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嘉文 米银俊 赵天阳
摘要:创新驱动是发展的首要动力。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我国新时代创新型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基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对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与水平、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制定或完善相关教育政策与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研究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构筑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信息加工分类,提出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创新教育为中坚力量、创业实践为保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为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工程技术创新创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知识加工;创新创业教育
一、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驱动是发展的首要动力。创新的核心本质是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校要在创新战略中发挥作用,关键是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上实现突破。2011年以来,“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以及教育部“2011计划”的启动,为当前我国工科大学生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加科学地指导,促进政产学研资源共享,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人才、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协同创新,加强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创新。
作为科技、产业和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和发展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视。它是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死亡之谷”等问题的新探索,是新常态下深入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也是双创浪潮的生力军,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根据工程类高层次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深入研究基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对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与水平、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制定或完善相关教育政策与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从工作实务来看,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服务对象是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旨在培养人才、发展技术、催生企业,将工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其中,研究在区域协同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网络(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各种核心元素和资源链条,通过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模式改革、双创能力培养的平台建设,形成一套有利于高水平、高品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机制和体系。通过新型校企深度合作的联合培养人才载体——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构筑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并以广东工业大学现有不同类型、涉及多个学科的新型研发机构为例,力图开辟一条基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和新体系,为工科大学生培养提供示范,为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工程技术创新创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和参照。
其次,从理论层面来看,尽管企业孵化器的丰富研究成果可以为新型研发机构的深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素材,但新型研发机构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具体到高校在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更是少见。因此,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建立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再次,通过构筑区域协同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平台,实现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协作,最终有效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依托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实施,研究工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科大学生的过程还是结果上,不仅解决现有校企合作教育存在的不足,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新的理念,而且还将为高校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
最后,本文虽然以工科大学生为对象,但是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协同培养理念、依托新型研发机构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选拔办法、导师组制、授课教师聘用制、国际化培养、创新创业、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仅对高等工程教育理论的完善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不同类型高校各个层次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结构、学科建设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相关研究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当前我國一种新型研发组织,呈现出了更高的研发效率和更高水平的研发行为,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和特征
新型研究开发机构是伴随着新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致力于工业共性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新事物。总体上,新型研发机构的界定没有明确标准,但其内涵的本质已经基本形成一个共识:它是一个多主体的投资方式,新型法人组织以多元化、企业经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事研发及相关活动,包括投资分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等。[1]
新型研发机构代表性的“四不像”特征,是由冯冠平和王德保(2005)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角度梳理总结深圳大学清华研究院运作时提出的。[2]他们认为新型研发机构因为文化不同,不仅仅是大学;因为内容不同,不仅仅是科研机构;因为目标不同,不仅仅是企业;因为机制不同,不仅仅是事业单位。[3]新型研发机构之所以被冠以“新型”,是由于它们不同于传统机构,它们具有新的功能、新的合作方式、新的运行方式和新的激励机制。[4]与传统科研机构相比,新型研发组织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多样化、营销管理机制化、发展方向产业化、人才队伍的全球化等显著特征。[5]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定位
国务院在1999年和2000年,将国家部委局共计376个开发类研发机构转制为企业,科技体制改革下研发机构的功能和机制改革亦不断加强。[6]现有研究中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可总结为如下几点:(1)对新技术的快速传播和应用有帮助;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有带动;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有促进。[7](2)为打通科研与经济“两张皮”开辟了新路,成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能吸纳优秀人力资源,有创新的创新要素聚集高地。[8](3)“接地气”地开展工作,充分落地国家和地方政府意图,引领产业发展[9];推动产业自主创新,促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学研合作良性发展,改善创新环境[10]。(4)新型研发机构普遍构建了集应用研究技术和工业应用、企业孵化的技术于一体的创新链,它保证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畅通无阻和工业发展的反哺。[11]
(三)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
现有的新型研发机构大多推行现代的院所管理制度,理事会领导下的一把手负责制,实现了投资与管理的分离。[12]理事会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1+N模式,包括理事会、事务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企业咨询委员会和一些创新平台和管理部门。[13]治理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三条路径进行:一是从机构的管理模式、面临的困境展开研究;二是聚焦市场化创新和改革;三是实证研究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问题。
三、知识分类与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现代认知心理学可以将知识分为两个方面: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关乎于“是什么”,学习是培养个体回忆知识的能力,而后者则关于“怎么办”,学习是培养个体依照程序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行动能力。[14]
关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知识,并建立联结,产生新建构;新建构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及时复习或新的学习,它们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意义的提取和运用。[15]关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也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相同;接着是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即规则、意义向活动、行为的技能转化;最终,规则可支配人的行为,能力实现相对自动化。[16]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17]在大部分活动中,这两类知识是共同参与,互为条件的。知识的学习要经过陈述性阶段进入程序性阶段,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实践和反馈是转化的重要条件。程序性知识的应用也有助于研究陈述性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识分类可以初步明确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18]在实践中,创新能力体现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中,通过思维活动,经过经验的重新整合和事物之间关系的重新组合,生成新的意义的能力。陈述性知识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基础,程序性知识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驱动力。创造性思维来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一个问题需要通过使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时,个体可以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陈述性知识,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执行复杂的程序组合,并建立相应的逻辑连接,经过大量的练习后,便提出了解决问题或创造新事物的新方法。[19]见图1。
四、工科大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知识学习,分为在理论学习中起主导作用的陈述性知识和在实践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程序性知识,通过搭建知识、技术、实践三层次的架构梯队,构建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创新教育为中坚力量、创业实践作保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見图2。
(一)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理论学习
在理论学习方面,可以将知识分为两个方面: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他们是不可分割的学习两方面。知识的学习都必须经过陈述阶段进入程序阶段,习得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就是从陈述性知识到技能的转化过程,实践与反馈是这一过程的重要条件。程序性知识的应用有助于研究陈述性知识。在大多数活动中,这两类知识都是共同存在,相互转化的。
因此在对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知识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两项知识的内涵,以及这两样知识的获取方式,注重点分别是什么。唯有依托学生清晰的陈述性知识以及广泛的程序性知识,才能为后续的技术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另外知识的转化形式可以取四种模式的创新。
1.从个人的程序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程序性知识的“共同化”。比如,OJT(在职培训),师傅将技能传给徒弟,以及超越组织界限的共同体验,等等。通过相关事物的直接经验,组织成员共有某种程序性知识,进而创造组织的程序性知识。
2.将程序性知识转换为形式知识的“表出化”。也就是通过比喻、类比等方法将想法、印象等以语言和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进行反复修改,进行概念化的过程,这也可以说是知识创造过程的精髓。在项目小组的对话与思考的基础上而形成新产品的概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将陈述性知识与其他的形式知识结合,创造同一个体系的新的形式知识的“联结化”。其典型就是将概念进行具体化地设计,这要求对概念进行深入地分析与彻底地探究。
4.全体成员通过实践吸收这种被体系化的陈述性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新的程序性知识。就是由形式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内在化”。
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转换,知识在个人、团队、组织间循环运动,不断发展。同时,知识作为新的价值被具体化后投放到市场,这就是有组织的知识创造的基本原理。
(二)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教育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坚力量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围绕技术创新构建集人才供给、资金投入、前景鉴别、市场运作、成果孵化为一体的“全包”型创新教育体系。见图3。
1.人才引进
引进高端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始终是高等学校极其重要的大事。为更好地实现创新教育,高校要充分地接纳技术创新型人才,加大人才投入。创新教育能通过引进有突出学术成就、有技术创新思维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作为教育者,引入顺应经济转型市场需求的技术项目,凭借高端人才及技术项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例如,高校可实施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的“百人计划”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培英育才计划”,以及储备后备人才的“优秀博士后培养计划”和“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
2.人才培养
开设“卓越计划”系列专业,按照“3+1”模式实施四年学制培养,学生在校学习3年,在新型研发机构联合教育平台进行学习和毕业设计1年,部分专业课程从新型研发机构聘请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可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的共同指导下,以项目驱动进行学习和训练。
组建“创新班”等形式多样的创新提升项目,为学生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导师们搭建平台,学生在本科2.5或3年后全时进入新型研发机构内导师的项目组,部分学生可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新型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平台上继续进行深入课题的研究。
依托多方合作,在“新工科”导向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OBE)和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教育理念,开设新型的“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等为代表的自主智能系统的发展方向”。在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通过以体验为主的“机器人入门项目设计Ⅰ”(80学时),让大一的机器人班学生自己组队、自主动手制作一款最为基础的机器人,以此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自我实践创新能力。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是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增强学生尤其是工科学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孵化基地。学生以合作单位为组班单元,将有较强创新创业实践意识和技术钻研精神的学生集结起来,通过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创造了高校与行业企业更加广泛地交流,能够更好地做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给创新创业学神提供一个认识企业、理解职业、明确方向的平台,从而实现学生与企业,创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内外优越教育资源,培养能熟练运用双语掌握国际先进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使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了解国内外创新机构的运作及管理,服务于各类中外新型研发机构。[20]
3.资金支持
新型研发机构可通过与地方政府或天使基金的合作,引入资金,供进入新型研发机构的高端人才、企业进行初创工作,作为其创业或技术开发技术的启动经费。[21]创新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金融服务链,丰富融资渠道和融资手段,提供投融资一体化服务,以及工商政务、政策导入、生活配套等多元化服务。高校与省市区政府、银行共同推动组建大学生双创教育专项资金,建立起适合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全过程、融资需求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
4.科研资源共享
(1)内部共享。主要指高校在硬件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科研实践平台)和软件资源(如教学课程、学科共建、师资)上的互相开放,通过共享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2)外部共享。鼓励大学城与城市社区相结合,促进高校资源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促进大学研究与城市产业链良性互动,为城市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可以说,大学城是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新型教育组合方式,政府期望大学城内各高校不是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因此我们应当促进多方资源的共享,以提高我校学生对各校前沿技术的学习吸收。
5.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是高校运作的核心资源,高校亦是知识密集型组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在于知识,引入知识管理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战略。[22]工科院校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大力推进产学研、引进各项技术、建设技术中心项目的同时,也要加强组建技术性强、服务水平高的专业服务团队,推动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基地,推进与兄弟院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及交流。鼓励新型研发机构申报知识产权,实现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三)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创业教育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高校科研转型和区域新经济生态下的新型组织形式,为技术创新和高端人才开发项目的商业化提供支撑和保障空间,它也有助于高校的创新和创业推动,帮助师生试验推广,并逐步从技术到市场。新型研发机构的创业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构建一个由科研项目、团队交流、创新氛围、协作单位四方面联合而成的培养机制,为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学生自身可在新型研發机构中对前沿的陈述性知识进行学习,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对程序性知识进行积累,拥有这两方面基础知识后学生可基于研发机构中的产业应用进行创业的初次尝试,并依托团队支撑进行论文方面的写作,通过一步步地学习实践来成为一名创业型的人才。
新型研发机构中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十分珍贵的资源,研发机构中应形成“先富带后富”发展理念,已经成长起来的创新型人才可以给刚进入的学生提供“先富”人才的经验,由创新型人才来带动学生发展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少吃亏,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良好环境中快速的成长。在创新研发的同时,通过吸引有兴趣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培养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教师创新、学生创新、师生创业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的研究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学生通过学习学术前沿知识,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基于产业应用的创业尝试、团队支撑和论文写作,来逐步成长为创业型人才,以此来实现创业型人才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和转化。见图4。
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也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方面,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过程中,学校引进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专家,同时,也有学科建设和创新创业两个方面的任务,技术创新项目既是一个学校科研项目,又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创业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教学科研项目,学生也可以获得专业深化和创新创业两大能力的提升。因此,新型研发机构的资源是从学校现有的专业发展转向市场的创新和创业,社会、政府和企业之间实现资源交互,在技术创新成熟之后,创新创业项目成功孵化,实现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培养创业型人才时,以产品创新为重点,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以通识教育与领袖教育相融合,面层面的覆盖和点层面的突破相结合,贯彻分层双创教育育人理念,低年级采用撒网培养,通过大型讲座、课堂教学进行;高年级采用精英培养,通过小班沙龙、研讨会等形式进行,让其参与创新创业和创新实践。二是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专业教育体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学校开设多个创新工作室,采用“教授工作室+学生团队+项目孵化”的模式,从本科低年级开始实现长线育人,孵化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创新产品,并引进至新型研发机构。
五、小结
本文着手于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将创新系统分为三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其中,第一部分,知识创新考虑融合了高校学生学习的理论创新,加入了关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相关理念与知识,与需要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工科学习融会贯通,本文提出了知识的转化形式可以取四种模式的创新;第二部分,关于技术创新的方面,本文着重于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研究,将政策、资金、市场、高校等方面合为一体专注于创新人才培养,在此新型研发机构中,各个方面相辅相成,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第三部分,产品的创新,也就是创业教育,产品创新下的创业教育带动工科高校学生加入新型研发机构,参与到一些团队交流和科研项目中,既协作了单位企业,又加强了创新氛围,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再由创新型人才来带动学生发展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少吃亏,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良好环境中快速地成长,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左朝胜.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2-3.
[2]冯冠平,王德保.創新技术平台对深圳科技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软科学,2005(7):15-19.
[3]陈宝明,刘光武,丁明磊.我国新型研发组织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3(3):27-31.
[4]高冉晖,张巍巍.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研究[J].价值工程,2015,34(33):45-47.
[5]谈力,陈宇山.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研究及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0):45-49.
[6]张炜,杨选良.自主创新概念的讨论与界定[J].科学学研究,2006(6):956-961.
[7]曾国屏,林菲.创业型科研机构初探[J].科学学研究,2014,32(2):242-249.
[8]皮宗平.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引擎作用[J].群众,2018(3):53-55.
[9]夏太寿,张玉赋,高冉晖,等.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4):13-18.
[10]梁平,秦华,王秉新,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1):39-42.
[11]赵剑冬,戴青云.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数据分析及其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0):82-87.
[12]张珊珊.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及其机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13]周文魁,韩博.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研究——以江苏数字信息研究院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4(4):1-3.
[14]杨玉东.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11(3):18-21.
[15]柯梦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中的程序性知识和程序性学习任务[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26-30.
[16]吴重涵.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知识劳动的性质与内涵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2015(10):232-238.
[17]张二虎.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8-129.
[18]王依晴.程序性知识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216-217.
[19]郝秀刚,葛明贵.程序性知识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6):55-58.
[20]许涛,严骊,殷俊峰,等.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新工科”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1):80-88.
[21]穆淼.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2):153-154.
[22]张玉刚,于兆勤,张智.协同育人体系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2):44-49.
(责任编辑 钟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