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为学生“代言”

2019-08-17 02:01邱思乔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心理教师家校合作沟通

邱思乔

〔摘要〕学生的成长是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责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心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将对学生的心灵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为学生代言”的角度,浅谈如何通过“反馈需求—表达接纳—引导联结”提升心理教师的家校沟通效果。

〔关键词〕心理教师;沟通;家长;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9-0060-03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沟通表面是家长与心理教师的直接沟通,实质却是家长与孩子的间接沟通。因为心理教师的反馈,能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另一面,这一面可能是孩子平时不懂表达或不敢表达的。所以,家校沟通中,心理教师是学生的“代言人”,通过尊重、关注、倾听学生,从而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心声,帮助家长走进学生心灵,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那么,心理教师怎样和家长沟通,才能有效地传递学生心声,进而获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呢?

一、反馈需求而非问题

作为学生的“代言人”,心理教师首先要明确的是:没有问题学生,只有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学生!当从这样的角度看待学生时,我们会更有耐心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而不是一味关注他的不当行为。例如,一个经常和同学闹矛盾的孩子,经过了解发现,原来是因为在家里经常被父母批评打骂,以致他在同伴交往中无意中复制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一个宁愿被校园欺负也不愿意求助父母的孩子,则是平日里父母过多的责骂让他失去了自尊感,认为自己就是活该被欺负的人;一个同学眼中脾气暴躁、冷血毒舌的男生,是因为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而形成了孤僻、敏感的性格……心理辅导中,当一个个“问题学生”卸下面具后,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群由于心理需求没得到满足,而试图通过不当行为来引起关注的无辜孩子。

那么,我们该怎样向家长沟通这类孩子的情况呢?例如,那个经常和同学闹矛盾的学生,按照惯性思维与家长沟通,我们一般会先反馈这个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例如,某某家长,您的孩子最近经常和同学闹矛盾,今天因为交作业问题和组长争吵,昨天因为排队问题被同学排斥,上周还差点和宿舍同学打起来……设想一下,当听到别人这样说我们自己的孩子时,我们会有什么感受?相信大多數人心里都不好受,可能会焦虑,可能会愤怒,也可能会沮丧。消极的感受带来消极的行为反应,家长接下来很可能会批评、责骂、惩罚孩子。这样的家校沟通方式,不仅不能帮助解决孩子的问题,还可能会恶化亲子关系,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所以,当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时,我们不宜直接和家长说学生有什么问题,而应当透过问题看到学生的需求,以“关注问题解决方案”的方式帮助学生向家长传递他们当下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例如前面提到的那位经常和同学闹矛盾的学生,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和家长反馈:经过观察了解,我发现,在您的孩子与同学进行人际互动时,如果我们能给予他一些关于“怎样处理人际冲突”的指导,相信他的人缘会越来越好的。听到老师这样反馈后,家长的关注点很自然就集中在:我要怎样指导孩子处理人际冲突。这样既能避免给孩子贴标签,又能争取到家长的愉快合作。“反馈需求而非问题”的沟通方式,让心理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代言”,向家长传递学生心理需求,把焦点转向满足需求的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合力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品质。

二、表达接纳而非质疑

一位青春期男生,因为“做事拖拉、依赖他人”被家长带来心理辅导室。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我和学生的妈妈进行了单独面谈。妈妈提到让她很苦恼的“起床事件”。妈妈表示孩子早上上学,无论闹钟响多少遍,他都起不来,每次都是妈妈拿棍子打他,他才磨磨蹭蹭地起床洗漱吃早餐,而且无论多早叫他起床,他都会磨蹭到最后一刻才出门,所以经常迟到。通过深入了解,妈妈为了培养儿子的良好习惯,从小就为孩子制订了时间表,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并通过一些惩罚措施来监督孩子严格执行。孩子小的时候能遵守时间表做事,但慢慢长大后,开始变得拖拉磨蹭。为此,妈妈增加了奖励措施,当孩子能遵守时间约定时给予物质奖励。这样的方法一开始奏效,但一段时间过后,孩子又变回原样。妈妈很生气,也失去了耐心,当孩子拖拉时,她直接上棍子,以粗暴手段督促孩子做事,但时间久了孩子也无动于衷了。家长很苦恼,觉得自己什么方法都用了,为什么孩子却越来越拖拉?

和家长聊到这里,孩子拖拉的原因已经很明显了:家长的严格限制,导致孩子就像傀儡,依赖性很强,但到了青春期,自主意识增强,开始变得叛逆,于是通过做事拖拉来反抗妈妈的管教,双方陷入了权力之争。而且,在和妈妈的接触过程,我发现妈妈是一个典型的控制型家长,要求孩子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她的想法和方式来做,例如看什么书,穿什么衣服,和谁交朋友等。她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什么是对自己好的,她是以过来人的角度指给孩子最好的路。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家长继续这样管教孩子,孩子的不当行为只会越来越严重。只有家长把自主权和决定权还给孩子,孩子才能学会自我管理。知道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和家长分析她的行为模式,让她知道控制型家长对孩子有哪些危害,还告诉她该怎么放手、怎样让孩子尝试独立的很多方法……我滔滔不绝分析完后,担心家长认识不够深刻,回家又忘了该怎么做,于是我还向她推荐了一本关于“民主教育”的心理育儿书籍,建议她通过阅读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送走家长,我成就感满满,我相信我的专业分析足以帮助她解决孩子的拖拉问题。可是,第二天,我却收到家长发来的信息:老师,您和我提的观念和方法不适合中国孩子,在中国竞争太大,对孩子不加以严格管教,他们以后是很难立足社会的,我觉得我的教育没有问题,我的孩子以后会感激我的……这条信息使我陷入了极度的自我怀疑:我分析得这么到位,推荐了这么好的教育书籍,家长应该收获很大才对呀,可为什么她最后否定了我、拒绝了我呢?

后来,经过反思与学习,我才意识到,原来当时的自己对家长的接纳度几乎為零!因为相信“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在和家长面谈时,我很心急,很希望家长能为孩子做出一些改变,所以我忍不住直接指出家长教育方法的诸多不当之处,并灌输给她我认为好的方法。这样的家校沟通,等于否定了家长十几年来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也否定了家长的自我价值感,使家长产生了防备和抵触心理,从而逃避和拒绝为孩子做出改变。

所以,在家校沟通过程中,为学生“代言”,我们首先要肯定家长的付出,尊重和接纳家长的价值观。因为每个家长都是为孩子好,只是方式方法不一样,不能因为孩子出现问题,就质疑或否定家长,这样我们将失去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为学生的“代言”也将以失败告终。

三、引导联结而非隔离

有一位学生因为“手机使用、作业安排”等日常问题与家长相处不和谐,家长的啰嗦让孩子厌烦,孩子的不听话让家长生气无奈,因此经常发生冲突。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家长意识到自己干涉过多,但又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办法:把对孩子的日常唠叨改为微信提醒。一周后的跟进辅导中,家长表示微信这种间接、隔离的沟通方式,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通过微信提醒孩子,她和孩子避免了正面冲突,关系也缓和了不少。学生则反馈:父母发微信提醒,是没有以前那么烦人了,自己也自由了很多。但同时心里也很失落,一个屋檐下,房间一墙之隔,父母却要通过微信与自己说话,感觉关系比以前更疏远了。此外,他还有内疚的感觉,因为担心自己的厌烦,现在父母都不敢和自己当面说话了,感觉自己这样很过分、很不孝……在征得双方同意的前提下,我帮助家长与学生相互传达了彼此对微信提醒的感受与想法。家长得知孩子的感受后很意外,原以为孩子通过微信逃避了父母的啰嗦会很开心,可没想到孩子内心是这么渴望与自己亲密交流的。后来,家长表示遵从孩子的感受,不再使用微信提醒,而是当面沟通,也愿意努力改变自己啰嗦的语言习惯。他们的亲子关系在相互感受与磨合中有了很大的改善。

隔离的沟通方式,在一定程度能缓和亲子矛盾,但长远来说,容易造成亲子情感的疏离。但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家长与学生都较难当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特别是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家庭。这时候,心理教师的“沟通纽带”作用尤为重要。在充分倾听、了解的基础上,心理教师帮助家长与孩子传达彼此的心声,不仅可以有效缓冲亲子直面交流中的冲突,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情感流动。因此,家校沟通中,心理教师除了为学生“代言”,更要积极调动家长、学生的双向沟通,注重引导情感联结,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彼此。

总而言之,无论是反馈需求、表达接纳、引导联结,家校沟通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只有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尊重亲子关系,我们才能真诚、高效地为学生“代言”,使家校沟通落到实处,进而通过家校共育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广州,510250)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

猜你喜欢
心理教师家校合作沟通
看见,就是力量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团队建设
且行且思考
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课比赛归来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