]。如图3所示,大赛选手的选题主要来源于必修课程,占71.77%左右,其中必修课程包含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使学习者能在数据呈现井喷式增长的信息社会中,感受数据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学会灵活运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具有较高信息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参赛选手主要选择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这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说明当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教育硕士生已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了解数据在信息社会的价值,能够正确理解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且掌握了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12]。与此同时,能在授课中帮助学生了解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之上,认识信息系统在社会中的作用,并学会合理守法地应用信息系统。而且必修课程的内容是每位高中生必须修习的内容,渗透了学科知识和技能,这部分内容包含了对高中生的基本要求。参赛选手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这部分完备的学科知识,能很容易地开展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在必修课的基础之上,统计发现有29位选手的材料内容非常具有时效性、前瞻性,这部分内容分别是初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探究智能花卉养护系统、了解物联网、Mixly编程技术与遥感应用等。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
技术的使用影响着学科内容,学科内容的表征可以利用特定的技术。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是指现代技术可以为学科知识的呈现提供新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收集所教学科的教学资源,并能够鉴别资源的有用性、根据学科教学的要求加工和处理收集的教学资源和设计开发所需的教学资源。如图4所示,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参赛选手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的水平较高,善于利用多种类型的媒体以及技术来展现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通道来理解和吸收知识,而且选择的技术均能合理地展现教学内容。PPT演示工具是现在课堂中利用率最高的多媒体,对PPT内容合理的布局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能力统计的数据显示,参赛选手制作的教学PPT都做到了主题突出、条理清晰、排版合理,不会让学生产生额外的认知负荷。
(三)教学法知识(PK)
教学法知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具体是指教师能够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编写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与编写教案、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思考等。对参赛选手的教学法知识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课堂综合教学技能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 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教学法知识是教学过程中关于方法的深层次知识,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如图5所示,89.54%的选手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选择的均是最为传统、直接的讲授法,并辅以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说明参赛选手的教学法知识水平较好,能利用这些教学方法对教学环节动态调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虽然参赛选手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授课的环节还是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在教学的时候稍显单薄。新课标中重点推荐的项目式教学法仅占7.84%,说明参赛选手从教师及前辈传承下来的定势思维还没有转换,对教学法知识的运用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
2. 评价方式分析
评价方式是教学法知识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对评价方式的掌握能更好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本研究分析的评价方式主要有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侪评价等方式。60位参赛选手在授课中采用了两种以上的评价方式,这表明教学过程中多元化的评价更能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素养的达成度。统计参赛选手在授课中采用的具体评价方式发现,46.9%以上的参赛选手仅仅只有教师评价,如图6所示,说明教师对学科内容教学中采用的评价方式仍处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状态,并未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统计发现,有10位参赛选手的材料缺少评价方式,有理由认为有些参赛选手对教学评价技能的掌握仍然不熟练。
3. 课堂综合教学技能分析
教师的教学法知识除了表现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之外,还表现在课堂上的提问互动技能、总结归纳技能、语言板书技能等方面。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参赛选手在模拟授课时,96%以上参赛选手的语言表达精准流畅,而且仪态端庄、教学姿态亲切自然,思路清晰,具有较好的思维品质。教学功底基础扎实,专业综合素养较高。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有助于新旧知识联系,并且教师能在提问的过程中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但在授课的过程中还需注意是否将知识变为问题来促进学习者思考,以使核心素养落地,在探究问题、分享问题的过程当中,要分享智慧,培养核心素养。
另外,大部分参赛选手在授课时的板书设计合理、工整规范。但在实际授课的时候,在板书的方面既有白板又有PPT,有部分参赛选手出现了板书即简单地重复PPT中内容的现象。事实上,板书应该是补充PPT的不足,是对过程的演绎、重点的提炼。如果板书仅仅只是重复PPT上的内容,那便失去了其价值。最后,在课程总结与归纳的技能上,发现符合准确简练的总结归纳教学内容标准的占45%以上,非常符合的仅占16%,一半以上的选手选择的课后任务均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巩固所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基本教学技能的结束层面仍需要不断训练和加强。
(四)学科教学法知识(PCK)
学科教学法知识(PCK)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学科内容知识和教与学的特殊整合。Shulman将它视为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化”,教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学科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能反映出教师的综合教学技能[13]。从学科教学法知识中的学科知识来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两个方面。
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在讲解基本概念时需讲解清晰、正确,并围绕重难点列举足够案例,才能实现新课的有效教学。如图7所示,大部分参赛选手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注重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整体结构合理且完整,能够促进知识之间的互通,但均比较注重知识点本身,而忽略了将教学内容内化成自身已有的认知来讲解。还需利用情境导入课程引出主题,让知识点关系清晰。统计分析发现,参赛选手的导入技能相对比较贴合日常生活,趣味性较强。少部分参赛选手能够在导入环节利用一些中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一些与生活比较密切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是整个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以及教師对教材的理解,对其定位清晰准确,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通过统计分析,90.37%的参赛选手在确定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时,都能够准确把握。9.63%的参赛选手仍然对重难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是需要参赛选手进一步加强。
就学科教学知识中的教学目标而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设计的教学目标必须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相一致。据统计,参赛选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关注信息意识的较多,占比74.18%,其次是计算思维,占比46.61%。关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的相对较少,分别占比36.98%、42.67%。这说明参赛选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甚至可以体现2个以上的核心素养,说明参赛选手都有意识地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标的要求融入自身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大部分参赛选手对教学改革的取向具有极好的敏锐性。另外,80%以上的参赛选手对教学目标的设定都能够与课程标准一致,并且在模拟授课时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可测性较强、达成度良好。
(五)技术知识(TK)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
TK指的是技术知识,是教师掌握的关于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知识。TK水平主要从参赛选手对软硬件技术的操作熟练程度、网络信息的精细化处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来评估。从参赛选手准备的PPT及其教学设计来看,见表1,绝大部分的选手均具有很好的技术知识(TK),能够熟练操作OFFICE、图形化编程、flash动画演示、音视频处理等基础软件,同时,利用其辅助自身的教学。
TPK是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使用适当的技术来支持教学的策略或方法。教师利用新兴的并且为学生所熟悉的具有教育属性的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依据教学目标对技术进行重新设计,如利用问卷星进行课堂测试等。TPK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并了解教授某一特定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技术,并能够运用该技术制定应用于当前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
根据统计结果,参赛选手具有良好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善于运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软硬件,还能够结合时代特色,选用一些轻便好用的课程辅助小工具来丰富课堂,提升课堂的信息化水平。例如,参赛选手们选用的石墨文档、腾讯文档,便可以支持学生在线的协作学习;雨课堂、蓝墨云班课、课堂派等微型平台能支持及时的反馈和互动;希沃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支持多种课堂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实时互动,还方便师生资源共享;问卷星、编程猫、汉王OCR软件等小工具,让学生了解市面上解放双手、提升生产力的新型信息技术工具,提升其信息素养。
五、决赛选手的TPACK结构分析
决赛中,参赛选手随机被分为四组,从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四个学科大概念出发各出三个选题备用。同一时段题目相同,每名参赛选手根据抽题、查看材料、准备PPT进行模拟授课和原理阐释。从学科大概念分类,分析决赛选手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见表2。
(一)数据
在数据类型的授课主题中,参赛选手的学科内容知识(CK)水平较高,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掌握相对较弱,说明参赛选手能够理解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知道数据与信息的特征以及关系等基本相关知识,却在选择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方面理解得还不透彻,无法让学生合理地选择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数据。由于该主题的试题是数据可视化,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需要运用到相关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因此,统计出来的参赛选手的技术知识(TK)以及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掌握较好。教学法知识(PK)和学科教学法知识(PCK)的掌握相对较弱,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来让学生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方法。大部分的参赛选手都选择讲授法来讲解数据与信息以及数据的可视化,但这部分内容其实可以利用课程标准中的项目式教学法来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数据的价值。
(二)算法
在算法和信息系统类型的授课主题中,参赛选手对CK和TCK的掌握水平相比于PK、PCK和TPK要低,说明参赛选手能够根据该学科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并具有了较好的通识教学能力,但对于算法这一主题的基本知识还是掌握得不够扎实,对算法的概念以及特征理解得不够透彻,在讲解内容的时候无法通过基于问题的设计、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简单算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三)信息系统
在信息社会类型的授课主题中,参赛选手对学科内容知识(CK)、整合技术的内容知识(TCK)、教学法知识(PK)、整合学科内容的教学法知识(P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均掌握得较为薄弱,其中学科内容知识水平最低。该主题的试题为信息系统的终端,说明如同算法主题一样,参赛选手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到位,对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工作原理以及移动终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等基本概念知识理解不透彻。
(四)信息社会
在信息社会类型的授课主题中,参赛选手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和内容知识(CK)均值较高,说明参赛选手能够掌握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而且能熟练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评价等。参赛选手的教学法知识(PK)与整合教学法的内容知识(PCK)均值相对较低,参赛选手能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来教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信息安全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参赛选手整合技术的内容知识(TCK)均值最低,说明参赛选手融合技术与内容的教学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常用信息技术。
六、参赛选手优势分析与问题总结
根据初赛和决赛中对参赛选手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分析结果,并结合大赛专家访谈内容,如图8词云所示,总结出参赛选手在教学技能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
(一)关注新课标的要求,知识理解不够深入
参赛选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体现了对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敏锐性,关注课标的新要求。在教学设计和模拟授课环节中,参赛选手都能将以学生为中心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也能联系日常生活和时代发展要求。然而参赛选手对部分授课内容的知识理解还不够深入,模拟授课环节参赛选手更多地是突出知识的传递和讲授,并未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互联性,而且课程授课中更多的是单一知识的探讨,缺乏對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探讨。
(二)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授课过程中参赛选手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学习活动,为便利学生学习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平台和环境等。参赛选手能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抽象的内容利用技术具象地呈现给学生,将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但参赛选手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的能力不强,而且真正面向实体学生的实践教学的能力较弱。参赛选手的数据认知、采集、管理、分析、共享和创新等数据素养不高[14]。部分专家也认为,参赛选手的授课流程往往按照教师假定的学生需求和现状来开展,缺少实践和教学实习,其设计的教案与一线的现实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这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三)熟练掌握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能力较弱
参赛选手能结合时代特色丰富教学活动,熟练掌握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系列教学设计,注重组织一定的教学活动,加强师生、生生及其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而且参赛选手能够将生活实践与道德教育设计到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参赛选手在授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仍以讲授法为主,缺少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参赛选手的评价方式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状态,没能创新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同伴互评等[15]。部分专家也认为,参赛选手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创新融合的程度较弱,不能利用核心素养的观念融入课程来启发学生思维、开发智慧。
七、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实现学科知识融合
“互联网+”促使智慧教育踏上新的征程。教与学的组织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16]。教师关注的焦点从专于技能转向以人为本[17]。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也不断更新,很多新型课程如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探索、创新项目开发设计等融入课程体系中,同时也淘汰了很多课程,如:多媒体制作、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等。社会需求是判断专业课程“优劣”的重要标准,学科知识的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同样,技术的实现也离不开学科知识的融合。为培养一批有扎实学识的卓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势在必行。
(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优质教育资源
搭建融合“课程实验、校内实践、校外平台”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批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重点建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基地[18]。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平台为教师开展定制式培训,开展精准化指导教学[19]。落实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指导实践的“双导师制”,强化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训练与有效的实践指导,提高教学实践质量。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并在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上共享优质的交互性、情境化的教学实践资源,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
(三)强化创新技能训练,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创新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和方法,从学术科研、教学实践与技能大赛等方面强化创新技能。学术科研中指导学生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实践项目,锻炼科研创新能力;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到中小学、基础教育部门等实践基地或平台开展创新教学活动;技能大赛中为教育硕士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针对教育硕士的创新教学技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由学校、中小学、基础教育部门等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完成,对教育硕士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案例研究、实践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而激发其科研实践创新的潜力,切实提高其对学科大概念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掌握程度。利用教育大数据对教育硕士的技能培养进行动态综合性的评估,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及时给予干预。数据是教育过程客观性和研究者观察的纽带,能引导我们对教育进行再认识。
八、结 语
教育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强力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日新月异,正在深刻改变教育教学环境、构造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育新生态。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作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面向全国在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的赛事,目的是在信息技术引发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刻变革的教育背景下,展示各院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成果,提升现代教育专业硕士的教学技能,引领和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和交流机会,并以此促进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大赛的举办也为选手们未来的从教之路积累了经验,成为其学业生涯里珍贵的经历。其积极意义在于,拓展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沟通交流的平台。本研究量化统计分析了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技能和模拟授课技能,定性分析了专家评委的访谈意见,进而从优化课程结构、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完善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希望对以后的大赛开展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本研究的统计分析仅限于进入决赛的160位选手的教学设计方案和模拟授课视频,可能存在疏漏之处;在统计维度上有待于进一步体系化。为更好地举办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需要不断深入开展和优化各项工作。如构建规范的评价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参赛选手的优秀材料数据库;建立规范化的统计分析制度,跟踪记录并定量或定性分析参赛选手材料的数据,形成优质的报告;搭建参赛选手中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与模拟授课视频展示和共享平台,构建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的共享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EB/OL].(2018-02-12) [2019-01-2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3/t20180313_329823.html.
[2] 史贝贝,王帆,祁晨诗.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结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2):6-9.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 (2018-09-30) [2019-01-2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html.
[4] 楊宗凯,吴砥,郑旭东.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教育研究,2018,39(4):16-22.
[5] 王辞晓,吴峰.职前教师TPACK水平的绩效分析与改进路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2):62-71.
[6] KOEHLER M J, MISHRA P. Teachers learning technology by design[J].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2005, 21(3):94-102.
[7] MISHRA P, KOEHLER M J.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J].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2006, 108(6):1017-1054.
[8] AKYUZ D. Measuring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through performance assessment[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8, 125:212-225.
[9] CHAI C S, KOH J H L, TSAI C. A Review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013, 16(2):31-51.
[10] OLOFSON M W, SWALLOW M J C, NEUMANN M D. TPACKing: a constructivist framing of TPACK to analyze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6(95):188-201.
[11]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2] 李锋,熊璋.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数据与计算”模块[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7-32.
[13] SHULMAN L S.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6, 15(2):4-14.
[14] 张斌,刘三女牙,刘智,等.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生数据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7,38(12):86-91.
[15] 柏宏权,苏玉凤,沈书生.融入同伴互评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证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7,38(12):79-85.
[16] 王帆,王珣,祁晨诗,王烨.不同组织形态下“在线学习”品质比较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37-43.
[17] 王诗蓓,王帆.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价值创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3):59-66.
[18] 徐福荫,黄慕雄,吴鹏泽,等.创建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六位一体”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 2017,38(1):115-121.
[19] 王帆,魏本亚.大型定制式区域教师在线培训模式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6(7):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