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 琴
建构游戏前,孩子们以拥抱的方式自由选择自己的搭档,准备开始游戏。
画面一:建构水平高的两个男孩子开心地拥抱在了一起;另一个男孩想加入他们,遭到排挤,不得不与班上调皮户成了搭档;极少与人交流的三个女生依然互相选择了对方;平时经常在一起游戏的孩子也快速组成了一组。
玩伴选择好后,孩子们便带着纸和笔开始设计自己的建构图纸。
画面二:建构水平高的两个孩子,积极交流探讨,两手不停地比画,分工合作,很快就画出了自己的设计图;无奈与调皮户一组的小男孩此时在教室里晃荡,并不和搭档一起商量,老师提醒他,才走到同伴身旁,刚想发表意见,就遭到同伴语言及动作的攻击,见老师关注着他,便没有反抗,默默地坐着,等待同伴开始游戏;极少交流的三个女孩子拿着纸和笔,不知该如何设计,看着其他小朋友讨论热烈,自己却手足无措;经常一组的孩子聚在一起设计,一名负责绘画,其他小朋友表达自己的想法,绘画的小朋友出现疑问时会向其他小朋友提问:房子的顶用什么形状的积木,三角形的吗?得到同伴的回应后,她才记录到纸上。
画面三: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积木,开始愉快地游戏,建构水平高的孩子用上了辅助材料,如小瓶子、恐龙玩具等,搭建了恐龙园的情境,他们设计的围墙,对称、美观,恐龙的家各有特色,且外形各异,两人一边看着图纸,一边交流着自己的作品;三个女孩没有设计图纸,不知该拿什么样的积木,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别人搭建,最后积木被其他小朋友拿光,没有任何的作品呈现;调皮的男孩把自己设计的图纸抛之脑后,漫无目的地拿着积木走来走去,一会还对其他小朋友进行攻击,破坏别人的作品,搭档已经进入其他区域,不知去向;经常合作玩的一组,有的拿着图纸指导,有的负责运输积木,有的负责搭建,分工到位,游戏合作愉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人际交往对幼儿的社会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出现了一些问题:
1.缺乏自信。三个女孩子游戏前不会设计自己要建构的图纸,也不愿与别人交流,游戏时不进行搭建,积木被别人拿光,也不会主动找其他人协商。这种自卑心理导致她们不敢参加活动,害怕尝试新任务。
2. 搭档较固定。游戏前,孩子们自由选择搭档,老师不加干预,充分体现了孩子们自己的意愿。不过仔细观察会发现,每次区域活动时,几乎都是固定人员成为一组,甚至不让别人加入他们。
较调皮的男孩子在设计图纸时对自己的搭档进行了语言及动作攻击,游戏时不认真搭建,经常破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大班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处于快速发展期,他们喜欢集体游戏,而且有了较强的社会交往意识,如何在建构游戏活动中培养大班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呢?这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认真学习,并实施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进行社会领域的学习。
为了丰富孩子的建构经验,教师可以利用散步、写生等活动时间引导孩子探索建筑物,还可以带领孩子欣赏各种建筑物图片,并尝试画出不同的建筑。这样孩子们在建构前设计图纸时可能会轻松得多,孩子的自卑心理会消除许多,自信心增强,也许就不会惧怕与人的交往。
为了孩子选择玩伴时既能自由自主,又不局限固定,教师可采用趣味分组法,进行无痕干预,帮助他们拓展社会交往机会。
对于案例中男孩的情况,老师可适时加入,与他进行互动,倾听他对设计图的描述与解释。游戏时,通过提问促使他进行深入的思考,帮助他反思建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等等,让他体会与成人交往的快乐。
在建构游戏中发展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不是一个案例就能完全解决的,还需要教师在各种区域活动中走进孩子的游戏,细心观察,利用专业知识,为幼儿创设各种交往的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